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 Labs 每週市場觀測站 – 0609
2025-06-09 23:08
DA Labs | DA Capital
2025-06-09 23:08
DA Labs | DA Capital
2025-06-09 23:08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每週一次,帶你梳理市場上最值得關注的大小事。我們不只追蹤趨勢,更關注背後的邏輯與敘事。在資訊爆炸的加密市場中,DA Labs 為你提煉觀點,留下那些真正影響你決策與理解力的內容。


市場動向

Circle 上市首日股價暴漲



穩定幣 USDC 的發行商 Circle 於 6 月 5 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NASDAQ)正式 IPO 掛牌上市(股票代碼:CRCL )。Circle 發行價原定每股 27 ~ 28 美元,最終提高至 31 美元,募資規模擴大至 3,400 萬股、約 10.7 億美元。


上市首日,受加密市場熱絡和政策利多帶動,Circle 股價開盤即報每股 69.33 美元,較發行價大漲 124%。盤中最高攀至 104 美元,終場收在 83.23 美元,較發行價上漲約 168%,市值逼近 190 億美元。Circle 成為繼 Coinbase 之後加密產業又一重大上市案,首日亮眼表現也反映市場對穩定幣商業模式的高度興趣。


DA Labs 觀點:

在市場情緒上,美國政壇對加密態度轉趨友好(如川普政府推動穩定幣立法)提升了投資人對產業前景的預期,此次 IPO 熱烈表現被視為加密產業融入主流資本市場的重要里程碑。首日股價飆升也吸引更多資金關注穩定幣領域,未來或帶動更多加密公司考慮上市。


有分析指出,Circle 成功上市可能成為「穩定幣夏天」的開端,激勵包括 Kraken、Chainalysis 等其他具有成熟商業模式的加密企業加速籌備 IPO,以分享市場對合規加密金融公司的熱情。


台灣本土交易所 BitoPro 被爆料於 5 月 8 日被駭客入侵,損失約 1150 萬美元資產

6 月 2 日,鏈上偵探 ZachXBT 在 X 表示發現台灣本土交易所 BitoPro 在 Tron、Solana 和 Polygon 等多個鏈上的熱錢包於 5 月 8 日出現大量的的資產外流並在 DEX 拋售,之後被迅速轉至混幣器 Tornado 或透過 Thorchain 換成 BTC,最後存入 Wasabi 錢包,總計損失約 1150 萬美元。


ZachXBT 發文質疑 BitoPro 被駭客盜取,來源:X


ZachXBT 發文後馬上引發社群關切,BitoPro 也隨即發布正式聲明,證實在進行錢包系統升級與資產轉移作業期間,舊有的熱錢包遭駭客攻擊,但在第一時間已經及時處理,並委託第三方資安機構協助調查,同時強調交易所的資產儲備充足,完全不會影響用戶權益。


BitoPro 針對被盜事件的正式聲明,來源:BitoPro


值得留意的是,5 月 8 日 BitoPro 遭遇駭客攻擊當天,平台僅發布了系統維護的公告,並未披露遭遇駭客攻擊的事實。


DA Labs 觀點

自 FTX 事件後,用戶對於中心化交易所便始終抱有一份警惕,除了不會把大量資產存放於交易所外,只要出現一點疑似被駭客攻擊的消息,就會立即把錢財推出。或許有些新進的讀者並未體會過 FTX 暴雷時的影響,但在最近,Bybit 被竊取超過 15 億美金的資產。


幣託自 2014 年成立迄今已 11 年,是台灣最早成立且仍在運營的加密貨幣交易平台,並於 2022 成為首批完成金管會「洗錢防制法令遵循聲明」的虛擬通貨業者,是大多數台灣人信賴的交易所之一。


但這次的駭客事件再次驗證將加密資產存放於中心化交易所仍有一定的風險。尤其在幾個月前也才發生過 Bybit 被盜 15 億美金的駭客事件,即使這次幣託被盜的金額相對較少,但已足以令人警惕。


