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者说 | Perp DEX 战场,谁会成为下一个破局者?
2025-10-14 15:00
ForesightNews 独家
2025-10-14 15:00
ForesightNews 独家
2025-10-14 15:00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创作者说」是 Foresight News 推出的一档对话专栏创作者栏目,我们会向每个月评选出的优秀创作者就市场热点话题发问并将收集到的结果整理成文,博采众议,发掘更具深度的思考。


撰文:Foresight News 2025 年 9 月优秀内容创作者

整理:Foresight News


「10.11」黑天鹅事件中,CEX 与 Perp DEX 的惨烈清算,让行业重新审视交易基础设施的韧性。如今赛道竞争白热化,Aster 凭高杠杆快速崛起,Hyperliquid 守擂生态壁垒,edgeX 借零知识证明技术突围,Lighter 则以 ZK 架构兼顾速度与透明性……在流动性与技术的博弈中,谁能平衡效率与安全,成为下一个破局者?


本期「创作者说」聚焦「Perp DEX(永续合约去中心化交易所)」,我们邀请到了 2025 年 9 月 Foresight News 优秀创作者榜单中的 IOSG VenturesSanqing链外老王epochChainDave 的游资视角ExVul Security 以及 ODIG Invest 加入到本期讨论中。


我们抛出了「Perp DEX 的使用体验如何?」、「你更看好赛道中哪个项目?」、「与 CEX 相比有何优势?」、「如何看待 Aster 与 Hyperliquid 的竞争模式?」以及「Perp DEX 的局限性在哪里?」这 5 个问题,以下是我们收集到的答案。


1、你是否有过 Perp DEX 的使用经历?请分享一下你在平台上的交易体验(比如操作流程、流动性感受、收益亏损情况等)?


IOSG Ventures:有过,主要是亏钱。Hyperliquid 的用户体验和 CEX 没有太大区别,非常丝滑,我交易的币种流动性也相当充足。


Sanqing:我简单体验过很多 Perp DEX。大热的 Hyperliquid、Aster、Lighter、edgeX,小众的 WooFi,还有老牌 dYdX。老实说,基础功能和界面差异不大,操作流程都类似。核心差异还是流动性,特别是大户最敏感。就我观察,Hyperliquid 和 Aster 的盘口流动性最好,Aster 甚至可能因为空投预期更优秀一点。


链外老王:我暂时还没使用 Perp DEX,主要还是 SOL、BSC 两个链上打狗,以及头部 DEX 上的现货及合约,没用 Perp DEX 有 2 个原因,一是我资金量不是很大,Perp DEX 适合资金量大的投资者,第二个原因是在头部 DEX 上,有一些交易对是免手续费的,我自己可能形成了习惯,但 Perp DEX 上的交易积分是能对冲一部分手续费的,这个就看个人选择了。


epochChain:有玩过 Hyperliquid、Lighter ,一句话总结:方便是真方便,坑也是真的坑。现在的 Perp DEX 打开 Hyperliquid 或者 Lighter,只需要连接钱包,授权、选合约、开仓,4 步搞定,跟咱们平时点外卖选套餐差不多。需要注意的就两点:


  • 一是滑点,主流的 BTC、ETH 合约还好,买 1 万 U 也就亏 10 块以内,可要是碰小币种或者行情疯涨疯跌的时候,一下子能亏出去 50 多块;
  • 二是杠杆,赚认知范围内的钱这一点很重要,我之前用 Hyperliquid 开 3 倍杠杆买币,赶上小涨一波,小赚了一点,那个币已经到我当时觉得的最高价了,但是我还是没撤以为还能再涨一点,结果没过多久行情突然暴跌,没设止损,亏惨了。


Dave 的游资视角:我 2023 年冬天的时候,当时因为实习公司需要就开始研究这个赛道,体验了当年市面上几乎所有的 DEX,和现在相比 Perp DEX 还是有不少进步。但是总的来说还是 CEX 更符合我的使用习惯,可能也是因为用的更久的缘故。


ExVul Security:我使用 Aster 的感受是流程不算复杂,但是 Aster 的深度不够,很多时候一笔交易滑点很大,没有 Hyperliquid 那样的深度。Hyperliquid 上面的操作非常丝滑,堪比 CEX 级别的体验。


ODIG Invest:Hyperliquid,今年 5 月我们对 HYPE 做了简报,梳理了平台每日排放和回购与燃烧的数据,认为平台的盈利能力非常出彩,且供需控制得很好,至少短期即 11 月底再度排放之前,可以逢低建仓,同时也是值得进行长线追踪的价值型标的。个人角度来说,主要在该平台参与现货,相对保守一些。

 

此外,我们的量化业务也一直在推进,目前策略团队正在测试和调整 CEX 与 Hyperliquid 之间的量化策略,整体的交易体验还是非常满意的。


2、如今 Perp DEX 赛道中,Hyperliquid 以近 58% 的市场份额占据头部位置,而 Lighter、Aster 等新锐平台增长迅猛。你更看好哪个平台的发展势头?为什么?


