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身份和前端:去中心化命名和托管如何塑造 Web3 的基础设施
2025-09-08 14:24
4EVERLAND中文社区
2025-09-08 14:24
4EVERLAND中文社区
2025-09-08 14:24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Web3 的使命是创建一个去中心化、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而去中心化命名服务和托管解决方案是其基础支柱。它们共同应对关键挑战,提升用户体验,并维护用户主权原则。这种强大的协同效应不仅仅是互补的,更是 Web3 基础设施及其走向主流应用的关键所在。

去中心化命名和托管的协同作用

去中心化的前端和命名服务本身就具有附加价值,而它们结合起来,则将 Web3 体验从碎片化和复杂状态转变为直观且弹性的体验。具体方法如下:

1. 缩小可用性差距

Web3 的复杂性长期以来阻碍了其可访问性。用户苦于繁琐的区块链地址(例如 0x123…abc)和不可靠的中心化前端,这些前端容易出现故障。去中心化命名服务,例如以太坊域名服务 (ENS) 或 SPACE ID,用直观的域名(例如 alice.eth)取代了复杂的地址。与此同时,像 4EVERLAND 这样的去中心化托管平台,利用 IPFS 或 Arweave,通过消除单点故障来确保前端的可访问性。这些平台共同使用户能够在 4EVERLAND 上部署 dApp,将其绑定到 ENS 域名,并通过简单的 URL(例如 alice.eth.limo)进行访问。这结合了 Web2 级别的简便性与 Web3 强大的安全性,使 dApp 像传统网站一样直观易用。

2. 增强基础设施韧性

中心化的 Web2 前端依赖于单一服务器,这使其容易受到硬件故障、服务中断或提供商决策的影响,这些决策可能会导致整个应用程序瘫痪。去中心化托管将内容分布在全球节点上,即使单个节点发生故障也能确保持续可用性。当与 ENS 等完全由用户控制且不受第三方暂停的链上域名结合使用时,从域名到前端的整个访问链都将变得具有弹性。这将带来强大、不间断的用户体验,摆脱中心化控制。

3. 实现可移植的数字主权

Web3 愿景是一个用户拥有的互联网,其中身份和资产与平台无关。去中心化域名充当可移植的身份,允许单个地址(例如 alice.eth)跨 DeFi 协议、NFT 市场和社交平台使用,而无需多个帐户。去中心化托管扩展了这种主权,使用户能够维护自己的数字存在(例如链接到其域名的 NFT 画廊或博客)。例如,创作者可以在 4EVERLAND 上部署 NFT 展示平台,将其与 maria.eth 关联,并分享 maria.eth.limo。即使平台删除了他们的内容,他们的展示平台和域名仍然在他们的控制之下,体现了真正的所有权。

为什么这个组合是 Web3 的标准

Web3 承诺实现一个无需信任、用户可控的互联网,而这依赖于统一的身份和访问方法。去中心化的命名和托管是关键所在,它解决了关键的弱点,并契合 Web3 的核心价值观:

1. 解决无障碍盲点

每个 Web3 应用都需要一个前端——用户的入口点。如果前端托管在中心化平台,则会破坏去中心化的后端,造成单点故障。去中心化托管确保前端拥有与区块链同等的弹性,但其可访问性取决于用户友好的入口点。去中心化域名弥补了这一缺陷,使前端易于发现和使用。

2. 将不可用的链接转换为用户友好的访问

托管在 IPFS 上的去中心化前端会生成复杂的哈希值(例如 ipfs://QmXYZ…123),这些哈希值虽然安全,但日常使用并不实用。去中心化域名会将这些哈希值映射到易于记忆的域名(例如 alice.eth),从而可以通过 eth.limo 等网关进行直观的访问。这将技术基础设施转化为所有用户的实用资源。

3. 维护用户控制

Web3 优先考虑将权力从企业转移到个人。中心化的前端和域名将控制权移交给提供商和注册商。通过将去中心化托管(用户控制的访问)与去中心化域名(用户控制的入口点)相结合,该标准确保了对数字体验的完全掌控,从而践行了 Web3 的核心理念。

迈向统一的、用户拥有的网络之路

去中心化前端和命名服务不仅仅是两种技术——它们是 Web3 的支柱,用户可以在其中控制自己的身份、应用程序和数据。ENS 和 SpaceID 正在构建实现​​这一切的命名层,而 4EVERLAND 则提供将所有这些连接在一起的前端基础设施。随着这种组合成为标准,Web3 不仅会“优于 Web2”,而且将成为我们一直渴望的互联网:开放、有弹性,并且由使用它的人拥有。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4EVERLAND中文社区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