一般用戶除了在收到消息第一時間就要立即將資產轉出交易所外,平時就應該做好風險控管,將資產平均存放在多個交易所和冷熱錢包中,這樣即便資產遭竊,也不會一次性遭受毀滅性的打擊。


此外,這次事件也反應出台灣監管環境的不足。雖然最後沒有造成用戶資產的損失,但幣託在被駭客攻擊時並沒有第一時間向用戶公告,甚至是在過了將近一個月後,才因為 ZachXBT 的揭露證實資產被駭客盜取,讓社群質疑官方是否有隱瞞事實的嫌疑。

而事件發生至今,除了金管會在當下要求幣託對外發布說明外,後續並未衍生任何的責任追究。如果類似的事件發生在其他傳統金融機上,肯定不會是這樣的處理方式,也間接說明台灣對於 VASP 而言還有很多法規需要完善。最後,筆者要再次提醒讀者:「Not your key, not your coin.」對任何第三方託管機構都要隨時保持警惕之心。


Metaplanet 日本市場認股權證募資



2025 年 6 月 6 日,日本投資公司 Metaplanet 宣布將透過發行 5.55 億股可變行權價認股權證,籌資約 7,709 億日圓(約 54 億美元)。這項操作創下日本市場認股權證募資規模的新紀錄,也是該國首次以高於市價發行此類「浮動行權價」認股權證。

本次融資被稱為「5.55 億計劃」,屬於年初「2100 萬計劃」後的續篇——先前公司募得約 6 億美元資金用於收購近 9,000 枚比特幣,帶動股價飆升數倍,並讓 Metaplanet 躋身全球比特幣持有量前十名上市公司。

在新計劃下,Metaplanet 預計於 2026 年底前持有 10 萬枚比特幣,並在 2027 年底累積至 21 萬枚,約占全球比特幣總供應量的 1%。


DA Labs 觀點:

此消息在市場上引發兩極反應,投資人興奮與謹慎並存。許多人認為 Metaplanet 繼續押注比特幣凸顯長遠願景,有望提升企業價值;而公司此前的比特幣投資已帶來豐厚回報並推動股價大幅上漲,增強了市場信心。此外,本次權證以高於市價售出且由長期投資者承接,公司亦採取最低行使價等機制減輕股本攤薄疑慮,顯示資本市場對其策略的支持。


另一方面,也有投資者憂心如此龐大募資可能稀釋股東權益,且公司高度集中比特幣使其面臨價格劇烈波動風險。消息發布當日,Metaplanet 股價收跌約 1.6%,顯示市場對短期影響趨於觀望。整體而言,市場對此融資操作期待與警惕並存。


總體經濟

美國翻倍鋼鋁關稅:保護主義還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美國 6 月 4 日週三起對全球課徵高達 50% 的關稅,較先前的 25% 稅率已經足足翻了一倍。此舉對對依賴這些金屬原料的產業-汽車製造商、建築業者、家電與食品業等依賴鋼鋁原物料的企業可說是一大衝擊。


這次關稅的主要受害者包括 加拿大、墨西哥和歐盟,其中加拿大首當其衝:加拿大提供美國 25% 的鋼鐵與 60% 的鋁材,其出口中有 90% 都流向美國。加拿大方面則預估受此影響,2025 年下半年鋼鋁出口恐損失 20 億美元,墨西哥亦估損失 10 億美元。加拿大總理卡尼直言,此政策不僅對加拿大不利,也將傷害美國工人與製造業自身利益。


歐盟迅速展開反制行動。歐盟去年對美出口鋼鋁達 380 萬噸。歐盟除已在四月啟動了第一波反制,對美商品徵收價值 210 億歐元的關稅,近日又準備追加價值 950 億歐元的報復清單,聲稱若協商無果,將於 7 月 14 日或更早啟動。相對之下,英國早在 5 月 8 日就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成功獲得豁免,成為唯一被排除在新關稅之外的歐洲國家。


DA Lab 觀點:鋼鋁關稅救美國製造?過去數據揭露成本轉嫁與產能瓶頸

這次鋼鋁關稅其實不難看出是川普「保護美國製造業」的延續劇本。川普前陣子計畫讓美國鋼鐵與日本新日鐵合作,這次的加徵鋼鋁關稅也是想扶植本土企業,透過提高關稅去擋住外國競爭者。但問題來了,光靠關稅,真的能振興美國製造業嗎?


