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就像被遗忘在江湖角落的老侠客——默默饮酒,不争不抢,可一旦出手,就是惊鸿一涨。
撰文:链上启示录
在币圈这片混沌江湖里,永远流传着一些关于老牌山寨币的传说。
它们就像被遗忘在江湖角落的老侠客——默默饮酒,不争不抢,可一旦出手,就是惊鸿一涨。
市场寒意正重,不妨泡一壶老酒,听一段旧江湖。
如果你是经历过多个周期的江湖中人,也买过文中一半以上的币——记得把这篇文章转给刚入圈的朋友,提醒他们多穿一件。
山顶真的很冷。但老江湖都懂:
再长的冬天,也挡不住春风归来。

2012 年诞生,比以太坊还老。由 Jed McCaleb(早期比特币 OG)与 Ripple Labs 团队创建。
初衷非常明确:
不是做「币圈币」,而是做「银行的跨境清算网络」。野心是替代 SWIFT,让传统跨境汇款速度从几天缩短到几秒。
于是,它迅速拿下银行 + 金融机构 + 大型支付企业 的合作,并在 2017–2018 直接冲上全球市值前 3,仅次 BTC 和 ETH。没错,XRP 前辈当年是真正和银行家们一起玩的。
只是没料到,在 2020 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一把大刀劈来:你是证券,我要罚你。
Ripple:?
XRP:??
投资者:????
经历多年拉锯,XRP 如今成了全加密界最懂法律的币。它有实力、有技术、有银行合作,只缺心情与监管缓和。 Ripple 与 SEC 官司于 2025 年 3 月宣布结束上诉,8 月 7 日正式关闭,确认 XRP 在二级市场非证券,而罚款最终调整为 Ripple 支付 5000 万美元(从原 1.25 亿美元中退回 7500 万美元)。
XRP 属于 「一旦监管放开,就重新起飞」 的典型项目。打完官司、ETF 获批、银行合作落地——这三板斧下去,XRP 可能直接从「被压抑的巨人」变成「解放的猛兽」。
如果有一天全球金融机构突然想「加速跨境结算」,XRP 就能大概率再翻篇。
比特币太贵、太慢? 那就用轻量版的——LTC(Litecoin)。
由前 Google 工程师李启威(Charlie Lee)于 2011 年创建,作为比特币的轻量版本。
LTC 是 BTC 的原生分叉,设计目标是让支付更快、交易更便宜,发布后被视为比特币的银(因为 BTC = Gold),在早期上架所有主流交易所。并且每轮牛市 LTC 都会突然来一波「我还在」的存在感。
最大槽点就是创始人高点卖飞:是的, 创始人 Charlie Lee 在 2017 年牛市巅峰卖光了自己手上的所有 LTC。原因是:「避免利益冲突。」
投资者:???
市场:????
币价:??????
