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证经济即将迎来「破晓时刻」
2025-09-11 18:30
行业观察
2025-09-11 18:30
行业观察
2025-09-11 18:30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必须植根实体经济才能真正释放真正价值。


撰文:柴旭晨

来源:华尔街见闻



「通证只有从虚拟世界中的价值存储和投机交易对象,转变为解决实体经济中信任、效率与成本问题的工具,才能迸发出应有的价值。」


9 月 11 日,在 2025 外滩大会上,蚂蚁集团 CEO、蚂蚁数科董事长韩歆毅首次公开谈通证经济话题,开篇就将「通证」的定义从虚拟世界拉到了实体产业中。他强调:「通证经济的未来,必须深深植根于实体经济,才能真正释放价值。」


「目前,全球 Web3 原生资产规模已超 3.8 万亿美元,但其中绝大部分仍以投机交易和价值存储为主,与实体产业的交互深度不足。」


韩歆毅认为,如果通证仅仅局限于虚拟世界的内部循环,其价值空间将非常有限。作为通证经济的探索者之一,蚂蚁集团多年来一直在进行相关探索,尤其是最近一年探索 RWA 沙盒实践,蚂蚁始终锚定真实价值,致力于以技术助力实体经济实现高效流通与价值互联。


我们离通证经济的未来有多远?


结合蚂蚁的探索实践和行业演进现实,韩歆毅指出,当下正迎来通证经济的「破晓时刻」,正如晨曦微露,朝阳跃出海面还需要持续扎实探索。他的这一判断建立在技术、资产与场景多重要素的成熟基础之上。


在技术层面,随着区块链基础设施在性能与可扩展性上持续突破,AI 与 IoT 的深度融合正催生越来越多具备数字化基因、适合通证化的产业资产,零知识证明等隐私计算技术也在推动传统信任模式向数字信任机制演进。


在应用层面,资产通证化正从金融领域拓展至新能源、算力等更广泛的实体行业,从服务于链上投资逐渐转向支持实体产业融资;通证支付则在银行与支付机构的积极布局下,从加密资产交易场景逐步延伸至 C 端消费和 B 端支付场景。


韩歆毅认为,「资产通证化」与「通证支付」是 Web3 领域的关键增长引擎,其正以「通证化」为桥梁,推动加密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真实世界的支付结算和价值流通注入全新活力,「二者看似平行,实则相向而行,未来必将融合为支撑实体经济高效价值流通的新型基础设施」。


韩歆毅指出,在探索通证化之路上,通证经济价值的探索和风险的防控应放在同等位置。他强调,「合规是创新的生命线」,从探索起初,蚂蚁集团就清晰划定边界:坚决不发虚拟币,不参与任何形式炒作;专注技术基建,服务行业而非颠覆行业;力求创造新价值,而非争夺旧蛋糕。


「今天我们无论对于价值还是风险的理解可能都远远不够,仍需要持续不断地长期探索和研究,行稳致远比单纯求快求新重要得多。」韩歆毅说。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行业观察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