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sight News 带你速览本周热门话题与推荐内容:
01 Coinbase 生态
《Coinbase 终于下场做打新平台了?》
《或许我们都低估了 Coinbase 推出打新平台的影响》
《如何看待 Monad 做市安排?18 页销售文件还藏这些核心信息》
02 Circle 生态
《Circle Q3 成绩单出炉: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Circle 亲儿子 Arc 要发币了,散户能从中赚到钱吗?》
03 美国监管动向
《美 SEC 主席最新演讲:告别混乱十年,加密监管进入清晰化时代》
《曾硬刚 SEC 的灰度即将登陆纽交所》
04 Web3er
《全世界最讨厌比特币的人退休了》
《Robinhood 罕见下注,Lighter 与它的天才创始人》
《加密合规孤勇者:Circle CEO 如何破局 Tether 围剿与利率下滑的双重绞杀?》
《1107 亿薪资、460 亿税收、1822 亿美元采购,马斯克造就的「美国梦」》
05 DeFi 与 TradFi
《开启费用机制、回溯销毁代币... 新提案助 Uniswap 王者归来?》
《DeFi 回购潮下:Uniswap、Lido 陷「中心化」争议》
2025 年 11 月 10 日,Coinbase 宣布上线代币销售平台,首场 11 月 17-22 日售 Monad 代币,未来计划月办一次。平台优化用户申购规则、设项目方高门槛,还让美国散户合规参与打新,试图重塑代币发行生态。推荐文章:
Coinbase 此番推出的代币销售平台,并非凭空而来,应是沿着今年 10 月 21 日完成的并购向前延伸,彼时 Coinbase 以约 3.75 亿美元的现金与股票收购了由加密圈知名人士 Cobie 创办的链上私募投资平台 Echo。在确认收购后,Cobie 发推表示 Echo 仍将作为一个独立平台,保留现有品牌继续运营,但会将 Echo 旗下托管式公开发售工具 Sonar 的公开售卖产品整合到 Coinbase 中,并且可能会在 Coinbase 内部推出新的方式。
在 Coinbase 官方表述中,新平台首先要解决的是许多项目在发行阶段往往代币到不了真正的用户手里的问题,随后又难以在二级市场建立足够深度的流动性。Coinbase 希望通过统一的销售流程、透明的规则设计和严格的信息披露,在真实用户分发与交易所流动性之间搭建起一条更清晰的路径。
Bitwise CIO Matt Hougan 指出,加密货币已在比特币、稳定币、代币化领域取得进展。而 Coinbase 本周一推出经严格审核的 ICO 平台,有望解决 2017 年 ICO 乱象,开启资本形成新领域,或成 2026 年加密关键主题,带来新投资机遇。推荐文章:
大多数经历过 2017-2018 年 ICO 热潮的人都认为那是一次彻底的失败,充分暴露了加密货币领域的黑箱问题。但也有一小部分人从中看到了潜力。
尽管 ICO 问题重重,但它确实证明了一点:加密货币能够为新项目快速筹集资金。与传统 IPO 路线的高昂费用、繁琐程序和偏向富人的特点相比,ICO 确实更便宜、更快速、更平等。
本周一 Coinbase 朝着这个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宣布推出其 ICO 平台。从今往后,Coinbase 将每月推出一个经过严格审核的加密货币项目。这让投资者能在项目上线前就参与投资,也让项目方能够开拓新的融资渠道。Coinbase 将执行严格标准,包括团队背景调查、信息披露要求,并确保内部人士在项目上线后六个月内不得出售代币。
简而言之,通过自我监管,他们旨在解决 2017-2018 年 ICO 时代的诸多问题。
Monad(MON)作为第一个即将登陆 Coinbase 公开销售的项目,其 18 页披露文件揭示关键信息。文件含法律架构、融资、销售条款、代币分配等内容,做市安排尤受关注,1.6 亿枚 MON 借给 5 家做市商,占比仅 0.16%,虽透明谨慎,但或难抵卖压,投资者需警惕风险。推荐文章:
《如何看待 Monad 做市安排?18 页销售文件还藏这些核心信息》
总体而言,Monad 主网公开启动首日,约 494 亿枚 MON 代币(占 49.4%)处于未锁定状态。其中,Monad 主网公开启动时,预计约有 108 亿枚 MON 代币(占初始总供应量的 10.8%)通过公开销售和空投分配进入公开流通,约 385 亿枚 MON 代币(占 38.5%)将分配给生态系统发展,这些代币虽处于未锁定状态,但会由 Monad 基金会管理,会在未来几年内在战略层面提供赠款或激励,并根据基金会的验证者委托计划进行委托。