从那以后,LTC 就进入了长达数年的「低调运营模式」。最新消息是 2025 年 Canary Capital 宣布推出 Canary Litecoin ETF (Nasdaq: LTCC),这是首个现货 Litecoin ETF,由 SEC 批准交易。此外,LitVM 推出首个零知识 Layer-2 网络,使用 Polygon CDK 构建,支持 EVM 兼容智能合约和与比特币、Cardano、Dogecoin 的跨链互操作。
LTC 属于 「老兵不死,只是在等风来」 的类型。它不会像新公链那样暴涨 10 倍,但也不会像空气币那样归零。
Cardano(ADA)由以太坊联合创始人之一 Charles Hoskinson 于 2015 年创立,2017 年正式上线。
野心很明确:
不是快速上线抢市场,而是要做「最严谨、最科学」的区块链;每个升级都要经过:论文 → 审稿 → 同行评审 → 形式化验证;这让 ADA 早期获得了 「区块链最严谨系统」 的光环。
加上创始人是以太坊早期团队成员,ADA 的起点就带着「名门正派」的标签,吸引了大量学术派和机构投资者。最新消息是在其季度报告中宣布与巴西 PUC-Rio 合作,建立 Ada Labs,聚焦区块链经济学、DeFi 和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
最大槽点:
市场对「写论文」的耐心有限。生态 dApp 长期偏弱,于是 ADA 被投资者戏称:「最强的是路线图,不是生态。」
ADA 的爆发逻辑更像是一场「慢热复兴」。好消息是这两年生态确实在慢慢增长。
但要挑战以太坊的地位,难度依然堪比「博士毕业后马上当院士」。
Polkadot(DOT)由以太坊前 CTO、Parity Technologies 创始人 Gavin Wood 于 2016 年创立,2020 年 5 月 26 日主网正式上线。有 平行链(Parachains)、有共享安全、有 插槽竞拍……它设计的跨链模型几乎是业内最完整的,直接对标 Cosmos,成为「跨链双雄」之一。
在最新的一期 PolkaWorld 英文直播中,官方宣布 Polkadot 被香港政府纳入「战略企业」项目(由香港财政司所属 OASES 计划管理),成为区块链生态中较少见的获得此类官方认定的项目。同时,直播也提及机构投资进入生态,如 HIC (Harbor Industrial Capital)对 Polkadot 生态项目作出投资。
为何没一路封神?
架构美丽,但复杂。开发难度高,新链搭建成本大,生态扩张速度比预期慢。
DOT 属于「基础设施级别价值」,不会消失,一旦跨链叙事回归,仍有起飞可能。
NEAR Protocol 由前 Google 工程师 Illia Polosukhin 和 Alexander Skidanov 于 2018 年创立,2020 年 4 月主网上线。初衷非常明确,是做 「开发者最爱用的高性能公链」,而各种 builders 对它的评价普遍都是 「舒服」,这在公链赛道里是稀缺品质。
为啥没统治市场?因为现在每一条链都号称快、便宜、用户体验好。竞争太激烈,NEAR 的优势被削弱。它依旧很强,只是没那么骚动。最新消息是 OceanPal 与 NEAR 基金会合作宣布 1.2 亿美元 PIPE 投资,推出 SovereignAI,使用 NEAR 构建区块链原生机密 AI 云基础设施,结合 NVIDIA 技术,支持代理商业。
NEAR 属于「实力派低调选手」,一旦 AI + Web3 叙事真正爆发,它就是第一梯队。
Internet Computer(ICP)由瑞士 DFINITY 基金会 创立,创始人 Dominic Williams 是分布式系统专家。项目于 2016 年启动,2021 年 5 月主网正式上线。
ICP 的梦想大到逆天:它想做的不是一条链,而是 整个互联网的区块链版替代品。
即让大家用上链上版 YouTube、链上版抖音、链上版云服务。愿景巨大,甚至有点科幻——直接对标 AWS、Google Cloud,要把整个 Web 2.0 搬到链上。
最大槽点:上线时代币解锁结构不友好,价格从高峰一路跌成 「反向光速」,从几百美金跌到个位数。
如果它有一天真的跑出一个 「链上 Instagram」,那就能笑着重回前十。ICP 属于「梦想太大、但技术确实牛」的类型。
Cosmos(ATOM)由 Jae Kwon 和 Ethan Buchman 于 2016 年创立,2019 年主网上线。
