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Binance 旗下基金@yzilabs 发布了一个围绕 BNB 价值的生态研报,原文链接如下:
https://x.com/yzilabs/status/1983528042531266752
看完这个研报我有三个感受:
1、BNB 集平台币、公链 Token、生态权益凭证为一身,是当下少有的有价值支撑的资产。
2、Binance 生态,尤其 BNB Chain 生态各类 DeFi 协议已经齐全完备,且协议间互相嵌套组合,俨然已自成 BNB 链上金融生态。
3、最后一个感受是,当 BNB Chain 生态基础设施都已齐备完善,当一切链上金融玩法都已炉火纯青,下一个引爆 BNB Chain 链上金融的点会是什么?
说的直白点,就是如何在 BNB Chain 总 TVL 162 亿美金的基础上再上一个量级,比如突破 1000 亿,乃至更大的体量?
基于这个问题,我们整理了下面的这篇文章:
DeFi 是传统金融的去中心化变体。
虽然,DeFI 用区块链账本和智能合约对传统金融进行了重构,但其本质仍是金融。因此,DeFi 的进化路径也脱离不了金融的演化轨迹。我们通过回顾和总结 DeFi 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结合金融的演化轨迹,就可以推导出链上金融未来再次爆发的必备条件和可能范式。
自 2020 年 DeFi 爆发以来,传统金融的一切链上版本都已聚齐且完善。
我们现在有链上交易所,比如,以太坊生态的 Uniswap;BNB Chain 生态的 PancakeSwap。我们现在有链上银行,比如,以太坊生态的 AAVE;BNB Chain 生态的 Venus Protocol。我们现在有链上基准收益协议,比如,以太坊生态的 Lido,BNB Chain 生态的 Lista DAO。我们现在有链上本息分离协议,比如 Pendle,通过 PT 和 YT 实现。我们现在还有链上合约、期权等等。
一切传统金融出现过的产品,在链上都有了去中心化的版本。
我们甚至也学习传统金融的套娃组合玩法,把 ETH、BNB 等原生资产通过 Lido、Lista DAO 等协议变成基准收益资产,然后再通过 Pendle 进行本息分离,通过稳健用户和杠杆用户的预期博弈形成本息分离市场。
DeFi 从 2020 年诞生至今,用 5 年时间走完了传统金融近 300 年的历史。各类 DeFi 协议已经成熟且完善,各类 DeFi 组合玩法也已经叠加到了无可附加的地步。
根据 DefiLlama 最新数据,全球 DeFi TVL 已突破 1500 亿美元,但增长率放缓至 15%,远低于 2020 年的爆炸式扩张。
出题出在哪里?
是 DeFi 协议不够齐全吗?还是 DeFi 玩法不够丰富?
当然都不是。
构建在区块链之上的各类 DeFi 协议已经成为链上金融的基础设施,协议完善且玩法多样。导致 DeFi 增长缓慢的唯一原因,大概率只能是,之前的 DeFi 玩法仅局限于加密原生资产,如 ETH、BNB 或稳定币,而忽略了更广阔的真实世界资产(RWA)的潜力。
进入 2025 年以来,RWA——将房地产、债券、商品等传统资产代币化上链——正成为 DeFi 的“增量引擎”。据 RWA.xyz 统计,截至 2025 年 10 月 31 日,链上 RWA 总市值已超 350 亿美元,同比增长 150%(是 DeFi 增长率的 10 倍)。麦肯锡预测,到 2030 年,RWA 市场规模将达 10 万亿美元。
因此,当 DeFi 基础设施基本成熟,驱动链上金融继续爆发增长的重点不再是开发更多的 DeFi 协议或者研究更复杂的组合玩法,现在有的已经足够且已经饱和,链上金融的进一步爆发要着眼于“增量资产”(如 RWA)的引入以及用户使用门槛的降低(使用 AI Agent 等新工具)。
把“增量资产”放进来,通过新工具把用户门槛打下来。使用已有的 DeFi 协议,同样可以把 DeFi 再玩出新高度。
下文,我们将以 BNB Chain 生态内的 DeFi 协议为例,引入“增量资产”(RWA),借助新工具(AI),通过 BNB Chain 已有的 DeFi 协议(Lista DAO、Pendle、PicWe、TermiX),来推演如何在 BNB Chain 引爆万亿级的链上 RWAFi?
