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跌破 9 万美元之际,谁在悄悄买入,谁又在持续卖出?
2025-11-20 13:55
区块链骑士
2025-11-20 13:55
区块链骑士
2025-11-20 13:55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微策略与哈佛大学两大机构逆势加仓,是底部积累还是追高陷阱?


撰文:区块链骑士


微策略以 8.356 亿美元买入 8178 枚比特币,锁定 102,171 美元的平均价,尽管当前跌破 9 万美元导致该批次持仓浮亏,但公司整体持仓平均成本约 74,433 美元,仍处于盈利状态,据估算其 40% 持仓交易价低于成本。


哈佛管理公司在 9 月 30 日的 13F 文件中披露,持有 680 万股贝莱德比特币 ETF(IBIT),价值 4.429 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增长 200%,成为其美国上市股票中价值最高的持仓。这家管理 500 亿美元资产的机构,在下跌期间加码,凸显对数字资产的长期看好。


两大机构加仓恰逢市场深度调整:融资利率跌入负值区间,未平仓合约下降,短期持有者(155 天内获币的钱包)遭遇「链上投降」,散户因杠杆平仓和已实现亏损集中抛售。


美国现货比特币 ETF 月度市值缩水 25.7 亿美元,创推出以来最大跌幅,资金流出集中在美国交易时段,进一步施压价格。这种散户抛售与机构接盘的格局,构成典型的资金从弱势投资者向强机构转移的特征。


链上数据显示,持有超 1000 枚比特币的巨鲸钱包在小规模钱包退出时持续增持,与历史回撤中的早期资金再分配模式一致。


但需注意,钱包标记依赖区块链取证和交易所标签,缺乏 KYC 身份验证,持仓数据存在一定局限性。


CryptoQuant 数据显示,衍生品市场呈现去杠杆特征,未平仓合约下降与资金转负,更多是长期持仓平仓而非巨鲸主动撤离。


不过,机构增持规模难以抵消 ETF 资金外流压力。微策略与哈佛的加仓虽可观,但无法对冲 25.7 亿美元的 ETF 赎回,且短期积累与牛市陷阱在形态上难以区分。


若 ETF 资金流出持续至年底,或宏观经济风险升级,即便主权国家、企业等机构增持,比特币清算价格仍可能进一步下探。


微策略凭借融资策略可长期摊薄成本,哈佛投资周期长达十年,季度回撤对其影响有限,但散户与杠杆交易者缺乏此类缓冲。


这场资金再分配的最终性质尚未定论:若后续 ETF 资金流出企稳,机构现货需求持续跟进,或标志着底部临近;若资金外流与宏观压力加剧,当前增持可能只是短期喘息。


比特币跌破 9 万美元,已筛选出能承受波动的长期投资者与敏感于短期波动的投机者,而最终答案将在未来一个月的资金流动中揭晓。

相关Wiki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区块链骑士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