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危机,多头只剩「死亡排队」?
2025-11-18 15:55
墨菲
2025-11-18 15:55
墨菲
2025-11-18 15:55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比特币跌破 10 万美元、以太坊一周跌去一成,加密市场在 11 月中旬再度上演「多军死亡螺旋」。


撰文:墨菲


比特币跌破 10 万美元、以太坊一周跌去一成,加密市场在 11 月中旬再度上演「多军死亡螺旋」。以太坊储备第一机构 BitMine 董事长、华尔街分析师 Tom Lee 认为,真正的压力来自做市商流动性缩水与大型交易者的套利抛售。


来源:X


比特币 (BTC) 价格从 10 月初高点 12.6 万美元一路下杀,短短三天失守 10 万大关,多军、做市商连环清算,一度探至 9.7 万美元,单周跌幅超过 5%。比特币现货 ETF 11 日涌入 5.24 亿美元后,12、13 日分别流出 2.78 亿与 8.667 亿美元,加速卖压扩散。


有人把这段行情归因于「巨鲸卖出」「美联储预期逆转」「做市商撤退」等等,但如果只看当下,很容易忽略一个更本质的历史规律,牛市从不在高点戛然而止,而是在高点之后,以一种「清算链路」的方式自动消化自身。

而清算链路的顺序,从来不会变。


第一批倒下的是「多军信仰者」


来源:Binance


那些在 12 万还在喊「14 万见」「ETF 大牛市起飞」的人,就是最先被埋的。他们在高位加仓、重仓,杠杆比例偏高,价格稍有风吹草动,爆仓会自动触发连锁反应。其次就是自以为安全的低杠杆。就像这次 10 月 10-11 日的闪崩一样,笔者也是本次 1011 黑天鹅低杠赌狗之一「币本位、3X 合约、逐仓开仓即爆仓」。多账号仅仅几分钟,邮箱被轰炸似接连收爆仓信息,一击穿就横向扩散。


血泪教训:低杠不是安全,清算虽迟但到。


来源:笔者


第二批是做市商与量化机构


你以为做市商是无敌的吗?记得 2020 年 3·12 吗?做市商掉深度掉到零星数据。


2021 年清算潮时,连 Alameda 都顶不住。


2022 年 LUNA 崩盘时,连加密银行一起被带走。


稳定币连环脱钩、做市商、借贷巨鲸、量化机构连环撤退,甚至自身就是「加速暴跌」的火种。「大盘托举者」不是「永远的托底者」。当深度开始变薄、对冲成本变高,他们做的不是稳住市场,而是在保命。


第三批是 DAT 模式机构、代币储备机构、家族资金


他们是牛市的「加速器」,但别忘了,作为机构,他们没有信仰,只有表格。一旦上涨逻辑停摆,它们最先缩手。最近两周,链上他们的卖出和转移数据都在上升,这与 2021 年 12 月和 2022 年初的模式几乎一模一样。



所以当你把这一切放在一起,会发现现在的行情非常像 2019 年 ICO 泡沫后的余震,也像 2021 年清算潮启动的前奏。


把以上三者结合起来,就能看到现在市场的本质状态:不是牛市没了,是车太重了,需要「卸货」


多头的力量被耗尽,做市深度被抽离,机构的结构化需求减弱,上涨动能暂时枯竭。


当然,现在还不是那种「一地鸡毛」的熊市末端。链上还没出现那种极端恐慌,资金并没有全面撤退,巨鲸也不是恐慌抛售。更像是牛市故事讲了一半,叙事没死,但主演开始退场,剩下的是第二线角色的混战。


回到最关键的问题,这是不是新的熊市清算链路?


从历史经验、链上数据、做市反应、机构姿态来看,这确实具备「早期熊市清算」的特征,不是那种一眼能看出来的大崩盘,而是「慢性缺血」,让市场逐渐意识到上涨逻辑被消耗殆尽。


在接下来的 1–2 个月里,如果 BTC 对 9 万支撑继续反复试探,而反弹仍然弱势,那基本可以确认:

上半场牛市已经结束,市场进入「结构重构期」。


但如果资金再度回流、深度修复、机构恢复买盘(有点吃力,该买的都买差不多了),那么这轮下探就只是一次「牛市中段清算」,类似 2017 年 9 月、2020 年 9 月那类「中场休息」。


现在的一切,都处在分水岭上。


无论如何,比特币的趋势永远都比图表复杂。市场正在决定下一个清算对象由谁来接盘:做市商彻底清算?DAT 模式机构?加密银行?储备型小国?


我们无法清晰的预测走势,但能做的就是,放下杠杆,不要侥幸。

相关Wiki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墨菲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