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加密市场的走势堪称 “多空博弈的极致演绎”:从巨鲸抛售引发的恐慌下杀,到短暂反弹的超预期修复,再到技术破位后的加速下跌,每一个节点都伴随着资金面与宏观面的共振。最终,比特币(BTC)未能守住关键支撑,山寨币更是陷入 “普跌潮”,市场情绪从月初的谨慎乐观转向明显降温。以下从行情脉络、核心资金指标、山寨市场动态及后市展望四方面,展开深度解析。
本周行情的核心逻辑可概括为 “技术面与资金面的背离→共振下杀”,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恐慌下杀(7 月 25 日)
7 月 25 日上午,巨鲸集中抛售引发市场连锁反应,BTC 短线跌破 11.5 万美元关键支撑位,创下阶段性低点。这一跌势的背后,既有前期 12 万美元阻力位附近获利盘了结的因素,也反映出市场对宏观不确定性的敏感 —— 当时市场已提前消化美联储议息会议的鹰派预期,叠加特朗普关税政策到期日临近,资金避险情绪升温。
超预期反弹(7 月 26 日)
7 月 26 日,市场出现技术性修复,BTC 从低点反弹超 3000 美元,收回 11.8 万美元,并短暂冲击 12 万美元。此次反弹的动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短期超卖后的资金回补,二是微策略在 11.7 万美元附近加仓 2.1 万枚 BTC 的消息提振了市场信心。不过,从技术形态看,12 万美元作为前期密集成交区,阻力明显,反弹未能持续也在情理之中。
破位加速(7 月 31 日 - 8 月 1 日)
7 月 31 日凌晨,美联储议息会议释放鹰派信号(暗示年内或再加息一次),虽未直接引发暴跌,但技术面已显疲态 —— 原本有望冲击前高的 BTC 未能突破,反而在晚间出现破位,跌破 11.5 万美元支撑。8 月 1 日,叠加美股下跌(道指单日跌超 300 点)和特朗普关税政策正式落地(对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市场恐慌情绪蔓延,BTC 加速下探,最低触及 11 万美元下方,形成 “宏观 + 技术” 双杀格局。
资金面是行情的 “血液”,本周多项数据显示,市场资金流入已出现 “断崖式降温”,这也是行情难以持续反弹的核心原因。
本周稳定币总市值为 2277.77 亿美元,单周增发仅 0.72 亿美元,较上周的 26.23 亿美元环比下降 97%,日均增发从 3.75 亿美元降至 0.1 亿美元。这一数据创下近 12 周以来的最低值,意味着增量资金几乎 “断流”。
从历史规律看,稳定币增发是市场上涨的重要先行指标(如 7 月 12-18 日单周增发 34.51 亿美元,随后 BTC 从 11 万美元涨至 12 万美元)。而本周的 “零增长” 状态,反映出投资者对当前点位的谨慎 —— 既不敢在高位追涨,也不愿在下跌中盲目抄底。
后续需重点关注:稳定币增发量能否重回每周 5 亿美元以上,这是市场情绪回暖的首要信号。
比特币 ETF 本周净流入 2.999 亿美元,虽与上周(3.0082 亿美元)基本持平,但较 7 月上半月(7 月 5-11 日净流入 22.96 亿美元,7 月 12-18 日 30.52 亿美元)已大幅缩水。更值得注意的是,本周五(8 月 1 日)ETF 出现单日净流出,这是近三周来首次,与 BTC 价格加速下跌形成 “负反馈”。
机构资金的 “退潮” 并非偶然:一方面,12 万美元以上的估值让部分机构选择获利了结;另一方面,宏观利率环境趋紧(美联储鹰派表态)提高了持有加密资产的机会成本,导致机构配置意愿下降。
参考历史,ETF 单周流入若持续低于 5 亿美元,往往对应 BTC 的震荡或回调周期,需等待流入量重回 10 亿美元级别,才能确认机构资金的回归。
链上数据显示,本周比特币长期持有者(持币超 1 年)的持仓量持续下降,而短期持有者(持币不足 3 个月)持仓量加速上升,形成 “长抛短接” 的格局。
这一现象的背后:长期持有者在 11.5-12 万美元区间兑现利润(部分筹码成本低于 7 万美元,获利空间充足),而短期持有者试图通过 “抄底” 博取反弹收益。
风险点在于:本周五的加速下跌可能意味着短期持有者的购买力已接近极限 —— 当短期资金无法承接长期抛压时,行情容易出现 “多杀多” 的踩踏,这也是后续需要警惕的风险。
除此之外,本周微策略于 7 月 29 日以 117256 的平均成本买入了 21.02K 枚 BTC,此次的买入金额为近四个月以来最大的一次,上一次如此大量的买入行为还是在年初 3 月 31 日比特币价格在 87000 附近时买入了 22.05K 枚比特币,目前微策略持有 BTC 的平均成本为 73277 美元持有总量来到了 628.79K 枚 BTC,微策略购买现在已经成为比特币资本流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较于 BTC 的震荡,本周山寨币(除 BTC、ETH 外)的表现更为弱势,“跟跌不跟涨” 成为普遍现象,反映出市场风险偏好的大幅收缩。
