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Z 私人律师详谈特朗普特赦争议:回应政治交易指控
2025-11-19 19:34
吴说区块链
2025-11-19 19:34
吴说区块链
2025-11-19 19:34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编译 | 吴说区块链


本期内容里 Anthony Pompliano 播客聚焦特朗普特赦币安创始人 CZ(赵长鹏)事件,由 CZ 的律师 Teresa Goody Guillén 澄清案件性质为合规违规而非犯罪,强调特赦是出于“司法公正”考量。她系统反驳了媒体与政界关于“金钱交易”或“政治利益输送”的阴谋论,指出缺乏证据与对区块链机制的误解。此外,节目讨论了美国对加密行业的打压背景、特赦程序的严谨性、CZ 本人的处事态度,以及币安和美国加密市场的未来局势。


音频转录由 GPT 完成,可能存在错误。嘉宾观点不代表吴说观点,请读者严格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规。请在 YT 收看完整内容: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1yempiOt5U


CZ 被特赦的法律原因:合规违规无受害者


Anthony:今天我们有一场非常重要且严肃的对话,我将与 Theresa Goody Guillén 进行交流。她是 CZ 的私人律师,并深度参与了他获得特赦的整个过程。网上对于他为何获得特赦、是否涉及利益交换、是否存在腐败等争议非常多。我联系了 Theresa,请她来聊聊这些问题,无论是简单的问题还是尖锐的问题,我们今天都会提出来。这就是我与 Theresa Goody Guillén 的对话。Theresa,你今天是来为我们揭示 CZ 被特赦的内情,并解答很多外界批评者的质疑。你能帮我们厘清一下 CZ 到底被指控了什么?他获得特赦的逻辑依据是什么?


Teresa:他被指控的内容是,币安未能实施和维持反洗钱合规程序。需要澄清的是,这只是一个监管违规问题,是合规层面的事务,并不涉及任何实际的洗钱行为。仅仅是币安未能落实一套反洗钱程序。


他之所以被特赦,是因为从一开始他就不该被起诉。总统在为他签署特赦令时也明确表示,他不认为 CZ 犯下了任何罪行,也不理解为何他会被起诉。这次特赦的本质,是为了实现正义。


CZ 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因为这种性质的指控 — — 没有欺诈、没有受害者、没有犯罪记录 — — 而被起诉甚至判刑的人。他受到的对待和历史上所有其他类似案件的人都截然不同。


加密打压背景下的选择性执法


Anthony:你觉得 CZ 为什么会被区别对待?


Teresa:我认为这是“打击加密货币战争”的一部分。当时正值 FTX 崩盘不久,整个监管环境高度紧张。我觉得监管机构在这种背景下需要“找一个人开刀”,他们必须起诉一个人,甚至“祭旗式地”严惩某个代表。而不幸的是,这个目标最终成了币安和 CZ。


Anthony:如果我理解得没错,是因为公司层面未履行相关责任,所以监管机构才展开调查。那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高管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一方面,有人可能认为 CEO 应该为公司行为负责;但另一方面,我通过一些简单的搜索发现,大型银行或金融机构曾面临类似指控,但他们的高管通常没有被追责。这当中执行标准到底是怎样的?公司和个人的责任有什么区别?


Teresa:你说得完全正确。在类似的案件中,高管从未被起诉。你可以随便点名一家大型金融机构,它们很可能都曾因为相同甚至更严重的违规行为被调查过,但从来没有看到这些公司的 CEO 被追责。这在司法系统中几乎是不会发生的事情,历来都是这样。所以,在这个案件中起诉 CZ,是极其不寻常的情况。


特赦申请流程详解:审查机制与标准流程


Anthony:好的,我们已经清楚他被指控了什么,也知道他确实获得了特赦。但围绕这个特赦还是有很多疑问。我看到很多人在私下讨论、社交媒体上发言,媒体也写了不少文章,都在猜测这个特赦是怎么促成的?是不是“花钱买特赦”?是否涉及腐败?你能不能先帮大家理解一下申请特赦的大致流程?之后我们再来谈具体的批评声音。


Teresa:当然可以。申请特赦首先需要填写一份正式的申请,并写明相关的理由和依据。这个申请要经过多个部门的审查,包括司法部、特赦律师办公室、白宫法律顾问办公室等。因此,在特赦被批准之前,会有大量法律层面的审查工作。这是一个相对标准化的流程,每份申请都要经历这些程序。


Anthony:那提交申请之后,会是谁来接收?是有一个专门的“特赦办公室”吗?还是有某个人负责接收?这些申请会直接送到总统那里吗?我想象中总统应该不会自己翻阅几百份、上千份申请吧?这个过程具体是怎样的?