稳定币第一股 Circle 公布三季度财报,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更在生态建设上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同时,Circle 揭示了其在构建 Arc Network 和 CPN 支付网络方面的进展。以下是本次财报的几大看点。推荐文章:
这份财报展现出 Circle 在稳定币领域的强势地位和多元化探索的初步成果。这种增长不是单点突破,而是多个维度同时推进,包括供应量、收入、利润、市场份额都在上升。
「其他收入」虽基数较小但增速惊人,订阅服务、交易收入的增长暗示 Circle 正尝试突破「单一利息依赖」,收入结构初现多元化苗头。
同样值得强调的是,今年是 Circle 生态落地的关键节点,Arc 公链测试网落地和支付网络(CPN)规模化扩张反映出 Circle 正在经历一个重要的转变——从单纯的稳定币发行方,逐步演进成为提供综合金融基础设施的平台型公司。USDC 规模的稳健增长为这种演进奠定了基础,而 Arc 生态、CPN 支付网络的发展,则打开了未来更大的想象空间。叠加美国《GENIUS 法案》落地后的合规红利,传统金融机构入场正成为 USDC 流通量增长的新引擎。
不过,这份财报也暴露了 Circle 发展过程中需直面的潜在挑战。
本周,稳定币巨头 Circle 在 Q3 业务更新中透露,拟于新稳定币公链 Arc 上探索发行原生代币。Arc 以 USDC 为底层 Gas 代币,已吸引超百家机构参与测试,此举或助 Circle 抗衡 Tether、巩固行业地位,也引发散户对盈利可能性的关注。推荐文章:
《Circle 亲儿子 Arc 要发币了,散户能从中赚到钱吗?》
Arc 的核心创新在于将 USDC 嵌入网络底层,避免了传统 Gas 代币的波动性问题。用户可直接用 USDC 支付费用,实现无缝的稳定币交易体验。今年 8 月,Circle Internet Group(CRCL)收购 Informal Systems 的高性能共识引擎 Malachite ,采用许可型的权威证明(Proof-of-Authority)机制,其验证者节点由已知的权威机构担任。
2025 年 11 月 13 日,美 SEC 主席 Atkins 发表演讲,聚焦「Project Crypto」倡议,提出以 Howey 测试为基础的代币分类体系,明确数字商品、收藏品等非证券属性,强调投资合同可终止,推动加密监管告别混乱、走向清晰,助力美国数字金融创新。推荐文章:
《美 SEC 主席最新演讲:告别混乱十年,加密监管进入清晰化时代》
我认为,如今交易的大多数加密货币本身并非证券。当然,某一特定代币在证券发行中可能作为投资合同的一部分被出售,这并非激进观点,而是证券法的直接适用。定义证券的成文法列出了股票、票据、债券等常见工具,并增加了一个更为宽泛的类别:「投资合同」。后者描述的是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而非附着于某一物品的永久标签。遗憾的是,成文法也未对其作出定义。
投资合同可以履行,也可以终止。不能仅仅因为投资合同的标的资产仍在区块链上交易,就认为投资合同永远有效。
我们将做监管机构应该做的事:划定清晰的界限,并以明确的语言加以解释。
2025 年 11 月 13 日,曾与 SEC 博弈推动加密货币信托转 ETF 的灰度,向纽交所递交 IPO 申请,拟以 Up-C 结构上市,主承销商含摩根士丹利等。截至 9 月 30 日其资管规模达 350 亿美元,虽短期营收利润下滑,但运营状况向好,未来计划扩产品拓渠道。推荐文章:
S-1 文件显示,截至当地时间今年 9 月 30 日,灰度总资管规模达到了 350 亿美元,实现了加密货币资管规模的全球第一。旗下数字资产投资产品超过 40 种,覆盖了超过 45 种加密货币。350 亿美元中包括了管理规模达 339 亿美元的 ETP 和 ETF(主要是比特币、以太坊、SOL 相关产品)以及规模为 11 亿美元的私募基金(主要是山寨币投资产品)。
2025 年 11 月,「奥马哈先知」巴菲特宣布年底卸任并发布最后致股东信,这位与芒格一道,曾将比特币称作「老鼠药平方」「加密狗屎」、坚守传统价值投资的传奇谢幕。而加密世界的争议与发展,仍在继续。推荐文章:
如今,芒格已作古,巴菲特也将交棒。一个以现金流与复利为信条的时代似乎也在退场,但市场并不会随他们谢幕而停下脚步。
加密资产 ETF 发行种类增加,主权基金与资管巨头纷纷重视加密资产配置。加密资产和区块链技术也正部分引领 Fintech 2.0 的革新,新一代的投资者,计划在数字资产的波动中建立自己的「理性」。
巴菲特和芒格不相信这个世界的算法逻辑,但他们的怀疑反而让这个故事更完整。他们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秩序,而加密代表了另一个时代的想象。