許多企業認為關稅並非提振製造業的萬靈丹。根據 S&P Global Ratings 的預估,若企業無法將成本轉嫁至消費者,工業製品製造商的獲利恐下降 5% 至 10%。而我們認為就算成功轉嫁成本給終端客戶,身為消費大國的美國,消費者的實質購買力也會減弱。而且一旦外國競爭對手因關稅退出市場,美國國內鋼鋁價格也可能持續上漲,只是這些成本變化往往需要時間發酵,但最終還是消費者買單。


過去的經驗也提供了警訊。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指出,川普在第一任期課徵鋼鋁稅後,進口量雖然下降了 24% ( 鋼 ) 與 31% ( 鋁 ),但國內的鋼鋁產量只小幅提升,顯示關稅未能有效促進本土產業升級。


市場對川普加稅反應冷淡?華爾街玩起「TACO 交易」反向套利

更值得關注的是,市場對此次關稅調升反應相對冷淡,並未反映利空消息 ( 本週 S&P 500 上漲 0.5%,那斯達克上漲 0.6%,費半上漲 3.1%)。投資人顯然已對川普政策反覆開始免疫。華爾街甚至流行所謂的「 TACO 交易」(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意旨川普總是臨陣退縮,總是嘴巴喊得很硬,最後又會縮回去。這種投資策略是當宣布嚴厲課稅時做空、五日後反手做多,可獲得雙位數的報酬。從這個角度看,市場焦點早就不在企業會不會被課稅,而是川普會不會又改口而已。對投資人來說,政策雖然大聲,但真正的市場反應往往更聰明、更理性。


大而美法案的第 899 條款對外資開刀,加速資本逃離美國?



美國眾議院在 5 月 22 日通過了一份篇幅超過 1000 頁的大而美法案 (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 OBBB),其中原本毫不起眼的第 899 條款,近期被媒體挖出來深入報導後,才引發廣泛關注。 正式名稱為「針對不公平外國稅收加強補救措施」, 聽起來有點拗口,但簡單說就是針對那些對美國企業課徵「不公平稅收」的國家,美國要反擊了,而且這次的對象不是出口商品,而是外國資本本身。


舉例來說,歐盟曾針對美國大型科技平台課徵數位服務稅(DST),就被美方視為「不公平」;還有像 G20 的「第二支柱稅制」中的低稅利潤規則(UTPR),或是針對跨國企業利潤轉移的加徵的「轉移利潤稅」,都會被列入這項條款的懲罰清單,而目前數位服務稅的討論最為熱烈。


 根據第 899 條款,美國將對這些國家的政府、企業與個人在美國的投資加徵懲罰性遞增稅。第一年先加徵 5%,逐年再增加 5%,最多加到 20%。可以簡單理解成擴大到投資人版本的報復稅,對投資人下手逼迫外國乖乖就範。


DA Lab 觀點:第 899 條款的資本戰不亞於關稅戰的衝擊

如果說對鋼鋁加徵關稅是對外國貿易商開火,第 899 條款就是對全球投資人直接開刀。而且這一次的影響層面更大、速度更快、法律依據也更強。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資本不像貨物,它是可以瞬間撤離的。數據顯示,目前被納入「不公平稅收」國家的資金占美國外國直接投資的 80%,一旦課徵遞增稅啟動,勢必加快資本撤離美國的速度。


而且這條款影響的不只是企業或政府,連個人與基金投資人都受到波及。包括主權基金、避險基金、甚至在美國有營利所得、證券利得、股利收入的外國個人,假如原本稅率 20% 會提升至最高 40%。而如果這些國家與美國未簽訂租稅協議,像是台灣,稅負甚至可能飆升至 50%,完全顛覆既有的國際稅務安排。