Teresa:特赦的提交途径有很多种,取决于申请人通过哪种方式提交。有些是通过专门的特赦律师,也有的通过司法部网站提交,或者其他渠道,目的都是让审查人员收到它。我知道,不同的人通过不同方式提交过申请。但据我了解,总统本人最初并不会直接接收到这些申请。


Anthony:明白了。我想再深入一点,申请提交之后,会不会有相关人员做出评估并向总统提出建议?比如他们会不会说,这个案子应该考虑特赦,或者直接建议特赦?换句话说,这到底是总统一人决定,还是说有一套流程,有来自工作人员、行政机构或司法部的推荐意见?


Teresa:我不确定白宫内部具体是怎么运作的,但有一些确定的环节必须经过。例如白宫法律顾问办公室要签字,特赦律师也要签字。当然,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总统手上,他也需要在文件上签字。因此这是一个多方配合、共同完成的过程。不过我没有参与那些会议,也不在那些讨论的现场,所以没有更具体的信息可以分享。


拆解“特赦背后利益交换”阴谋论


Anthony:如果现在有一些对特赦持批评态度的人在场,他们可能会提出一些关键问题。比如在 CZ、币安、World Liberty Financial 和特朗普之间,外界感觉信息混乱,有些人可能认为这里面存在某种“花钱买特赦”的行为。如果我们站在一种更激进的视角来看待这些指控,你能不能详细讲讲,对这些质疑你们是如何回应的?我想这些声音大家都听过,不需要我重复了。你觉得人们该如何看待商业交易和特赦之间的关系?


Teresa:是的,这些说法本质上是大量虚假陈述、错误理解和假设的堆积。如果你愿意善意地看,可能是误解;但很多时候,这些其实就是错误的说法,而且被不断重复传播,最终叠加成一种貌似“可信”的舆论。我认为,当你在阅读这些指控时,可以试着去想:这些说法有实际依据吗?有没有经过验证?你会发现很多时候,一篇媒体报道引用另一篇媒体报道,没有任何实质证据,只是“某位知情人士透露”之类的说法 — — 这往往意味着这个消息来源并不可靠。


比如说,有媒体一直声称 World Liberty 是特朗普的公司,但我没有看到任何确凿证据能支持这一点。我查过官网,上面只是标注了一种“名誉地位”(Emeritus),我也见过一些报道说特朗普的某个实体可能持有小额股权,但这些都远远谈不上“这家公司就是特朗普的”。然而,很多人就把这个假设当成了事实,然后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所谓“利益交换”的链条。


再比如,有人说 World Liberty 发行的稳定币 USD1 是部署在币安链上的,于是就推论币安和 World Liberty 之间有特殊关系。但这完全是对区块链运作逻辑的误解。区块链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发行代币,就像你在 Craigslist 上发布信息,并不意味着你和 Craigslist 前 CEO 有任何私下联系。这种推论没有任何逻辑基础。


另外,还有人提到币安和 MGX 之间通过 USD1 进行交易,就说这是 CZ 通过这种方式给特朗普送钱。这也说明他们完全不了解稳定币的机制和业务逻辑。这就像是说,你从我这里买东西,付款时用的是瑞士法郎,于是就得出结论说我在投资瑞士法郎,甚至贿赂瑞士的政客。这种说法完全不合逻辑,和现在那些对 CZ 的指控是一样荒谬的。


我觉得,了解这个行业的人知道这些指控很荒唐,所以反而不会太费力去驳斥。但不了解行业的人却会反复传播这些说法,久而久之,这些谣言就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就是如此。


其他交易所高管也曾获特赦:并非 CZ 特例


Anthony:我感觉你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律师。我以前也想当律师,只是自己不够聪明。不过我想在这里“挑战”你一下 — — USD1 是不是也在其他链上,而不只是部署在币安链上?


Teresa:你其实很聪明,没错,USD1 也确实部署在其他链上。这其实也是另一个关键点,其他交易所也持有它。如果你真的要因为它在币安链上,就推断币安与特定政治人物之间有特殊关系,那是不是也该说其他持有这个稳定币的交易所也都参与了什么?可事实上,大家并没有这样指责其他平台,只针对币安,这是不公平的。


Anthony:那有没有其他加密交易所的 CEO 在特朗普政府时期也获得过特赦?