11 月 11 日,Lighter 获 6800 万美元融资,Robinhood 等参投。其创始人 Vlad 履历亮眼,公司从 AI 社交转型,定制 ZK L2,散户 0 手续费,上线月余成第四大 L2,或搅动 Perp DEX 格局。推荐文章:
《Robinhood 罕见下注,Lighter 与它的天才创始人》
Lighter 创始人 Vladimir Novakovski 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使是天才也需要专注于自己熟悉的领域。与很多从 Web3 行业转向 AI 的创业者不同,Vlad 选择了反其道而行之。
16 岁进入哈佛,3 年读完全部课程,被 Citadel CEO 亲自招募,这种爽文都不敢乱写的经历真实发生在了 Lighter 创始人 Vladimir Novakovski 身上,但即使强如 Vlad,也在 AI 社交创业中折戟。
带着工程师和交易的天赋,Vlad 通过 Lighter 进入 Web3,引来了逐利的资本的排队送钱。Founders Fund 的合伙人 Joey Krug 表示,Vlad 和他组建的团队在投资决策中占到了 85% 到 90%。

稳定币巨头 Circle 陷双重困境:利率下滑冲击核心收益,劲敌 Tether 携优势返美抢市场。CEO Jeremy Allaire 这位合规派「孤勇者」,能否借即将发布的财报,证明其战略有效性,破局突围?推荐文章:
《加密合规孤勇者:Circle CEO 如何破局 Tether 围剿与利率下滑的双重绞杀?》
- 尽管 Circle 是稳定币领域最成熟的企业之一,CEO Jeremy Allaire 也已跻身亿万富翁行列,但他仍有未竟的证明之路。
-Circle 正面临多方冲击:市场竞争激烈,核心收入来源因利率下降岌岌可危,而最主要竞争对手 Tether 正重返美国市场。
-Allaire 坚信自己的战略与 Circle 终将胜出,公司将于周三发布财报,这将是他证明战略有效性的新契机。
2021-2025 年,马斯克带领特斯拉、SpaceX 等企业,为美国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 累计支付 1107 亿薪资、缴纳 460 亿税收、完成 1822 亿美元采购,总规模达 3380 亿美元。而这组震撼数据背后,其未来项目还将带来怎样的经济增量?推荐文章:
《1107 亿薪资、460 亿税收、1822 亿美元采购,马斯克造就的「美国梦」》
过去五年,马斯克的公司累计支付了高达 1107 亿美元的薪资,这笔钱足以让洛杉矶的每位居民获得 2.7 万美元。这些收入支撑着超过 20 万名员工的生活,从制造电动皮卡 Cybertruck 的焊接工,到设计火星火箭的软件工程师。不仅是高层管理人员受益,特斯拉的平均年薪约 16 万美元,足以让员工安家立业、子女就学,并带动当地餐饮等行业的繁荣。
2025 年 11 月 11 日,Uniswap Labs 与 Uniswap Foundation 发布「UNIfication」提案,拟启协议费、实施代币燃烧等。消息刺激 UNI 24 小时涨超 50% 破 10 美元,市值超 60 亿美元,这一举措能否助 Uniswap 稳固 DeFi 龙头地位,开启新增长周期?推荐文章:
《开启费用机制、回溯销毁代币... 新提案助 Uniswap 王者归来?》
Uniswap 创始人 Hayden Adams 表示:「过去几年,我们经历了严苛的监管周期并付出巨大代价,如今环境开始改善。UNIfication 标志着 Uniswap 进入新的阶段,将代币、协议与社区重新对齐。」
Foundation 在声明中称,「我们相信此举将使 Uniswap 成为全球代币化价值的默认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Uniswap、Lido 等头部 DeFi 平台相继推出代币回购计划,标志行业从「激励驱动」转向「收入与代币价值绑定」。但回购潮下,协议控制权向私人实体倾斜,「中心化」争议升温,DeFi 在成熟与初心间面临考验。推荐文章:
《DeFi 回购潮下:Uniswap、Lido 陷「中心化」争议》
以 Uniswap 为例,其「UNIfication」提案计划将运营控制权从社区基金会转移至私人实体 Uniswap Labs。这种中心化倾向已引发分析师警惕,他们认为,这可能复刻「去中心化治理本应规避的层级结构」。
对此,DeFi 研究员 Ignas 指出:
「加密货币『去中心化』的原始愿景正举步维艰。」
Ignas 强调,过去数年,这种「中心化倾向」已逐渐显现 —— 最典型的例证是:DeFi 协议在应对安全问题时,常依赖「紧急关停」或「核心团队加速决策」。
在他看来,问题的核心在于:即便「集中权力」具备经济合理性,也会损害透明度与用户参与度。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