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稳定币,什么会推动 RWA 资产价值涨至 30 万亿美元?
2025-09-15 12:41
区块链骑士
2025-09-15 12:41
区块链骑士
2025-09-15 12:41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代币化已从概念验证试点发展为全球性基础设施,数十亿美元资金正涌入跨大陆的多元化现实世界资产。


撰文:区块链骑士


2025 年,代币化现实世界资产(RWA)市场规模已接近 3000 亿美元,部分预测指出到 2034 年该市场可能达到 30 万亿美元。


这一势头主要由稳定币推动,仅以太坊链上稳定币供应量本周便创下 1650 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但在高手续费、高摩擦系数和笨拙用户体验的现状下,区块链基础设施能否承载如此巨大的需求?


尽管代币化 RWA 领域取得诸多进展,加密创新者们清醒地认识到,真正无缝的系统仍是一个移动靶标。


「它仍在演进」,Polygon Labs 全球支付业务负责人 Aishwary Gupta 坦言。


拥有美国运通 Web2 支付与资金管理背景(曾负责「跨境资金流动」)的 Aishwary 认为,问题不在技术本身,技术底层正在飞速进化。


Aishwary 强调,旧的扩容挑战正迅速消退,但很快被新的障碍取代,例如监管壁垒和流动性瓶颈。


四年巨变:从困境到曙光


Aishwary 于 2021 年作为「Polygon DeFi 业务首位全职员工」加入。对比今昔代币化支付的发展状态,他表示差异犹如昼夜。据其回忆,四年前手续费更高,用户入门体验也更差。


「四年前,用户需支付 5% 甚至 10% 的链上入口费。可能尝试五个入口平台才有一个成功。从那种状态到今天,完成交易和资金入口操作已容易得多,我们尚未完全进化,但站在四年视角上,流程已顺畅许多。」


Aishwary 指出,核心问题在于费用结构受市场形态和地区法规拼凑式管控的影响:「特定市场中仅一两家机构获得许可或处于流动性沙盒中。实际获授权运营出入金的参与者数量极少,因此你会看到各种套利行为……链上转账十亿美元也仅需一美分成本,真正的瓶颈在于监管套利。」


监管明晰化:谁在领跑代币化竞赛?


若稳定币发行方和 RWA 提供商正利用监管套利,他们去向何方?哪些地区正为数万亿美元级的爆发做好铺垫,真正拥抱技术并全力推进?


Aishwary 指出四大核心区域:美国、新加坡、欧洲和中东。「这些是我们看到高度接纳的主要市场。」


他表示,美国正从长期滞后转为领先,这得益于监管透明度的提升。


正如 BitMEX 首席执行官 Stephan Lutz 几周前所言,特朗普政府通过《GENIUS 法案》一夜扭转局面,该法案为稳定币发行设定清晰标准,给予美国发行方期待已久的监管确定性。


新加坡是代币化 RWA(尤其是稳定币)的另一先驱。


其《支付服务法案》和《金融服务与市场法案》为数字代币服务商建立了明确的许可制度,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严格监管,并符合国际相关融资标准。


Nium、Zodia Custody 和 Crypto.com 等大型企业均因创新支付通道和监管框架选择新加坡。


Aishwary 分享道:「除美元支付领域外,新加坡元交易量位居第二。」


欧洲被 Aishwary 视为「稳健但缓慢」的典型。尽管 MiCA 法规(《加密资产市场法规》)仍需调整,但他认为其为稳定币发行方做了「大量尽职调查」,Bitstamp 和 Fireblocks 等老牌公司已在 MiCA 体系下提供受监管的数字资产支付服务。


中东并未落后,以阿布扎比为例,监管机构已明确银行发行稳定币的要求,建立了储备管理和合规的清晰指南。


闲置资本永逐收益


鉴于 Aishwary 提及《GENIUS 法案》,我们询问其对禁止稳定币发行方向持有者支付任何形式利息或收益的条款的看法。


他表示:「问题在于,银行中的闲置资本至少能获得一定利息(虽不高,但仍有收益)。若链上美元能比链下提供更高收益,用户自然愿将资金留存链上,这实际上冲击了整个银行资金流。」


事实上,传统金融机构和加密原生资管公司正日益寻求链上产品收益,如代币化美国国债、私人信贷和受监管的货币市场基金。


截至 2025 年中,代币化国债管理规模(AUM)突破 74 亿美元,高盛、纽约梅隆银行和 Securitize 等主要机构积极配置资金于这些产品,以获取更高收益、即时结算和灵活抵押优势,其表现常优于传统链下银行工具。



稳定币之外的 RWA 趋势


我们将话题从稳定币转向代币化 RWA 的其他趋势。尽管代币化股票正成为 Kraken、Coinbase 等中心化交易所及 Synthetix、Mirror Protocol 等 DeFi 平台的热议焦点,Aishwary 却保持冷静分析:


「所有人都在追捧代币化股票,认为这是最佳方向,但 Polygon 一年半前就已尝试代币化股票,它行不通,需求不足。」


为何兴趣寥寥?他解释道:「除非你来自某些特定地区且无法接触苹果股票,否则全球任何地区(包括印度、迪拜)的用户早已通过银行账户持有苹果股票,代币化并未触达真正缺乏访问渠道的人群。」


此外,流动性仍是未解难题。「链上流动性目前问题显著,流动性不足导致用户常获得劣质报价或汇率。」这并非许多人预期的突破。


商品与非美元稳定币


Aishwary 在代币化货币世界中看到真正潜力的两大趋势是:非美元稳定币和代币化商品,这两点尚未被充分关注。


Polygon 占据非美元稳定币总市场份额的 50%-60%,且仍在快速增长。我们正大力扩展此领域。商品代币化(如黄金、白银)同样重要,旨在提升其可访问性与交易便利性。


全球范围内,非美元稳定币已占美国以外活跃跨境通道交易量的约 30%。


代币化商品全球市场规模在 2024 年达到约 250 亿美元,其中黄金代币价值约 17 亿美元,石油、白银和农产品代币份额稳步增长。



Aishwary 补充道:这些商品或资产虽已上链,但尚未发展成独立生态体系。这是当前缺失的一环。


通向 30 万亿美元之路


随着代币化 RWA 向万亿级迈进,市场格局将如何演变值得关注。在全球政府加速囤积硬资产的背景下,黄金价格创下战略储备历史新高,代币化黄金的跟随发展合乎逻辑。


短短数年,代币化已从概念验证试点发展为全球性基础设施,数十亿美元资金正涌入跨大陆的多元化现实世界资产。


未来的关键不仅在于扩容与清除监管障碍,更在于行业如何解锁新型价值和实用性,超越稳定币已开启的变革。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区块链骑士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