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迈数字游民大量流失,低成本生活背后的理想与现实
2025-04-22 18:57
行业观察
2025-04-22 18:57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心若没有栖息之地,走到哪里都是流浪。


撰文:清迈 TIMES


在清迈住了这么多年,已经见证过这座小城足够多的兴衰时刻,比如普通咖啡馆都可以人满为患的 2018 年,又比如因无人问津导致大量餐厅倒闭的 2020 年……


今天在脸书看到一位欧美博主的文章,颇有感触。打算借他提到的「清迈正在流失大量数字游民」这个主题跟大家交流探讨一下。


清迈数字游民大量流失,低成本生活背后的理想与现实


这位博主的文章在脸书上得到了许多网友的热评。TIMES 君认为它的确说出了一个群体的心声,这个群体就是那些曾在清迈住过几年最后选择离开的人。



该博主在文章中写道,记得他刚到清迈时就感觉自己找到了心中所向往的地方,那个所有数字游民都在寻找的地方——房租便宜、随处可见的奶昔、wifi 速度很快的工作场所,即便正在拥有一份全职工作,清迈也会让你有种半退休的状态。


他继而写道:「有一段时间情况确实如此,实际上情况还要更好一些。」


清晨,他可以在古城的小巷中漫步,在安静的咖啡馆里喝喝咖啡,到寺庙听听僧人诵经,看到依旧笼罩在黎明晨光中的寺庙,他坐在共享工作场所里就能听到操着 5 种口音的人,比如正在开发应用程序的德国人,正在交易加密货币的巴西人,正在编辑博客的澳大利亚人……


那一刻,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种共同的雄心壮志,所有人都在默默为心中的「自由」奋斗着。



但后来,有些情况发生了变化,并且这个变化不止发生在该博主一个人身上。


他在和一些已在清迈长住过的人喝咖啡闲聊后听到了一种说法——清迈正在流失大量数字游民,且其中原因并非大多数人所想的那样。


人们在听到「清迈正在流失大量数字游民」后,很容易对号入座一个客观原因:近年清迈空气污染严重,所以把很多人吓跑了。


但对于这位博主来说,他认为空气污染并不是造成清迈正在流失数字游民的主要原因,which 是得到 TIMES 君我认同的。


他认为,如果你刚开始拥有远程工作,刚开始海外生活,刚开始追求自由,那么清迈会是一个能让你轻松着陆的地方。它温柔可人、价格实惠、探索无限,包容性极强,一开始这里能满足很多自由职业初级者的所有幻想。


但最终,那些让清迈看起来「完美」的因素也会渐渐变成它的制约因素。有种「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的即视感了。


这位博主解释道,咖啡馆的谈话开始变得不过是在重复一样的故事,一切不过是同样的剧本在换另一批新的人在运行。


一些数字游民开始陷入了一种不言而喻的循环——既不投入工作,也不投入自我,更不投入他们所在的国家,一切都从未真正深入。



于是,该博主开始注意到自己是多么地与世隔绝。尽管他身在泰国却感觉自己对当地知之甚少。当然,他参加过一些当地节日,也吃过街边小食,也学过一些泰语,但还是没有融入其中。


他认为,「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真的都没有真正融入过。」


这就是外国人在泰国的悲哀。你可以在泰国住上很多年,却依然只能像浮萍一样飘在水面,而无法真正扎根和融入进来。


此外,清迈城市本身也在慢慢发展,房租开始涨了,咖啡馆更光鲜亮丽了,但是不知为何生意更冷清了,签证也更难办了,他认识的一些朋友也开始搬离清迈。


不知不觉,清迈不再只是一个地方,而是一个品牌。它散发着自由职业的远程生活氛围,可桌子上摆放着的 MACBOOK 电脑却变成了一种表演,而表演总是要面具的。



博主称,清迈给了他太多。在这里,他的工作动力得以提升;在这里,他学会了精打细算;也同样在这里,他直面了从未有过的孤独——


拥有了一切以为想要的东西,却依然感觉失去了什么。


综上所述,他认为那些离开清迈的人应该都会有共鸣。


作为很早就来到清迈的半个数字游民,TIMES 君不光认同这位博主的说法,还想夸奖他的观察力和表达力很优秀。


好巧不巧,前两天我和英国朋友在吃饭回家路上聊过这个话题。我和他都在清迈住了 10+ 年,当时我们说到泰国的弊端,因为对比英国的政策,如果一个外国人像他一样在该国连续住了 10 年,早就能拿到当地永居身份或者护照了。


可当情况放在泰国,现状是如何呢?即便他买了房,拥有了长期签证,可到头来还是一个外人,90 天一次的移民局报到不说了,就连去南部海岛旅游一两周不带护照只带粉红卡都会有问题。(因为有的酒店只认准外国人的护照,当地颁发的驾照或身份证他们也不信)


泰国这种「不轻易接受外人」的政策造就了一种疏离感。「我不求融入或归属感了,我只希望他们能让我的生活简单点,不要再搞出一些复杂的政策。」朋友无奈地说。



在评论区,一位读者的评论同样得到了其他网友的认同。他总结博主的文章为以下评论:


「如果你读了文章,你就会知道这跟空气质量无关,更像是一种精神状态,对于千篇一律的生活感到厌倦,当一切都变得正常,就毫无兴奋感了。这时是时候离开了,去寻找另一个地方呆一段时间。在我看来,数字游民就是四处奔波的人,不会在同一个地方呆很多年,如果你安顿下来,游民生活也就结束了,所以这也是一个正常的过程。」


此时我突然想到一个词——「心魔」。还有那句至理名言——「心若没有栖息之地,走到哪里都是流浪。」


我认同清迈正在流失大量数字游民,空气污染加速了他们的离开,但导致他们彻底离开的核心原因还是「心魔」本身,而不是城市的过错。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那个安心和安身之地,不只是一时半会的安那种。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行业观察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