首先,我们先了解下 BNB Chain 的这几个 DeFi 协议。
Lista DAO(@lista_dao)是 BNB Chain 上的 Liquidity Staking、借贷和超额抵押稳定币(CDP)的一体化协议。BNB 持有者可以在 Lista DAO 通过质押 BNB 赚 staking 奖励,还可以通过借贷等杠杆放大资本效率。截至 2025 年 10 月 31 日,Lista DAO TVL 达 220 亿美元。核心产品包括 slisBNB(BNB 的 LST,自动累积 APR)、lisUSD(CDP 铸造的美元稳定币)和 Lista Lending(动态利率借贷平台)。它不只是个简单的 staking 工具,而是 BNBFi 的杠杆中枢,让用户在赚取基础收益的同时,轻松叠加借贷循环,资本效率提升数倍。
Pendle(@pendle_fi)是 yield tokenization 与交易协议,允许用户将未来收益拆分为 Principal Token(PT:固定收益)和 Yield Token(YT:波动收益),通过专属 AMM 交易。在 BNB Chain 上,Pendle TVL 约 2.8 亿美元。Pendle 的核心创新是 PT/YT 拆分,PT 锁定固定 APY(如 5% 无到期风险),用 YT 赌波动(潜在 50%+)。这套机制像金融市场的“预期定价机”,稳健派锁定保底,激进派博弈溢价,形成一个高效的收益衍生市场。
PicWe Global(@PicWeGlobal)是 BNB Chain 上全链 RWA DEX,专注于 RWA 发行和交易。与传统 DEX 不同,PicWe 的核心价值在于 RWA Launchpad 和交易,用于发行 tokenized 真实资产,如债券、房地产和基础设施项目。作为 BNB Chain 生态的 RWAFi 基础设施,2025 年 10 月 7 日,PicWe 与吉尔吉斯斯坦 Isfayram 水电站合作推出全球首款水电站 RWA(IHP),募资 100 万美元,市值超 1000 万美元。水电站 RWA 资产收益直接与电力生成挂钩,APY 稳定在 20% 左右。这种资产不是抽象的 token,而是锚定真实现金流——发电收入日复一日,波动性低到几乎忽略不计,却为 DeFi 注入了可靠的“锚定层”。
TermiX(@termix_ai)是 BNB Chain 的 AI-Web3 操作系统,定位为“AI 引擎 for 未来金融”,让复杂 DeFi 如对话般简单。由 YZi Labs 支持,它提供 AI-as-a-Service,支持 100+ 协议执行,集成 x402 支付和 Google AP2 代理。TermiX 价值在于“自然语言拆解”,用户描述需求,AI 自动路由协议,大大降低用户使用 DeFi 策略的门槛。它不是冷冰冰的代码执行器,而是像私人理财顾问,能根据用户意图实时调整路径,确保策略在链上顺滑落地。
现在,我们将这些协议串联成一套“RWA Yield OS”,以 PicWe 的 RWA 资产为基础,通过 Lista DAO 进行杠杆放大,用 Pendle 对 RWA 资产进行 PT/YT 拆分,然后通过 TermiX 以自然语言驱动这套策略。目标是将 RWA 的稳健 APY(如水电站 RWA 的 20% APY),转化更高的复合收益,从而释放 RWA 资产的金融价值和可玩性,而且这套策略完全适用于 DeFi 从新手到专家不同阶段用户。
步骤一:RWA 入口。
用户通过 PicWe IRO 投资 Isfayram 水电站 RWA(IHP),用 BNB/USDC/WEUSD 等任意 BNB Chain 上资产一键购买 tokenized 份额。基底 APY 20%(发电收入锚定,波动<2%),跨 BNB/Base 等链无缝注入。这一步像打开一扇通往真实世界的门,不再是纯加密的闭环,而是让链上资金直接触达基础设施的稳定现金流。相比传统 RWA 基金的手续费和锁仓,它更像即时兑换的“数字债券”,门槛低到只需几笔 gas 费。