Teresa:有的,我记得 Arthur Hayes 曾获得过特赦,他是 BitMEX 的前 CEO。我印象中 BitMEX 公司本身也获得了相关处理。其实从美国建国甚至可以追溯到英格兰时期开始,我们就一直都有对人和公司的特赦机制。不仅是刑事案件,也包括民事案件,涉及个人或实体。这种事情由来已久,只是在最近几年,特赦更多聚焦在刑事案件和个人身上。另外,丝绸之路案件中的 Ross Ulbricht 也获得过特赦。


Anthony:所以其实还有很多人获得过特赦,这并不是 CZ 一个人的特例,对吧?


Teresa:完全正确。并不是只有 CZ 一个人获得了特赦。


Anthony:那如果我们回到批评者的角度,他们可能还是会说,这里面“烟雾缭绕”,而“有烟的地方往往就有火”。他们会问:是不是特朗普其实有一个隐藏的比特币钱包,CZ 或币安偷偷给他转过账?有没有什么目前还没被公开、但将来可能会爆出来的交易?你怎么看这种更偏阴谋论的说法?


Teresa:我很了解 CZ,我可以肯定地说,这样的事情绝不会发生。这完全不是他的风格。我虽然不认识总统本人,当然我很想认识他,但就我对他的了解来看,我也无法想象他会做这种事。


驳斥“秘密比特币钱包”等指控


Anthony: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有一个比特币钱包,但如果真有的话,我会觉得相当意外。

Teresa:你知道,现在所有交易都是可以被追踪的。如果真有那种“秘密交易”,那早就被查出来了。我们肯定已经在某些可信且可验证的报道中看到这类信息了。这也是区块链技术的魅力所在 — — 它具备极高的透明性。所以我可以明确地说,没有发生任何那样的事情。


Anthony:明白了。所以当我们看这些外界批评时,大多数其实是在试图把某种“间接利益”或“隐蔽交易”强行套在这个特赦过程中。但通过这次对话我了解到,特赦并不是总统一个人说了算的,有很多人参与审批流程。而且,即便是像他们说的那样发生了什么,比如用 USD1 支付,问题是这类交易也发生在其他链上、被其他人使用,根本不是币安独有。所以这些人只是从一堆正常案例中选了一个,试图编造故事。


Teresa:是啊,你也可以反过来想 — — 如果是币安说“不许在我们链上发行 USD1,不许用它来购买权益”,那对于一个加密交易平台来说,这种限制怎么可能合理?所以把这个逻辑反转一下,就能更明显看出这些指控有多荒谬。


Anthony:我认识 CZ 很多年了,一直觉得他是一个冷静、沉稳、善良的人。经历这些事情真的不容易。今年早些时候我还采访过他,他提到自己曾经来自一个没有电、没有自来水的小村庄,到后来成了全球最富有的人之一。经历了这么大的转折,我无法想象他是怎么扛下来的。他是怎么面对这些挑战的?我觉得在这场舆论和政治风暴中,大家很容易忽略他作为一个人的一面 — — 他有家人,他也有情绪。他还坐过牢,这整个过程肯定起伏非常大。

Teresa:是的,这也是他让我特别佩服的地方。我作为他的律师,有时候都比他更情绪化起伏大。但他始终非常冷静、从容不迫,能坦然面对一切。我是个乐观主义者,但他的乐观程度远远超出常人,总是能看到事情的积极面。我真的非常敬佩他,我想不出还有谁能像他那样处理这一切 — — 如此冷静、感恩、坚持。


你刚才说得非常好,有时我看着他被人误解、被不实报道攻击,真的很愤怒,因为我知道那些内容是完全错误的。而大家似乎忘了他是个真实的人,是一个有家人的人。所以我们应该时刻记得,无论你在攻击谁、指责谁、阻止他们争取权益,这背后都是一个人,是一个有家庭、有情感的人,他们不应该承受这些。


伊丽莎白·沃伦与 CZ 的社媒交锋


Anthony:我原本还希望你能爆点料,比如说 CZ 某次失控发火什么的。他长得好,又很有钱,永远看起来都一切掌控得很好。


我其实挺嫉妒的,原本指望你能挖出他的一点小缺点。对了,我之前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看了两遍才确认,不是 AI 合成或什么 P 图:伊丽莎白·沃伦出来发了一堆言论,猛烈抨击 CZ 和这次特赦事件。当然两党互相抨击本来也很常见,但后来我看到好像是你,或者是 CZ 回应了,说她的说法并不准确。之后沃伦又回了一次,这事儿就变得很有戏剧性,变成了一场你来我往的“肥皂剧”。你能不能帮我们还原一下这个来龙去脉?政客主动介入、公开表态,这种情况常见吗?她当时到底说了什么?