IOSG Ventures:更看好 Hyperliquid,本身产品和社区更扎实,交易量更 organic(注:根据语境,指非人为操控、由真实市场需求自然产生的交易量)


Sanqing:我认为 Hyperliquid 会是长期龙头,Aster 则是最具威胁的挑战者。Hyperliquid 已经形成了比较明显的网络效应,会强化它的头部地位,形成一种类似垄断优势,而且 Hyperliquid 不只是一个 DEX,它有链有生态,TVL 来源更多,透明度更高。Aster 的竞争力则来源于其背后的投资人,大家戏称它是「币安亲儿子」。这让它在资源、流量和话题性上具备天然优势。


链外老王:虽然 Lighter 和 Aster 等平台凭借零手续费、与头部 CEX 的深度绑定等优势展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但我认为 Hyperliquid 在中长期的发展势头更为明朗。

 

我的判断主要基于以下两点,对于高频、大额的交易者而言,平台的性能是生命线。Hyperliquid 为了用户体验,牺牲了部分的去中心化,其撮合交易在链下进行,而资金则存放在链上透明的「金库」中。这种「链下撮合,链上结算」的折中方案,既保证了交易的极致速度,又通过链上资产透明确保了用户的资金安全,完美解决了交易者的核心痛点。

 

另外,HyperLiquid 推出的稳定币 USDH 正在构建一个集交易、应用、资产于一体的「超级应用」生态。这种「通过核心产品吸引流动性,再通过底层设施和原生资产留住流动性」的策略,能够创造强大的网络效应和护城河。相比之下,其他竞争者目前更侧重于单点突破,尚未展现出如此清晰和宏大的生态版图。


Lighter 的零手续费和 Aster 的「靠山」模式固然是强大的增长引擎,但 Hyperliquid 凭借其独立的底层技术、宏大的生态布局构建了更具长期竞争力的发展飞轮。


epochChain:最看好的平台:Hyperliquid。在所有平台里,我最偏爱 Hyperliquid。原因:

 

  • 速度快:它自己有专属 Layer1,每秒能处理 20 万个订单,比其他平台快多了;
  • 用户和资源都够硬:现在玩 Perp DEX 的人,十有八九都用过 Hyperliquid,新手的首选。


对比下来,Lighter 虽然便宜,但没有自己的网络,不够自主;Aster 背靠币安,让人担心合规。


Dave 的游资视角:还是看好 HYPE,无论从产品体验,团队背景和真实使用情况来看,都是最好的。


ExVul Security:相对来说我更看好 Aster 和 Hyperliquid。Hyperliquid 毋庸置疑是目前最好用并且深度最佳的 Perp DEX。 BTC-PERP 10bps 深度双边 $10M,$200k 市价滑点 <0.2%,OI 占全网 45%,无不体现了它的优势。


而 Aster 背靠 Binance,特别是最近的上币路线 Aster 隐隐成为了 Alpha 的前哨战,另外加上 Aster 的空投计划无不带动着它交易量的上涨。 虽然在产品力上面不及 Hyperliquid,但是 Aster 背后有着 Binance 这样的深厚流动性,值得期待。


相比之下,Lighter 最近因为崩盘而交易回滚给社区带来了很不好的体验,我倾向于看空 Lighter。


最后,我对 ParaDEX 也非常看好,不仅是因为他们强大的技术力,逐步攀升的市场份额,同样也是因为我们 ExVul 曾经审计过他们的代码,很清楚团队在改善交易体验上面不遗余力。


ODIG Invest:这个周期,Perp DEX 赛道的数量增长非常快,市场对平台的技术配置,产品成熟度,项目背景都有很高的要求。

 

目前看来,Hyperliquid 的商业模式和经济模型非常好,包括叙事、PMF 和价值捕获。如果从数据上看,一些新兴 CLOB DEX(注:订单簿模式去中心化交易所)可能在九月某天的单日交易量数据突破 Hyper,但从整个月的总交易量来看,新平台能否维持这种交易规模仍是很难的,在活跃用户数,未平仓量等核心指标上,Hyperliquid 依然领先。

 

Perp DEX 的竞争还处于早期,我们认为这和 CEX 的发展经历类似,在 DEX 赛道也会出现头部平台,以及多层梯队,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3、 对比 CEX 的交易体验,你认为当前 Perp DEX 最吸引你的优势是什么?又有哪些 CEX 的体验优势,是 Perp DEX 至今仍无法替代的?未来你更倾向于在哪个场景下选择 Perp DEX 交易?


