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来自亚洲、28% 来自北美,地域标签纯属谎言。
撰文:Mars_DeFi
编译:Chopper,Foresight News
加密货币发展初期,许多人认为诈骗是创新必然付出的代价,「项目跑路」 或 「退出诈骗」 仅限于互联网上不受监管的角落里的少数不法分子。
但多年过去,ZachXBT 等独立调查记者逐渐揭露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真相:加密货币诈骗早已全球化。
仅 2022 年至 2025 年间,ZachXBT 就记录了 118 起不同类型的金融欺诈案件,从数百万美元规模的 NFT 跑路案到复杂的跨链洗钱网络。他的调查报告揭露了各大洲的诈骗分子:既有硅谷网红背书的 Memecoin 项目方,也有孟买的 Telegram 诈骗团伙,以及伊斯坦布尔的拉盘砸盘团伙。
数据所呈现的一致性令人震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免受诈骗者的侵害。
社交平台 X 近期新增的地理位置显示功能,本意是提升透明度,却引发了仇外情绪相关的讨论。
许多用户开始根据账户的原籍国攻击他人,尤其针对印度、尼日利亚和俄罗斯相关账户,将这些国家的全体民众贴上 「诈骗」 的标签。
但 ZachXBT 的调查却讲述了截然不同的故事。以下是 ZachXBT 过去三年调查数据的简要总结:
在 118 起已核实的诈骗案件中:
这 118 份报告中诈骗分子的地区分布同样值得关注:
ZachXBT 识别的加密货币诈骗分子地区分布
数据所揭示的并非某个问题地区,而是全球范围内共同存在的道德缺失。
上述数据揭露了一个线上讨论中常被忽视的关键事实:尽管非洲人(尤其是尼日利亚人)频繁且不公地被贴上加密货币诈骗的标签,但现实情况却截然相反。
这表明,加密货币诈骗并非局限于某个地区,而是一个跨越国界、语言和文化的全球性问题。
1)2025 年 1 月至 2025 年 6 月期间,每位受害者被盗金额最高的国家
对于那些盲目指责尼日利亚或印度的人来说,第一张图表足以令人震惊。单个受害者平均被盗金额最高的 10 个国家为:
注意到了吗?尼日利亚根本不在这份榜单上,而阿联酋、美国、欧洲多国、亚洲多国则赫然在列。
如果那些刻板印象属实,这份榜单的榜首理应是尼日利亚或印度,但事实并非如此。
2)全球钱包受害情况地图(2022-2025 年)
当我们将视角扩大到全球受害者总数时,地理分布就更加清晰了。受害者遍布北美、南美、欧洲、中东和北非以及亚洲。
受害人数较多的地区包括:西欧和东欧、北美、亚洲部分地区、中东和北非。
那么非洲呢?与欧洲、美洲和亚洲相比,非洲的受害钱包总数要少得多。这并非我的主观判断,而是地图所呈现的客观事实。
3)加密货币诈骗受害者增长最快的地区(2024 年 - 2025 年同比)
第三张图展示了诈骗增长最为迅猛的地区,各地区受害者同比增长率为:
再次强调,非洲的增长率排名垫底。与此同时:
如果尼日利亚是全球诈骗中心,非洲绝不会在这份排名中垫底。
真相是:加密货币诈骗不是尼日利亚或印度的问题,而是全球性问题。
数据彻底粉碎了刻板印象:
那么,为什么尼日利亚人和印度人会被不公地贴上 「诈骗」 标签?因为人们往往凭情绪判断,而非依据证据;因为某个地区一起 病毒式骗局,就会成为 2 亿人的集体标签,网络偏见的传播速度远比真相更快。
根据数据:
如果某个地区的骗子最多,那么该地区的受害情况也会很严重(骗子会在他们熟悉的地方作案)。但非洲和印度完全没有呈现出这种模式。
如果尼日利亚人和印度人也像其他人那样以偏概全,他们完全可以将矛头指向欧洲、美国、南美洲、中东和北非。
但他们没有这样做,因为负责任的人都明白:诈骗犯无处不在 —— 存在于每个种族、每个地区、每个国家;诈骗受害者也遍布全球;没有任何一个族群应该因为少数罪犯的行为而被贴标签。
近期 @TheQuartering 等人发表的批评 「印度诈骗犯」 的帖子(x.com/TheQuartering/status/1992098997281194375),充分展示了仇外情绪如何利用人们的真实痛苦。将整个国家或社区描绘成罪犯,只会加剧伤害。
ZachXBT 的调查同样揭露了美国 YouTube 博主、欧洲 DeFi 开发者和亚洲营销集团的诈骗行为。加密货币诈骗并非由国籍决定,而是不受约束的匿名性、贪婪以及监管漠视共同作用的结果。
加密货币要走向成熟,不仅需要监管,更需要集体层面的道德重塑。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加密货币诞生于去中心化和自由的理想,但在缺乏问责机制的情况下,这些理想已被扭曲为全球性的剥削工具。每个地区都有诈骗犯,每个地区也都有受害者。让我们停止 「链上仇外情绪」。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