Teresa:她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 CZ 被定了某项罪名,但实际上他根本没有被定罪。她还说他通过所谓“花钱买特赦”的方式获得了赦免,暗示他在申请过程中做了不正当的事,这种说法进一步给他强加了并不存在的刑事责任,而这些都是不准确的。


你不能随便对一个人发布这类指控,声称他犯了什么罪,尤其是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情况下。无论你是谁,这种行为都是不负责任的。当然,确实有一些豁免制度适用于政府官员或特定职位的人,但这些豁免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


我其实希望大家能更多关注这个议题。现在某些政界人士所享有的言论豁免权,并非是美国建国先贤的本意。如果你去阅读早期宪法文件,比如“演讲或辩论条款”(Speech or Debate Clause),你会看到建国者当时的真正担忧。他们担心的是,政客们的言论可能对普通人的生活、声誉乃至生计产生巨大影响,但他们却因此不承担法律责任。Joseph Story 在他的《美国宪法评注》中对此讲得非常清楚。我觉得我们今天讨论的这个事件,恰恰触及了他们最初所担心的问题的核心。


加密监管的“钟摆式波动”与未来希望


Anthony:回顾整个事件,我觉得它本质上还是与加密货币的政治化监管有关。过去几年我们看到的整顿和打压,显然是政治背景下的产物。而目前的新政府则采取了完全不同的路径。现在很多投资者、市场参与者,甚至一些政客,对美国加密创新的复苏感到振奋。但这种政治倾向看起来有点像钟摆,从一个极端又摆向另一个极端。你觉得这种来回摆动会持续吗?这个行业是否应该预期未来仍有很多波动?还是说,一旦政策进入追风状态,就很难再倒回去对行业严厉打压?


Teresa:我当然希望这个钟摆不要继续这样来回剧烈摆动。我认为现在美国终于重新激活了部分创新动力,这是非常关键的时刻。比如 SEC 前主席 Paul Atkins 就明确表示,他希望我们的所有市场都能上链。而一旦真的把金融市场放到链上,那就很难再把它撤回来。


这是一项具有革命性的技术,我们不应该试图回避或打压它,而应该拥抱它。它可以带来巨大的效率提升和规模优势。我认为,当前的环境为人们更好地理解区块链技术提供了宝贵机会,而且不只是金融服务领域,在其他场景中也一样。一旦社会真正接受了这一技术,再想倒退回旧的技术体系,是很难做到的。


CZ 不回归币安,美国错失加密市场红利


Anthony:那现在币安发生了哪些变化?在 CZ 达成和解并获得特赦之后,他还会回归币安吗?币安是否对其业务进行了调整?这些你了解多少?目前币安的情况怎么样?


Teresa:目前他没有打算回到币安。而且币安仍然受到来自美国司法部(DOJ)、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金融犯罪执法网络(FinCEN)、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等五家美国监管机构的多重限制。要知道,大多数公司可能只会被一两个机构盯上,而币安却是被五个部门同时监管,尽管并没有发现欺诈或其他重大违法行为。


现在币安仍然处于一种“监视状态”,财政部通过 FinCEN 指派了一名监督员,负责确保币安遵守美国法律,尽管他们已经被“驱逐出境”、没有任何美国客户。按理说,这样的公司不该再被要求遵守美国法规,但他们仍然被持续监管。


当然,大家都为 CZ 能澄清名誉感到高兴,但这整个过程对他个人和币安的伤害都非常深远。而我认为,这里真正的受害者其实是美国。因为币安仍然无法在美国运营,全球最大的加密交易所不在这里,那我们就失去了它带来的流动性优势。


这意味着几个问题:第一,为了成为全球最大市场,你需要足够深的流动性;第二,用户希望有选择权,能够参与不同类型的代币和项目;第三,新项目也希望在最大的平台上线,而那个平台不在美国。这导致很多项目选择在海外启动,只为了能在币安上线。


此外,缺乏币安这样的竞争者,也削弱了美国本土平台的全球竞争力。最终,这是美国整个加密生态的损失。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吴说区块链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