IOSG Ventures:方便使用,无需 KYC,Pre-TGE 市场流动性好。CEX 中小币种的订单簿厚度更好一些。未来倾向于 majors(注:指主流加密货币)和 Pre-TGE Token 在 Perp DEX 交易。


Sanqing:坦白说,Perp DEX 目前没有什么特别吸引我的点。我还是更喜欢在 CEX 交易。


CEX 在用户体验和资金效率上进步很快:统一账户、保证金 / 抵押品还能生息、衍生品种类丰富,还有返佣和 U 卡这些增值服务,整体体验超越现阶段的 Perp DEX。


对我来说,Perp DEX 可能只会在撸空投,或者哪天发达了想公开链上晒单炫耀的时候才会用吧。


链外老王:对比 CEX,DEX 最吸引人的还是任何拥有加密钱包和网络连接的人都可以 24/7 全天候参与交易,没有传统金融市场的地域或准入门槛限制。


但 CEX 的 3 个优势也是目前 DEX 无法比拟的,比如发币的通道、流动性深度、客服这 3 个点。未来如果我尝试 DEX,我可能会选 Lighter,因为它的零费用交易模式。


epochChain:Perp DEX 最让我心动的两点:

 

  • 钱在自己手里:不用注册账号,也不用给平台交身份证,资产全靠钱包私钥管着 ——CEX 偶尔有「跑路」「冻资产」的新闻,但 Perp DEX 里,只要你不丢私钥,钱就永远是你的,所以有丢钥匙的新闻。
  • 开杠杆不用被查户口:想玩 10 倍、20 倍杠杆?都能直接开!


CEX 优势 :

 

  • 啥都能买,还不费劲:小币种、冷门交易对都能在 CEX 里随便买,行情再疯也不会买不到;
  • 出问题有人管:要是在 CEX 遇到「订单卡住」「钱不见了」这些问题,24 小时客服随时帮你解决。


小币种、大资金,还是得靠 CEX;但 CEX 里不仅啥都有,就算你一次买几十万 U,也几乎没滑点,交易起来特顺畅。


当我想玩短期套利哒,或者不想暴露身份玩杠杆,就用 Perp DEX;要是想放大额资金,或者买小众币种,就老老实实回 CEX—— 啥场景用啥工具,不跟自己的钱过不去。


Dave 的游资视角:CEX and Perp DEX 是两类不同的人群。CEX 优点就是直接减去了链上繁琐的概念,比股票账户还好理解,说直一点,他的用户体验堪比网赌平台。Perp DEX 最强的地方在于被钱庄选择,上面可以进行很多灵活的操作,比如 AB 模型洗 q。所以在我看来,两个的目标人群其实不大相同,但是有些地区监管受限制的用户可能会从 CEX 搬到 DEX。


ExVul Security:Perp DEX 可能最引人瞩目的优势就是它的去中心化特点。事实上,很多 CEX 都是自己做市,OI 和成交量虚假而不可审查,这也意味着交易者的对手方是交易所本身,从一开始这就是一种劣势。 CEX 的巨大优势依然在于低技术门槛和更深的流动性。 链上合约不是每个人都玩得懂的,这需要掌握钱包知识,跨链桥知识等等,而在 CEX 上面操作就会简单很多。


我会倾向于在大仓位的时候去 Perp DEX 上面交易,因为这会让我在一个相对更公平且可审计的环境里面交易。


ODIG Invest:CEX 和 DEX 各有优势。Perp DEX 的最大的吸引力仍在于去中心化的愿景和资产自我托管,对全球范围的用户来说也是低门槛低成本的选择。链上交易仍在发展中,Hyper 这样的平台也在打造生态,可组合性与开放架构,可能催生更多创新的 DeFi 产品。

 

CEX 已经经历了多个周期,无论从撮合系统,用户界面,客服支持,行业信用,合规进程等方面都很好。主要还是看对于资金效率和流动性的把控。

 

此外,在 Infra 更加成熟的现在,随着公链性能增强,ZK,抽象账户等技术落地,两者之间的体验差距会逐步缩小。


4、Aster 被指与币安有深度关联(YZi Labs 投资、CZ 站台),而 Hyperliquid 以「挑战 CEX」为定位却主动看齐 CEX 体验。你如何看待这两种与 CEX 的合作 / 竞争模式?对比两家平台,你认为谁能在 Perp DEX 赛道的长期竞争中胜出?


