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com 再出发:在马尔代夫重写「不可能」,引领全球合规与 RWA 新蓝图
2025-09-11 22:01
Ju.com
2025-09-11 22:01
Ju.com
2025-09-11 22:01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全球化生态转型,5000 万用户共同见证「重写不可能」品牌愿景。


2025 年 9 月 11 日,马尔代夫 —— 昨日,JuCoin 正式升级为 Ju.com,以「重写不可能」开启全球化新篇章。今日,在为期四天的「马尔代夫焕新之旅」活动上,Ju.com 管理层进一步阐释了这一转型背后的核心逻辑,并将焦点落在平台币 JU 如何承载品牌升级的价值哲学与业务实践。



品牌升级:从「不可能」到「我可能」的哲学革新


Ju.com CEO 兼联合创始人 Sammi Li 在演讲上展示了标志性的 J 符号如何将「IMPOSSIBLE」(不可能)转换为「I『M POSSIBLE」(我可能)。这个看似简单的视觉转换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用户体验哲学。


「大多数公司告诉用户他们能做什么,而我们向他们展示,」Sammi Li 表示。「当用户看到我们的 J 将』不可能『转化为』我可能『时,他们理解了我们为他们做的事情。」


基于在 LVMH、Kering 等奢侈品巨头的丰富经验,Sammi Li 将用户体验设计的精髓带入加密货币领域。面对行业内 65% 的用户在首次与 DeFi 交互后即放弃的现实,Ju.com 提出了「一点即触,一键交易」的核心理念,让复杂的区块链交互变得如操作日常电脑界面般简洁自然。


RWA 赛道布局:万亿美元市场的流动性引擎


首席品牌官 Hakan 详细阐述了 Ju.com 在真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领域的战略布局。随着全球 RWA 市场规模超过 2900 亿美元,Ju.com 推出了股票早鸟认购区,让社区投资者能够低门槛参与港股优质企业的私募份额。


「我们正在建设万亿美元真实世界资产的流动性引擎,」Hakan 表示。通过与第三方信托基金合作,xBrokers 实现了 1:1 映射真实资产的代币化架构,为投资者提供资产增值、股票分红和代币激励的多重收益机制。


该业务采用三阶段发展路径:首先专注股票资产映射,随后扩展至债券和 ETF 产品,最终实现房地产、艺术品、大宗商品等全品类资产的链上化。


合约创新:重写交易所盈利模式


合约业务负责人 Samy 介绍了 Ju.com 在衍生品交易领域的创新突破。平台推出的算力补贴机制颠覆了传统交易所从用户亏损中获利的模式。当用户发生一定额度的亏损时,系统会自动触发补偿机制,通过算力补贴返还价值,并在次日以 JU 代币形式发放。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马尔代夫活动还为与会者带来了专属福利:现场每个 KOL 社区获赠 10 万算力和 10 万 U 赠金,用于社区成员的自由分配;手续费返佣特批提升至 70%;社区新增算力还享受 5% 额外奖励。Ju.com 现场宣布了针对合作伙伴的特别激励措施,限时 30 天有效,旨在促进社群活跃与合作共赢

目前平台拥有 47,000 真实合约日活用户和 486,000 私域社群成员,历史数据显示已有超过 10,000 名用户获得总计超过 2000 万的算力补贴。


「Ju.com 尝试通过新的补贴模式改变传统交易所依赖用户亏损盈利的逻辑,」Samy 表示。「平台成功与用户成功对齐,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优势。」


JU 平台币:生态的价值锚点


在所有讨论的背后,JU 代币成为了此次品牌升级的核心驱动力。作为基于 PoS+PoA 混合共识的生态代币,JU 不仅是交易平台的价值锚点,更是整个生态的运行引擎。它一方面通过算力补贴机制与用户直接绑定,当用户发生亏损时,补贴会以 JU 的形式返还,从而使用户利益与平台利益保持一致;另一方面,JU 作为生态燃料,贯穿于理财、质押挖矿、AI、DePIN 以及游戏等多种应用场景,为早期价值捕获提供动力。同时,JU 的回购与交易费销毁机制则确保了长期的通缩逻辑和价值支撑。正如负责人 Martin 在马尔代夫演讲中总结的那样:「JU 不仅仅是一个代币,而是我们生态的价值中枢。无论是 RWA、算力补贴,还是未来的链上服务,JU 都是重写不可能真正落地的金融工具。」


服务型交易所:开放式基础设施战略


Ju.com 提出了服务型交易所的发展愿景,将传统封闭式交易平台转型为开放式金融基础设施。平台开放交易引擎、提供合规接口给 JuChain 公链,并将推出去中心化资产托管服务,闲置资产 24 小时后自动返还至用户链上钱包。


这一转型基于三大核心目标:全资产去中心化、追求各国合规性、链接传统金融。JU 代币采用 PoS+PoA 混合共识机制,通过回购销毁和交易费销毁实现通缩模型,连接 Web2 和 Web3 金融体系。


全球合规版图持续扩张


Ju.com 在全球合规布局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平台已获得美国 MSB 许可证、泰国交易所许可证和稳定币许可证,目前正在申请迪拜 VARA 牌照和欧盟 MiCA 框架许可。


500 多名团队成员分布在 30 多个国家,为进一步的全球扩张奠定了基础。平台采用「全球一致性与本地适配性」相结合的策略,在保持核心功能统一的同时,灵活适应不同地区的监管要求和用户偏好。


把握行业宏观趋势


当前全球金融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由紧缩转向宽松,为资产价格上涨创造了有利环境。同时,各国政府对 RWA 资产代币化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强,从香港的《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 2.0》到欧盟 MiCA 法规,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清晰的监管框架。


全球 RWA 市场预计到 2030 年达到 16 万亿美元规模,包括贝莱德、富达等全球机构已加快布局 RWA ETF 和链上债券,传统金融与加密货币的融合已成必然趋势。ETF、债券、房地产等传统资产的链上化进程正在加速,而 CeFi 与 DeFi 的边界日益模糊,交易所正在向基础设施服务商转型。


重写可能性的边界


「我们的使命是让区块链技术成为无形基础设施,」Ju.com 创始人 Sky 表示。「每个功能的开发都是为了消除用户与区块链机会之间的障碍。」


从 JuCoin 到 Ju.com 的品牌升级,体现了平台对「让复杂技术消失在简单交互中」的承诺。通过持续的产品创新与全球化布局,Ju.com 正把口号变为现实,为 5000 万全球用户重写「不可能」,让他们能够自信地说出「我可能」。


关于 Ju.com


成立于 2013 年,Ju.com(原 JuCoin)已发展成为覆盖 100 多个国家、拥有超过 5000 万用户的综合性加密生态系统。平台整合了交易服务、JuChain 区块链基础设施、xBrokers RWA 经销商与流动性网络、JuPay 加密支付、JumpFi PayFi 基建等,致力于消除中心化与去中心化金融之间的传统壁垒,为用户提供无缝、安全且有回报的加密体验。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Ju.com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