山寨总市值(TOTAL2)本周下跌 6.4%,收于 9640 亿美元,而 BTC 市占率从上周的 61% 升至 62%,显示资金正从中小盘币种向 BTC 转移。
链上活跃度同步降温:总 TVL(锁仓价值)下降 16.2% 至 1361 亿美元,DEX 交易量下降 17.3%,其中 SOL、BSC 等公链的 TVL 跌幅均超 10%,反映出用户参与度和交易热情的骤降。本周 eth 质押平台如 Lido 解压量明显多于质押量,对价格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后续仍需关注 Lido 等重要协议的 TVL 变化情况,我们也会及时更新。
本周山寨币中,仅少数币种因消息面刺激表现活跃:
omni 因在韩国交易所 Upbit 上线,单日涨幅超 50%;
iotx 因传出 “将推出 ETF” 的消息,短线上涨 20%;
小市值币种(如 asr、m、spk)和前期 “妖币” 虽有盘中波动,但缺乏持续性,更多是资金短期炒作的结果。
而主流山寨板块(如 DeFi、NFT、AI)普遍下跌,其中 meme 币板块跌幅超 8%,成为重灾区,反映出投机资金正在撤离高风险领域。
山寨指数从上周的 42 降至 35,连续 5 日处于回落通道,显示市场对小盘币种的信心持续流失。
链上荣枯值本周跌至 50 分(刚好跌破 60 分的 “上升线”),分项数据中,DEX 协议收入、活跃用户数、交易量均出现大幅下降,意味着山寨币的 “赚钱效应” 已消失。
对投资者而言,当前山寨市场的最佳策略是 “减仓观望”:一方面避免在弱势中抄底(可能接飞刀),另一方面需等待两个信号 ——BTC 止跌企稳,且山寨指数不再创新低(显示相对强度回升)。
山寨强弱分析
BTC 市占率为 62%,经过一周的震荡 ,大盘始终未能有效突破前高,带领行情进一步走高,山寨的情绪逐步降温,btc 市占比开始逐步走高。
SOL/BTC、ETH/BTC 汇率上半周大盘依旧处于区间横盘震荡,eth 依旧较为强势,sol 相对走弱 同时带动板块下跌较为明显。周四随着 btc 下跌,整体连同 eth 一起进一步走弱。
市场流量方面
板块流入流出方面,按照交易所币种板块排序,本周所有板块均是下跌,其中以 meme,ai 跌幅榜首,整体市场情绪较差。
机构侧方面,本周 btc etf 流入 1.69 亿,较上周略有上升,但量较小。eth etfl 流入 3.06 亿,较上周大幅降低。目前 eth 虽然受市场的情绪有所降低,持续性有待观察。
链上资产流向以及稳定币供应方面,ETH 净流入最多、STARKET 净流出最多,趋势仍然不变。
链上用户活跃度和投机情绪本周 ETH、BSC、BAS 用户活跃情况良好。对比来看,趋势仍是 ETH>BSC>BASE>SOL。.
投机情绪方面,DEX 的协议收入、活跃用户、交易量情况均大幅下降,,导致整体数据衰退明显,对于后市保持先对谨慎。
短期支撑:11 万美元附近(本周低点区域,也是 6 月底 - 7 月初的密集成交区);
强支撑:9.3 万 - 10.6 万美元区间(URPD 数据显示,该区间积累了超 200 万枚 BTC 的筹码,是中长期资金的 “成本区”);
风险点:11.2 万美元存在 URPD 缺口(即该价位筹码稀少,若跌破 11 万美元,可能快速回补至 10.6 万美元)。
稳定币单周增发重回 5 亿美元以上;
比特币 ETF 单周流入突破 10 亿美元;
长期持有者持仓量停止下降(显示抛压缓解)。
短期(1-2 周):控制仓位在 30% 以下,避免盲目抄底,等待明确的止跌 K 线(如放量阳线、连续两日不创新低);
中长期(1-3 个月):若 BTC 在 9.3 万 - 10.6 万美元区间形成双底,且资金面回暖,可逐步布局优质标的(如 ETH、头部公链代币、业绩确定性强的 DeFi 项目);
山寨币:需等待 BTC 稳定后,优先选择 “跌幅小于大盘 + 板块逻辑未破” 的币种(如 Layer2、模块化公链等有实际进展的领域)。
本周市场的调整,既是对前期上涨的 “消化”,也是宏观与资金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投资者而言,不必过度恐慌(核心资产的长期逻辑未变),但需保持耐心 —— 在加密市场中,“等待合适的时机” 往往比 “频繁操作” 更重要。后续我们将持续跟踪资金指标与技术形态,及时更新策略。(币圈有风险,上述分析仅有市场数据和表现进行推演,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
数据更新说明:上述报告数据由 WolfDAO 编辑整理,如有疑问可联系我们进行更新处理;
撰稿:WolfDAO ( X:@10xWolfDAO )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