IOSG Ventures:CEX 最终会引入 DEX 的链上能力,DEX 会向 CEX 的合规运营等等看齐,最终都会变成一样的东西。谁会胜出终究还是看长期的产品、生态建设、战略规划能力。


Sanqing:短期内最有竞争力的挑战者可能是 Aster,但从长期来看,我还是认为 Hyperliquid 更有机会成为真正的龙头。它既有像 CEX 一样的好体验,又有链上生态的复利增长。能同时保持去中心化和中立性,更容易在长期建立信任,显然这种组合更符合行业长期发展的方向。


链外老王:这两种模式代表了 Perp DEX 演进中的两条不同路线:「体系内革新」与「体系外颠覆」。

 

Aster 是「体系内革新」模式,通过与币安这样的行业巨头深度绑定,Aster 可以在早期迅速获得启动资源,包括资金、技术指导、潜在的用户导流以及最重要的——信任背书。

 

劣势则在于其发展的独立性和去中心化程度可能会受到质疑。它的上限在某种程度上被其与 CEX 的关系所锚定,可能难以吸引最纯粹的去中心化原教旨主义者。

 

Hyperliquid 是「体系外颠覆」模式,属于激进和彻底的竞争策略。它的目标不是与 CEX 合作,而是要通过在产品体验上无限趋近甚至超越 CEX,同时坚守 DEX 的核心价值(资产自持),来最终实现对 CEX 用户的「虹吸」。

 

Hyperliquid 这种模式的优势是一旦搞成了,天花板很高,比如重新定义链上交易的标准,成为下一个时代的基础设施。劣势在于这条路更艰难,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需要引导的用户教育、需要积累的流动性,都必须亲力亲为,是在与整个 CEX 行业进行正面竞争。

 

其实,关于去中心化,Aster 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这一进程,而 Hyperliquid 则在加速它。

 

不过抛开行业不谈,用户则倾向于哪个平台的造富效应更强。


epochChain:

  • Aster:抱大腿一时爽:它靠币安的投资和流量,很快就拉到了用户,也更容易对接大资本,相当于有靠山,可以说没有币安他都火不起来,而且他本质很一般;
  • Hyperliquid:硬刚 CEX,赢了风光,输了风险大:它主打比 CEX 还好用,订单簿深、界面友好,想把 CEX 的用户抢过来,同时还保留了资产自己管的优势;但它完全跟 CEX 对着干,合规上没任何缓冲。

 

我更看好 Hyperliquid。原因很简单:大家用 Perp DEX,核心就是想既玩杠杆,又不用担心平台坑钱。

 

Hyperliquid 虽然跟 CEX 抢用户,但没丢资产自主权这个核心;可 Aster 呢?用户选它,本来是想规避 CEX 的风险,结果它反而跟 CEX 绑在一起,而且他本来靠的就是币安。


Dave 的游资视角:Aster 是币安的进攻武器,从 Cake 到 Ordi 到 TST 到 Aster ,都是币安以攻为守的暴力美学。我没有用过 Aster,不好评价。


ExVul Security:我认为两家都有机会。因为他们各有自己的优势。这很像我们对比以太坊和 Solana,一个通过 L2 的技术来把大量 tx 分发给其他侧链来实现扩容,另一个则以更中心化的节点和共识层来处理 tx。我们可以看到,这两家公链都有很繁荣的生态。


Aster 和 Hyperliquid 同样如此,Aster 可能会以生态的重要一环演化下去,而 Hyperliquid 则是在产品力上做到极致。


ODIG Invest:Crypto 的每个周期都是围绕着资产的发行和交易展开的,因此在「交易」这个方向,永远都会有创新,竞争和新的需求。

 

Hyperliquid 所代表的更是一种新的链上金融基础设施;Aster 本身也有自己的创新,和准确的生态位。无论如何,作为链上交易平台,还是应该围绕如何提升资金运转效率、如何找准用户群体、如何优化用户体验和激励、以及在发展的监管环境中寻找平衡。


5、你认为 Perp DEX 的局限性在哪里,监管与合规问题如何解决?