当年为什么爆火:因为 Cosmos 架构(IBC + SDK)让无数项目可以轻松创建自己的公链。
那些今天很强的链:Osmosis、dYdX(新版)、Celestia 生态……都有 Cosmos 的影子。它提供的不是一条公链,而是 「一整套造链工具箱」。
最大问题:ATOM 自己的价值捕获弱
整个 Cosmos 生态很强,但 ATOM 本体经常涨不过其它子链。有人戏称它:「生态之父,但自己最穷。」
现在的 2025 年近况是 质押激增,年利率稳定: 根据机构的分析报告,尽管市场波动,ATOM 质押上涨了 15.7%,达到历史新高 2.7404 亿 ATOM。Cosmos 质押年利率稳定在 16.34%,由提案#996 推动,该提案将 98% 的通胀转向质押者。
ATOM 属于 「价值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的类型——生态越强,ATOM 最终会补涨。ATOM 属于「价值会迟到但不会缺席」的类型。
Aave 由芬兰企业家 Stani Kulechov 于 2017 年创立(最初名为 ETHLend),2020 年正式更名为 Aave 并推出 V1 版本。它是首个把 「闪电贷」 带进大众视野的项目——一种可以 0 抵押借钱、操作完自动还款 的链上魔法。
听起来像是「薅羊毛神器」?没错,但它实际上是:
同时,它是 DeFi 借贷的龙头,资产规模最大,安全性也最被认可。在 DeFi 夏天(2020-2021),Aave 直接成为「链上银行」的代名词。
Aave 是整个加密市场里最稳的 「现金流协议」 之一——只要 DeFi 不死,Aave 就是印钞机。
Uniswap 由 Hayden Adams 于 2018 年创立,2018 年 11 月在以太坊主网上线 V1 版本。它定义了 AMM(自动做市商)模型,让任何人都可以在链上瞬间创建交易对。
在 Uniswap 之前,链上交易需要订单簿、需要中心化撮合。Uniswap 的出现直接改写规则:
Uniswap 的出现是整个 DeFi 的起点,没有 Uniswap 就没有 DeFi 夏天。2025 年 1 月 31 日,Uniswap 官方宣布 Uniswap v4 正式上线。这是一次重大升级,被称为 「DeFi 新纪元」。v4 引入了更强的可定制性 (customizability)、更低成本。新架构中引入 「hooks」 合约 (hooks contracts),开发者可以自定义池 (pool)、手续费 (fee)、LP 行为等,这将极大提升协议的灵活性。
UNI 代币的「硬伤」:
UNI 主要是 治理代币,没有协议分红,所以 UNI 的涨跌跟协议收入无关。这让它在大多时候显得「没劲」。
那它会无比炸裂。
MakerDAO(现已宣布更名为 Sky Protocol) 由 Rune Christensen 于 2014 年创立,2017 年 12 月正式推出 DAI 稳定币 和 MKR 治理代币。
而 DAI 是 链上最大的去中心化稳定币,而 MKR 就是负责 治理 + 风险控制 的代币。MakerDAO 在 2020–2021 DeFi 夏天如日中天,是整个 DeFi 生态的基石——几乎所有 DeFi 协议都需要 DAI 作为稳定币层。
最大亮点:它是真正的去中心化稳定币,不像 USDT/USDC 那样由中心化机构背书。
现在的问题:
MakerDAO 风险结构复杂,甚至要管理国债等现实资产。复杂度上升,让 MKR 的波动更大。
只要稳定币需求不下去,MKR 都是 超级核心资产。它是 DeFi 的「央行」,地位无可撼动。
Dogecoin 由 Billy Markus 和 Jackson Palmer 于 2013 年 12 月创建,最初是为了讽刺加密货币的投机狂热。
它的故事简单粗暴:
就够了
DOGE 完全不靠技术,它靠的是 互联网文化 + 社区力量 + 马斯克超能力加持。从一个笑话变成市值前十的加密货币,DOGE 的存在本身就是对「价值投资」的最大讽刺——但它确实有价值,因为 共识就是价值。而在 2024 年 11 月,唐纳德·特朗普宣布创建一个名为 「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简称 DOGE)的新政府机构,由埃隆·马斯克 (Elon Musk) 领导。这一政治 - 品牌结合不仅是噱头,也强化了 DOGE 作为「模因币」与权力象征的地位。
