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代币市场中, Perception(认知)就是一切。正如柏拉图的洞穴寓言,许多投资者被困在阴影中——被恶意行为者扭曲的价值假象所误导。本文将揭露 VC 资助的项目如何系统性操纵代币价格,具体手段包括:
尽可能维持代币的“虚假流通量”(FALSE Float)。
尽可能压缩“真实流通量”(REAL Float,便于拉盘)。
利用真实流通量极低的事实来抬高其代币价格。
从“低流通量 / 高 FDV”模式转向“虚假流通量 / 高 FDV”模式
不,我不是低流通量 / 高 FDV 代币!我是“社区第一”
今年早些时候, Meme 币的暴涨让 VC 代币失宠,后者被称为“低流通量 / 高 FDV”代币。随着 Hyperliquid 等平台的兴起,许多 VC 代币已沦为不可投资的标的。然而,这些项目并未修正其代币经济学的缺陷或专注开发实际产品,反而变本加厉地人为控制流通量,同时对外宣称完全相反的情况。
压低流通量对项目方极为有利,因为这让价格操纵变得轻而易举。例如:基金会通过幕后交易用锁仓代币套现,再于公开市场回购,资金效率极高。同时,极低的真实流通量会使代币价格极易被操控,导致做空者和杠杆交易者面临极端风险。
以下是几个典型案例(非完整列表):
1. MANTRA Chain
这是最明目张胆的案例。一个 TVL 仅 400 万美元的项目,FDV 竟超过 100 亿美元?答案很简单:他们控制了绝大部分 $OM 的流通量。Mantra 团队将 7.92 亿枚 OM(占总量的 90%)存放在单一钱包中,连分散持仓的掩饰都懒得做。
当我质问 @jp_mullin888 时,他辩称这是“镜像储存钱包”,纯属胡扯。
那么如何计算 Mantra 的真实流通量呢?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计算:
9.8 亿(宣称的流通量) - 7.92 亿(团队控制的部分) = 1.88 亿 OM
这个 1.88 亿 OM 数字可能也不准确。该团队仍持有相当一部分 OM,他们还通过女巫攻击(Sybil)操控空投,进一步缩减真实流通量。他们动用约 1 亿 OM 伪造空投,这部分也需扣除。
最终真实流通量仅剩 8800 万 OM(假设团队未控制更多,但这假设很可能错误)。按此计算,这使得 Mantra 的真实流通市值仅 5.26 亿美元,与 CoinMarketCap 显示的 63 亿美元天差地别。
极低的真实流通量让团队能轻松操纵 OM 价格、爆仓空头。该团队控制着大部分流通量,可以随意抬高和压低价格。散户做空 OM 如同与 @DWFLabs 对赌土狗币。我怀疑 Tritaurian Capital(@SOMA_finance(@jp_mullin888 是 SOMA 的联合创始人,Tritaurian 由 JPM 在 trade io 的老板 Jim Preissler 所有)借给的 150 万美元的公司)以及中东的一些基金和做市商,可能是当前价格走势的幕后推手。这进一步收紧了真实流通量,使其计算起来更加困难。
这也解释了为何团队迟迟不放空投并设置归属期:若按计划空投,真实流通量将大增,价格必然崩盘。
这并不是复杂的金融工程,但它确实看起来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目的是减少代币的真实流通量,并推高 OM 的价格。
2. Movement Labs
该项目的空投领取提供了两种选择:在 ETH 主网上领取空投,或在其未上线的链上领取(有小额奖励) 。然而在领取几个小时后,团队突然:
对 ETH 主网领取者加收 0.015 ETH(约 56 美元)的高额费用(不含 Gas 费),迫使小额测试网用户放弃。
削减 ETH 主网分配额超 80%,但保留高额费用。
暂停领取。
设置极短的领取截止时间。
结果显而易见:仅 5870 万 MOVE 被领取,占计划空投量(10 亿)的 5%。
按 CoinMarketCap 数据,MOVE 自称流通量为 24.5 亿枚。
然而,根据 Move 的饼图,在空投领取后流通的代币应该只有 20 亿(基础 + 初始空投领取),因此,可疑的诡计从这里开始,因为 4.5 亿 MOVE 已经下落不明。
2.45 亿 MOVE(自称流通量) - 10 亿 MOVE(基金会分配) - 9.41 亿 MOVE(未领取部分)= 5.09 亿 MOVE 或 2.03 亿美元真实流通量
真实流通量仅为宣称流通量的 20%! 而且,我很难相信这 5.09 亿 MOVE 全在散户手中,但暂且假设这就是真实流通量。
在这段真实流通量极低的时期,Movement Labs 做了什么?
付钱给 WLFI(做市商)购买自家代币
付钱给 REX-Osprey,让他们为 MOVE 申请 ETF(纯属噱头)
Rushi(项目方成员)跑去纽交所作秀
与基金和做市商勾结,私下出售锁仓代币换取现金,让他们拉盘
团队在 Bybit 高点存入 1.5 亿 MOVE,随后可能开始抛售(代币价格自此一路下跌)
TGE(代币生成事件)前后,每月向一家中国 KOL 公司支付 70 万美元,以便他们可以在币安上币并在亚洲获得更多的退出流动性
巧合?我不这么认为
用 Rushi 的话来说:“我们只是在玩一场游戏。”
3. Kaito AI
Kaito 是本文提到的项目中唯一有实际产品的,但他们当前的空投分配方式也存在类似问题。
如 CBB 所指,Kaito 的空投发放后,仅有少数人领取,这同样影响了真实流通量。我们来计算一下:
根据 Coinmarketcap 的数据,Kaito 的流通量为 2.41 亿枚,即 3.14 亿美元。我假设这个数字包括:币安持有者、流动性激励、基金会分配和初始社区与空投领取。
让我们拆分开来,看看真正的真实流通量是多少:
真实的流通量 = 2.41 亿 KAITO- 6800 万(未领取部分)+ 1 亿(基金会持仓)= 7300 万 KAITO
真实流通市值仅 9490 万美元,远低于 CMC 数据。
Kaito 是本文三个项目中唯一值得部分信任的,因为他们至少拥有能盈利的产品,且据我所知,他们的操作没有 Movement 和 Mantra 那么恶劣。
解决方案与结论
CoinMarketCap 和 CoinGecko 应展示代币的真实流通量,而非项目方瞎编的数据。
币安等交易所应采取措施惩罚此类行为。目前的上币机制已被玩坏——像 Movement 那样,付钱给 KOL 公司就能在亚洲刷数据、骗上币。
交易者请远离这些代币,因为项目方可随意操控价格。他们掌控了所有流通量,也就控制了代币的走势(非财务建议)。
如果觉得文章好看,你可以将 Block unicorn 标注星标和添加桌面。
本文提供的信息仅用于一般指导和信息目的,本文的内容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应被视为投资,业务,法律或税务建议。对于根据本文做出的个人决定,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我们强烈建议您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进行自己的研究。尽管已尽最大努力确保此处提供的所有信息都是准确的和最新的,但可能会发生遗漏或错误。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