黑客攻击、流动性枯竭、监管从严带来的运营启示:数字资产项目如何基业长青?
2025-03-27 16:37
imToken
2025-03-27 16:37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从 2021 年高涨的市场行情,到经历 2023 年的行业寒冬,再到 2024 年市场情绪的稳步好转,数字资产行业走过了跌宕起伏的 3 年。市场变化催生了一批崛起的项目,但也因行情波动、黑客攻击或监管制度的变化,大量热门项目又停止了运营。

本文选取 3 个数字资产项目案例,用以展示不同时期影响这些项目停止营运的关键因素,以找寻更多数字资产项目能够长久发展的一般规律。

总览


影响数字资产项目关停的常见因素:


遭遇网络攻击

遭遇资产损失

加密资产价格暴跌造成市场恐慌

用户恐慌抛售,市场流动性受限

因合规问题遭遇处罚或业务受限

无法获得运营授权许可等


2021 年


2021 年一路上涨的市场行情催生了一批迅速崛起的创新项目,但很多项目在成功推出后,由于遭受黑客攻击或运营不善而停摆。

Terraform Labs 的 Mirror 协议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2020 年 12 月,Mirror 协议上线 Terra 生态,支持用户不受限制地创建和交易镜像资产 (mAssets)。上线约半年左右,Mirror 协议的 TVL 已超过 20 亿美元,流动性已超过 10 亿美元。

随后,Mirror 协议遭遇黑客攻击,造成了 9000 万美元损失,继 Terra UST 脱钩和 Band 协议停止喂价(Price feed)支持之后,该协议自 2022 年 8 月 26 日起停止运营。


黑客制造的网络攻击是造成 Mirror 项目资产损失并导致停运的直接原因,但深层原因还在于数字资产市场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当 Terra 上的资产 Luna 出现价格暴跌、UST 脱锚等事件发生后,市场信心崩塌。 


2022 年 ~ 2023 年 


DeFi 项目 Fuji Finance 也遭遇了类似 Mirror 协议的发展经历。该项目是以太坊上建立的第一个借款聚合器,随后又创建了首个跨链市场聚合器。然而,运营仅两年半后,2023 年 9 月,Fuji Finance 在其 X 社交平台上宣布关闭。

彼时,除了 Fuji Finance,还有 DeFi 项目 Gro、NFT 交易机器人 None Trading、NFT 平台 Voice、跨链桥协议 Multichain 等也相继在同一时期宣布停运。

根据 BlockBeats 的报道,2021 年,据不完全统计,数字资产行业有 9 个项目停运;2022 年,有 17 个项目停运;2023 年,有 27 个项目停运。



2022 年下半年起,数字资产市场行情遇冷,而全球第二大数字资产交易所 FTX 在 2022 年 11 月宣布进入破产程序之后,市场情绪陷入低谷,大量用户出于恐慌抛售资产,造成数字资产市场流动性收缩,给不少项目的运营带来了挑战,也直接引发了 2023 年的「加密项目关停潮」。


此外,还有部分运营已久的项目因合规问题陷入困境。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起诉数字资产交易所 Kraken 的事件,将数字资产行业与监管的博弈推向白热化。


2024 年 2 月,Kraken 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达成和解,支付了 3000 万美元的罚款,并同意停止向美国用户提供数字资产质押服务。


2024 年 ~ 迄今


因《加密市场监管法案》(简称 MiCA 法案)的全面实施,从 2024 年 12 月 30 日起,欧盟要求所有在其境内运作的数字资产交易所停止提供 Tether 发行的 USDT 交易服务,原因在于 Tether 未获得欧盟电子货币许可证。


自 2023 年起,多国陆续推进数字资产行业立法,欧盟更是走在前列


伴随数字资产行业全球监管从严的趋势,因未获得授权许可而导致停止运营,已成为行业里不少热门项目拓展新市场时遇到的挑战。



关注我们

imToken X 平台(原 Twitter)中文账户已经正式开通了,欢迎关注:https://x.com/imTokenCN


更多未来计划、软件更新,请关注 imToken 唯一官网:https://token.im

END


想了解更多区块链技术、工具和数字资产信息

请关注我们

点击在看分享我们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imToken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