IOSG Ventures:目前刷量 + 洗钱仍占据大头交易,大多数 Perp DEX 并未提供足够好的产品体验。监管与合规是需要向 CEX 等合规交易 Venue 看齐的。


Sanqing:局限以 Hyperliquid 为例吧,它虽然把 CEX 体验搬上链,但是全链上订单簿透明但容易暴露挂单意图,生态越大攻击面越广,极端行情下保险池和清算机制也会引发用户预期的冲突。合规方面,现在主要是前端做地理围栏、访问限制,但未来若要满足穿透式监管,挑战会非常大。


我个人觉得,一旦全面监管到来,Perp DEX 的生存会很艰难。CEX 们已经有深厚的合规基础,像 Coinbase、Kraken、HashKey 等等这样的持牌交易所不必说,头部离岸所们,如币安、OKX、Bybit 这些年也为了满足各地监管付出了不小的成本。相比之下,Perp DEX 的合规弹性和资源都要弱很多。


链外老王:当前 Perp DEX 的主要 3 个局限性:

 

  1. 流动性割裂:与 CEX 高度集中的流动性不同,DEX 的流动性分散在不同的链、不同的协议上。这导致了交易滑点问题在某些场景下依然严重,尤其是在交易大额或冷门资产时;
  2. 用户安全责任的完全转移:DEX 将资产安全的责任完全交给了用户。凡事都有两面性,这也许会限制 Perp DEX 被大规模使用;
  3. 许多 Perp DEX 采用流动性提供者(LP)共担风险的模式。这种模式在极端行情或被恶意攻击时,可能导致 LP 承受巨大损失,协议本身也面临「死亡螺旋」的风险。

 

监管与合规问题的解决思路:绝对的匿名和无需许可与现代金融的监管框架(KYC/AML)存在根本冲突。

 

如果要解决监管与合规,一刀切肯定是不可能的,只能是「分层、可选、可组合的合规框架」。其实就是提供多种选择给用户,把选择权交给用户,让他们自己决定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到受监管的体系中。

 

比如发展 RWA 专用合规市场,推出专为 RWA 设立的、需要严格准入的「合规池」或「合规交易区」,与现有的加密原生市场并存。


epochChain:Perp DEX 的局限性:技术怕漏洞、新手怕复杂、监管怕一刀切。

 

  1. 技术漏洞是定时炸弹:智能合约要是有 bug,黑客一攻一个准,之前就有 Perp DEX 因为合约漏洞,一下子被盗了几百万美元,用户的钱说没就没;
  2. 新手看了头大:虽然比以前简单,但「钱包怎么用」「Gas 费怎么算」「杠杆倍数怎么选」,对刚入门的人来说还是太复杂 —— 很多人注册完钱包,一看要手动调 Gas 费,直接就放弃了,用户转化率比 CEX 差远了;
  3. 监管是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多数 Perp DEX 没说自己是哪个国家的合规主体,还支持匿名交易,很容易被用来洗钱、搞非法融资,现在全球监管越来越严,万一哪天被一刀切。


如何解决:

 

  • 在欧盟、美国这种监管严的地方,就老老实实做实名认证、反洗钱;在监管松的地方,保留匿名交易选项 —— 比如你在国内想匿名玩,在国外想合规交易,都能满足,不用一棍子打死所有人;
  • 技术上往合规靠:用合规的预言机,比如 Chainlink 的合规节点,别用那些没保障的小预言机。


Dave 的游资视角:对一个产品来说,局限性我认为还是难用吧。中心化交易所用户,不需要知道链的概念,地址的概念,私钥的概念。会充钱点下单就行了,但链上产品要求显然要求更多,对于下沉用户肯定就不合适了。监管与合规问题我建议不要解决,解决了就没有优势了。


ExVul Security:我认为一方面现在的 Perp DEX 还没有集成暗池技术,这是他们的一个重大弊端。Hyperliquid 就是因此在之前的 JellyJelly 事件被穿仓,差点损失数千万美元。


合规方面,美国 SEC/CFTC 9 月的联合声明提到要「协调 DeFi 豁免」,而欧盟 MiFID II 明确把加密永续视为金融工具,Reverse Solicitation(注:反向招揽, 指投资者主动向金融机构提出服务需求(而非机构主动推销),在部分监管框架下可使机构豁免本地牌照要求,但认定标准极严格。)极窄。后续仍然需要与执法机构协调,看是否需要引入 KYC 来使得平台合规。


ODIG Invest:目前大多数 Perp DEX 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流动性、资金效率和用户粘 等方面。许多新平台仍高度依赖激励机制来维持交易量,其长期规模化发展仍需观察。

 

在新加坡 TOKEN2049 展会上,我们也看到大量 CEX 展台,有合规优势的平台都会重点宣传这一点,说明合规性对交易平台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相比之下,Perp DEX 但该赛道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允许其在一定范围内有政策套利的空间,平台团队需要有能力在监管和政策周期变化下及时应对和调整。

相关Wiki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ForesightNews 独家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