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于 0.5% 活息时代,Aave App 要把 6% 装进普通人的口袋。
撰文:KarenZ,Foresight News
在利率低迷的传统金融市场与门槛高企的加密领域之间,用户始终缺少一款「低门槛、高收益、强便捷」的中间态产品。
Web3 最大借贷协议 Aave 在 11 月 17 日上线移动应用 Aave App,正试图把链上最成熟的借贷市场包装成「互联网银行」形态塞进每个人的手机里,闯入消费级金融赛道。
但关键问题是,这究竟是把 DeFi 推向 Mass Adoption 的桥梁,还是高收益诱惑下的风险迁移游戏?
Aave App 的野心,是让普通用户无需懂区块链,就能轻松享受 DeFi 级收益。这款聚焦「高收益储蓄」的移动端产品,依托 Aave 借贷协议,却用极致简化的操作体验,打破了圈内外用户的参与壁垒。
Aave App 的充值方式兼顾圈内圈外用户,既支持连接超过 12,000 家银行和借记卡,也支持多种主流稳定币的充提(包括 GHO、USDT 和 USDC)。用户可以随存随取,无最低存款要求,无定期认购费、无资产管理费和存款费用。除此之外,Aave 表示,「用户可以通过存入资金来获得年化 6% 的基础收益,同时享受高达 100 万美元的账户余额保护。」
简言之,Aave App 不是银行,却用大众熟悉的银行级用户体验,把链上实时浮动的 6% 收益,做成了人人可用的 「活期 +」产品。当前,Aave App 还处于候补申请阶段。
当前 Aave App 宣称的储蓄利率为每年 6% 以上,这对于寻求资产增值的投资者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具体利率来源为: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Aave App 仅使用 Aave 作为收益来源。该利率并非固定值,会根据市场借贷需求、稳定币供需等情况微调,但协议承诺基础利率永不为负,避免用户出现本金亏损。
为了实现「Mass Adoption」,Aave App 在「费用」与「存取方式」门槛设计上做到了极致友好:
作为金融产品,安全性是用户核心关切。Aave App 从资产底层、账户保护、操作防护三层构建安全体系。
由于 Aave 协议要求借款人抵押资产价值高于借款金额,因此收益来源的安全性相对较强。用户的储蓄资金实际上得到了 100% 以上价值的担保。
账户保护方面,Aave Labs 在官网、App Store 应用介绍与 FAQ 中反复强调,每个账户的保护额度最高可达 100 万美元。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Aave 尚未启动该保险保障计划,在启动时会披露最终条款、保单限额和资格标准。用户在参与前应充分了解相关细节。
其次是生物识别恢复机制。如果用户忘记密码,可以选择通过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方式进行恢复。此外,Aave App 还提供了两步验证、提现白名单等高级安全功能。提现白名单允许用户只向预先批准的地址转账,这大大降低了未经授权转账的风险。
当然,Aave 也列出了一些潜在风险,包括但不限于贷款风险、基础设施风险和市场风险。
Aave App 的推出并非偶然,而是 Aave 生态从「专业 DeFi 借贷」向「大众金融产品」融入的关键落子,背后是一系列密集的战略布局:
Aave App 的意义,不仅仅在于「6%」高收益本身,也在于把链上收益原封不动搬进消费者手中,同时支持法币和稳定币、秒级复利。
从产品层面来看,此次 Aave App 的上线,本质是 Aave 将自身的 DeFi 技术优势「封装」成普通用户能理解的「储蓄工具」—— 用户无需知道「智能合约」、「借贷」 等专业术语,只需像使用银行储蓄一样操作,即可享受 DeFi 的收益。Aave App 不仅仅是一个储蓄工具,更是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的桥梁。这种 「降维」操作,不仅有助于扩大 Aave 生态的用户基数,也有望 DeFi 行业的「Mass Adoption」提供可参考样本。
当然,Aave App 让「储蓄」回归简单的同时,也让「风险」变得更隐蔽。用户以为自己只是换了家高收益银行 / 储蓄应用,实际上仍站在智能合约、超额抵押、公司信用的三层刀锋之上。
如果你愿意把 Aave 视作「比银行风险高一点、比 DeFi 风险低一点」的中间层,Aave App 无疑是值得尝鲜的 Fintech 产品。但若把 100 万美元保障当成「绝对安全」,历史已经多次证明:高收益从来都不是无代价的。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