此條款對於投資行為的打擊力道不亞於關稅政策,且更加牽連金融市場,美股、美債投資吸引力都被削弱,將連帶使美元走弱。之前有提到過公司債借貸利率通常是五年期公債殖利率 + 信用利差 (credit spread),第 899 條款使債券需求進一步減少,殖利率上升的結果是牽連到美國企業的融資成本上升。


而這項法案目前已經在眾議院通過,正進入參議院審議階段,應該高機率會修改調整第 899 條款的內容。而共和黨有表態能趕在 6 月底完成立法,並讓總統在 7 月 4 日美國國慶日前簽署通過。

圖片來源 Axios.com、Forbes


產業洞察

Gods Unchained 遷移至 Immutable zkEVM



知名區塊鏈卡牌遊戲 Gods Unchained 在本週啟動重大技術遷移,從原本的 Immutable X 鏈遷移至開發商新推出的 Immutable zkEVM 區塊鏈。


6 月 2 日起,官方暫停遊戲服務並開始將數位卡牌、道具等 NFT 資產轉移到 zkEVM 網路,6 月 5 日則開放 $GODS 代幣跨鏈橋接功能,允許玩家將代幣從 Immutable X 轉移到新的鏈上。


這次遷移旨在利用 zkEVM 的以太坊等效環境提升遊戲性能,解決 Immutable X 先前不支援智能合約的局限。據開發團隊說明,遷移後遊戲將解鎖新功能,包括更精進的卡片合成系統、擴充的經濟層級,以及與 Immutable Passport 身份系統的整合。玩家無需為大部分 NFT 資產採取額外行動,卡牌等收藏將自動轉移保留原有屬性,只需在需要時手動橋接代幣資產即可。


DA Labs 觀點:

Gods Unchained 此舉反映了區塊鏈遊戲在技術基本面上的不斷演進,以及迎合市場需求的策略調整。透過遷移至 Immutable zkEVM,遊戲獲得完整的以太坊智慧合約支援,為未來推出更複雜的遊戲經濟和功能(如玩家自訂賽事、智能合約驅動的交易市集等)奠定基礎。


高效能的 zkEVM 網路將降低交易手續費並提高處理速度,可望吸引更多傳統玩家與創作者加入該生態系統。

資金方面,此事件也受到投資社群關注:一般情況下,遊戲遷移與升級可能帶來代幣交易量上升和價格波動。實際上,$GODS 代幣在遷移消息公佈後成交量顯著增加,一度帶動價格小幅上揚。


川普家族的加密項目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WLFI) 在 BNB Chain 發起總獎池 100 萬美元的 USD1 流動性激勵活動


WLFI 和 BNB Chain 生態項目合作推出 USD1 流動性獎勵計畫,來源:X


6 月 2 日,WLFI 攜手 BNB Chain 的生態項目 PancakeSwap、BUILDon 和 Four.Meme 發起為期四週的 USD1 流動性計畫,旨在加強 USD1 在 BNB Chain 上的流動性,讓 USD1 成為生態系中的主流穩定幣,活動總獎池高達 100 萬美元。


該活動的進行時間為 6 月 4 日至 7 月 4 日,適用於 BNB Chain 上的「新幣」和「舊幣」,並會從中各選取一個獲獎者。兩者的定義如下:

  • 新幣:活動開始後在 Four.meme 上發射的迷因幣,並且要在 PancakeSwap 創建一個和 USD1 的交易池。
  • 舊幣:對現存的所有 BNB Chain 生態項目開放,同樣需要在 PancakeSwap 擁有和 USD1 的交易池。

評選標準會參考一個主要指標和兩個次要指標:

  • 活動期間,USD1 交易池在 PancakeSwap 的總交易量。(主要指標)
  • PancakeSwap 上 USD1 交易池的總鎖倉量。(次要指標)
  • 衡量該代幣或項目方長期以來對 USD1 和 BNB Chain 生態的貢獻。(次要指標)

而兩名獲勝者將會獲得以下獎勵:

通過 WLFI、BNB Chain、PancakeSwap 和 BUILDon 的 X 推文獲得媒體曝光。

BULDon 會使用 USD1 購買價值 80 萬美元等值的代幣。

和 USDT/USD1、LISUSD/USD1、B/USD1 共享由 WLFI 提供的 20 萬美元 USD1 流動性獎勵,分配比例視各流動池的交易量和 TVL 增長而定。

上架 BNB Chain 的衍生品交易所 Aster


DA Labs 觀點

早在一個月前左右,先前宣布向幣安投資 20 億美元的阿布達比投資機構 MGX 就透過 USD1 來完成投資案,因此 WLFI 這次與 BNB Chain 生態的深度合作是有跡可循的,同時也表示 USD1 將會是繼 BSCUSD 和 FDUSD 之後,第三個幣安重點扶持的穩定幣。


顯而易見地,此次流動性獎勵計畫將會帶動 BNB Chain 生態的交易增長,尤其針對迷因幣的扶持將有機會引起另一波造富效應,進而吸引更多用戶和項目的增長,有望解決 BNB Chain 生態不上不下的尷尬處境。


或許有些讀者會以為 100 萬美元的獎勵計畫對於整個生態而言僅是杯水車薪,也有過不少項目失敗的先例。然而,當我們進一步檢視 USD1 的鏈上數據,可以發現這次活動或許只不過是個暖場而已。


根據 Dune 的數據面板, USD1 目前的總流通量約為 21 億, 98% 部署在 BNB Chain,僅有 2% 分布在 Ethereum 上。而這些資金主要集中於五個錢包地址中,92M 由其他錢包持有,流通比例僅有 0.4%。


USD1 在各鏈的分布比例,來源:Dune

USD1 的持有狀況,來源:Dune


這反映出即便 USD1 因為川普的原因備受市場關注,但在鏈上的採用率極低,且大部分流動性都資金都在 BNB Chain 而不是 Ethereum,和其他主流穩定幣有明顯的差異。


基於近期美國對於穩定幣的監管環境愈趨友好,加上 Circle 上市的助推,WLFI 肯定會想要快速增加 USD1 在市場的份額。而從上述的數據推論,筆者以為 BNB Chain 將會是 WLFI 擴展 USD1 採用的第一站,幣安獲得的 20 億美元也有機會再透過與 WLFI 的合作慢慢注入生態,後續 BNB Chain 的發展值得持續關注。


其他新聞

  • 韓國新總統李在明承諾將推動加密 ETF 和韓元穩定幣
  • Pumpfun 計劃以 40 億美元的 FDV 進行 10 億美元的代幣銷售
  • Kaito 宣布將其服務擴展至 IG 和 Tiktok,使用者在這兩個平台發布的內容也會被計入社群貢獻
  • Aptos Labs 執行長 Avery Ching 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表示加密資產將成為下一代互聯網發展的基礎設施


本報告僅供資訊分享之用,內容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決策依據。文中所引用的數據、分析與觀點均基於作者的研究與公開來源,可能存在不確定性或隨時變動的情況。讀者應根據自身情況及風險承受能力,審慎進行投資判斷。如需進一步指導,建議尋求專業顧問意見。


學習討論群組

親愛的讀者,你可能在思考:「這些深入的分析方法和珍貴的資料分享,我要到哪裡去學習和看到?」 不必再四處尋找!除了 DA Labs 網站優質的內容外,我們建立了完整的社群生態系統,邀請想學習金融科技、區塊鏈 / 加密貨幣的朋友一同加入:

LINE 官方帳號 https://urli.ai/line/q-2Q3R?muid=bot-jpq9c#

DA 各公開頻道 https://t.me/addlist/ZKjU7QuwT7w4MTY1

在 DA 交易者聯盟的各個社群平台中,有來自不同領域的專業講師和交易者,每日不停歇地討論市場資訊。動動你的手指,跟著我們踏上精彩的投資學習之旅吧!

DA Labs —— Bridge the Fintech Gaps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DA Labs | DA Capital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