步骤二:杠杆注入。
将 IHP RWA 抵押到 Lista Lending,借 lisUSD,循环 2x——借出 lisUSD 再买 RWA,净 APY 升至 35%(20% 基底 -5% 利息 +10% staking 奖励)。这里 Lista DAO 发挥了“放大镜”作用:RWA 的稳健收益不再被动躺着,而是通过 slisBNB 和动态借贷变成可循环的资本。想象一下,本该闲置的发电收入,现在被杠杆撬动成多倍的复合回报,同时 lisUSD 的超额抵押机制像一道安全阀,阈值稳稳守在 150% 以上,避免了市场小波动酿成大麻烦。
步骤三:收益拆分。
将杠杆 RWA 收益注入 Pendle 池子,拆为 PT(锁定 25% 固定 APY,保本持有)和 YT(投机部分,5x 杠杆赌资产上涨)。PT 适合保守用户,YT 吸引投机者。这一步是整个策略的“分水岭”:RWA 的 20% 基底不再是“一刀切”的持有,而是被拆解成双轨——PT 像零息债券,锁定无风险收益;YT 则像期权,赌电力需求峰值或政策红利。Pendle 的 AMM 确保交易顺滑,无常损失被最小化,让 RWA 从“静态资产”变身“活水衍生品”。
步骤四:AI 自动化。
用户对 TermiX 说:“用 1 万美元投资水电站 RWA,杠杆 2x,固定部分赚 25%,投机部分赌 10% 上涨。”AI 拆解:路由 PicWe 买 IHP → Lista 借 lisUSD → Pendle 拆 PT/YT → 监控再平衡。这不是科幻般的指令,而是链上现实:TermiX 像个隐形的管家,7×24 小时扫描市场信号,自动调整杠杆或对冲风险。整个过程从用户描述到执行,不过几分钟,远胜手动操作的繁琐。
下图详细描述了,如何使用 BNB Chain 上已有的四个协议让 RWA 从“静态资产”变成“活水衍生品”。
以上四个步骤就是完整的 RWA Yield OS(简称 RYOS)。
它不是凭空捏造的空想,而是基于 BNB Chain 现有基础设施的自然延伸:PicWe 源源不断注入 RWA 增量资产,Lista DAO 和 Pendle 释放这些资产的潜在金融价值,最后 TermiX 的 AI 工具把整个策略普世化,让任何投资者可以用自然语言驱动。最大化提升了投资者的参与度,也大大增加了链上金融的活跃度——AI 可以 7×24 小时在链上执行不同策略,捕捉转瞬即逝的套利机会。
最关键的是,这套 RYOS 可以让链上 RWA 金融活络起来了。RWA 不再只是单纯的买理财产品,而是可以像 ETH、BNB 那样玩转金融乐高:在增加了 RWA 可玩性的同时,也为 BNB Chain 链上 RWAFi 的爆发准备好一个完整的最小可行的链上 SOP。
想想看,当吉尔吉斯斯坦水电站的发电收入被杠杆拆分、AI 优化后,BNB Chain 的 TVL 将从 RWA 的 350 亿起步,乘以复合效应的几何级数,直奔万亿。
当然,爆发不是一蹴而就的。监管的灰色地带、RWA 的合规模块以及与链的可信桥接,这些都是潜在的绊脚石。但正如 DeFi 从 2020 年的野蛮生长中逐渐熬炼成熟,BNB Chain 凭借 Binance 在全球的影响力以及雄厚的 RWA 生态基金支持(我觉得除了投资支持创业者,还可以拿一下 Token,BNB 或 BUSDT 等来补贴参与 RYOS 的用户,这都将加速 RYOS 的落地。
未来,当更多 RWA,如分红股股票代币、债券代币、基金代币等 RWA 资产的涌入,RYOS 将成为标配,新手用它赚稳健 20% 的发电分红,专家用它赌 YT 的 50% 暴击。
链上金融的下一个黄金时代,或许将从这里点燃——BNB Chain,先行一步,以 RYOS 引爆万亿 RWAFi。
以上就是,我对 BNB Chain 率先引爆链上 RWAFi 的一些建言,这套策略 RWA Yield OS,简称 RYOS,同步抄送给 @cz_binance @heyibinance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