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假象?华尔街警告:美国经济过度捆绑 AI,一旦投资熄火将引发衰退
2025-11-25 09:25
行业观察
2025-11-25 09:25
行业观察
2025-11-25 09:25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一旦 AI 股价暴跌或投资放缓,可能通过逆向财富效应引发衰退,股市下跌 20-30% 将使 GDP 增速降低 1-1.5 个百分点。


撰文:董静

来源:华尔街见闻


美国经济对人工智能投资的依赖程度已达到危险水平。上周 AI 相关股票的剧烈波动暴露了一个更广泛的风险:如果 AI 繁荣转向泡沫破裂,可能将整个经济拖入衰退。


11 月 24 日,据报道,AI 相关投资在今年上半年可能贡献了美国实际 GDP 增长的近一半。微软、亚马逊、Alphabet 和 Meta 四家公司今年的资本支出预计将达到 3440 亿美元,相当于 GDP 的 1.1%。与此同时,AI 股票上涨推高家庭财富,进而刺激消费支出增长。


但这种依赖正在加剧经济的脆弱性。BCA Research 首席全球策略师 Peter Berezin 表示,「如果没有 AI 热潮,经济很可能已经陷入衰退。」


标普 500 指数上周下跌约 2%,市场对 AI 泡沫的担忧正在升温。分析师警告,一旦 AI 投资放缓或股价暴跌,可能引发逆向财富效应,最终将脆弱的劳动力市场推向衰退。



AI 投资成为经济增长唯一引擎


报道称,AI 相关投资已成为支撑美国经济的核心支柱。


美国银行估算,微软、亚马逊、Alphabet 和 Meta 四家公司今年的资本支出将达到 3440 亿美元,相当于 GDP 的 1.1%,较去年的 2280 亿美元大幅增长。


巴克莱银行估计,软件、计算机设备和数据中心投资在 2025 年上半年将 GDP 年化增长率拉高约 1 个百分点,其中 AI 投资贡献了大部分。


尽管英伟达等公司销售的芯片占 AI 支出的大头,但多数需要进口,计入国内生产时需扣除。即便如此,AI 支出在上半年仍使产出年化增长 0.8%,而同期 GDP 年化增速为 1.6%。这意味着如果没有 AI 相关支出增长,经济增速将仅为疲弱的 0.8%。


美国银行经济学家 Stephen Juneau 直言:「这是目前唯一的投资来源。」


德意志银行数据显示,剔除 AI 相关类别后,美国私营企业投资自 2019 年以来几乎没有增长。尽管 9 月就业增长高于预期,但今年整体职位创造已放缓,失业率正在缓慢上升。


股市财富效应放大经济风险


AI 股票的飙升通过财富效应为经济提供了额外支撑。


摩根大通计算显示,过去一年仅 AI 股价上涨就推动消费支出增加 0.9%,约合 1800 亿美元。虽然这在截至 8 月的 12 个月内未经通胀调整的 5.6% 消费增长中占比不大,但考虑到消费占年度产出的约三分之二,这一贡献仍然重要。


然而,这种依赖蕴含巨大风险。股票市盈率已接近历史高位。上周标普 500 指数因泡沫担忧下跌约 2%,尽管周五反弹 1%。如果高企的盈利预期被证明错误,股价可能暴跌,投资随之放缓。


同时,美联储 10 月政策会议纪要显示,部分官员对股价下跌表示担忧,「尤其是在 AI 相关技术可能性被突然重估的情况下」。


巴克莱高级美国经济学家 Jonathan Millar 估计,股市下跌 20% 至 30% 可能在约一年内将 GDP 增长率拉低 1 至 1.5 个百分点。如果 AI 投资停止增长,可能再拖累增长 0.5 个百分点;如果降至零,将拖累整整 1 个百分点。


另外,BCA 的 Berezin 表示,本已疲软的经济提高了股市和 AI 支出崩溃引发衰退的可能性。「如果你拿一个脆弱的劳动力市场,再用资本支出崩溃踢它一脚,你很可能会得到一场衰退。」


尽管 9 月份就业增长高于预期,但今年整体就业创造步伐已经放缓,失业率正在缓慢上升。与 1990 年代末互联网泡沫时期科技就业激增形成对比,AI 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要小得多。


债务扩张埋下隐患


AI 相关借贷规模的快速增长构成另一风险源。


甲骨文公司近期发行 180 亿美元债券后,债务总额已突破 1000 亿美元,部分资金可能用于 AI 基础设施建设。CoreWeave 等租赁数据中心并向科技公司出租服务器的企业也大举借债扩张。


BCA Research 的 Berezin 警告,如果偿债所需的收入无法兑现,贷款机构可能遭受打击,进而波及债务市场。


虽然 AI 相关债务规模不足以直接引发金融危机,但金融市场的复杂性意味着一个领域的问题可能间接伤害其他领域。

相关Wiki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行业观察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