Shiba Inu(SHIB)由匿名创始人 Ryoshi 于 2020 年 8 月创建,自称「Dogecoin 杀手」。因为它是 「DOGE 的弟弟」,但社区活跃度更高。更重要的是——它不像传统 meme 币只会耍宝,它试图做:
SHIB 属于「既要 meme 流量,又要实际产品」的混血选手——如果 Shibarium 生态真的起来了,它就不只是 meme 了。
PEPE:2023 年 4 月推出,基于互联网经典青蛙梗图 Pepe the Frog。该币本质上是纯 MEME 革命产物,与 Dogecoin、Shiba Inu 类似。项目并未由官方团队声称具有长期商业路线或技术支持,反而强调「无税、无预售、无团队代币分配」。上线 Binance 后正式成为「主流 MEME 币三巨头」(DOGE、SHIB、PEPE)。
FLOKI:2021 年 6 月,Elon Musk 发布推文称「我要给我的柴犬取名叫 Floki」,随后 Floki Inu 代币应声出现、迅速爆红;与 DOGE、SHIB 一样,早期依赖「马斯克效应」和 meme 传播扩散; 而 FLOKI 是 meme 赛道中较少主动发展真实应用生态的项目。
这两个币的初衷都很简单:
PEPE 是文化 + 情绪的典型代表;FLOKI 则开始兼具 社区文化 + 实用应用 + 合规投资价值。
PEPE:
FLOKI:
就是两个字:
情绪。Meme 回潮
如果你能接受「价值来自文化和情绪」,那 Pepe 币就是你的游乐场。
如果你坚持「Meme 投资要也看基本面」,那 FLOKI 也值得关注,因为它开始发展实用价值 😂
Filecoin 由 Protocol Labs 创始人 Juan Benet 于 2014 年提出,2017 年通过 ICO 募资 2.57 亿美元(当时史上最大 ICO),2020 年 10 月主网正式上线。当年 Filecoin 是第一个真正把 「去中心化存储」 做成产业的项目。
这个项目不是讲故事,而是 真的让人存文件:
Filecoin 的愿景是:重建互联网的存储层——让数据永久、安全、去中心化地存储在链上。
最大亮点:
它是 IPFS(星际文件系统)的激励层,IPFS 是 Web3 存储的底层协议,Filecoin 让这个协议有了经济激励。
为什么价格波动大?因为它的经济模型与存储挖矿机制复杂,矿工大量卖币 让币价承压——矿工需要质押 FIL 才能挖矿,但挖出来后又要卖币变现,形成抛压。
FIL 是 基础设施类型,只要加密不消失,它始终有位子。就像修路——不 sexy,但必须有人干。
投资者:FIL 什么时候涨?
FIL:哦,那得等 Web3 真正爆发那天。
市场:那得等到什么时候……
FIL:我说了,千年大业。
Chainlink 由 Sergey Nazarov 和 Steve Ellis 于 2017 年创立,2017 年 9 月通过 ICO 募资 3200 万美元,同年主网上线。目前,在 SmartCon 2025(Chainlink 自己的开发者行业大会)上,Chainlink 正式上线了 Chainlink Runtime Environment(CRE)。这是一个面向机构、构建端到端智能合约的「编排层」(orchestration layer),能够连接外部数据、跨链、满足合规、隐私需求。
Chainlink 的重要性:没有预言机,就没有 DeFi。没有 LINK,就没有预言机。它在整个链上生态里的地位相当于:「区块链的天气预报站 + 数据高速公路。」
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区块链是 封闭系统,无法直接获取外部数据(比如 ETH 价格、天气、体育赛事结果)。
预言机就是 链上与链下的桥梁:
为什么很久没大涨?
因为大家都只关注「新叙事」,但整个行业 每天都在用 LINK——就像你每天用水电,但不会每天想着水电公司股票。
LINK 属于 「默默工作,关键时刻暴涨」 的类型——它不是网红,但它是整个加密世界的 「水电煤」。
所以,下一集市场走向如何?
英雄不问短期得失,他布好局、潜伏于暗影,只为那一瞬风起云涌。
「All human wisdom is summed up in two words; wait and hope.」 — Alexandre Dumas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