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币化股票真要改变华尔街?美国上演 RWA 新剧情
2025-09-10 16:00
链上启示录
2025-09-10 16:00
链上启示录
2025-09-10 16:00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撰文:链上启示录



“小样,穿上马甲,我还能不认识你吗?”


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小品台词,正好可以拿来形容当前美国国会对股票代币化的态度。无论是传统股票,还是披上区块链“马甲”的代币化股票,本质仍然是证券。监管不会因为换了个形式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也正是《Responsible Financial Innovation Act of 2025》的关键。美国参议院正在推进立法,怀俄明州参议员甚至放话,希望在“年底前把法案送上总统桌。”

舞台另一侧的华尔街也不再观望:9 月 8 日,纳斯达克向 SEC 提交提案,要求允许苹果、微软这样的蓝筹股以区块链代币的形式交易与结算。


从纸质股票到电子交易,金融花了 150 年;而从电子交易到链上结算,或许只需要 5 年。

这是资本市场的时间感:长河奔涌,但浪头总在瞬间拍下。



参院定调:规则没变,玩法升级


让我们来快速分析该法案的三条核心逻辑:

  • 证券本质不变

无论股票是否代币化,信息披露、投资者保护、AML、KYC——一条都少不了。

  • 技术嵌入,而非颠覆

区块链不是来推翻券商和清算所,而是来加速它们。代币化更像是给金融体系装了个“数字涡轮增压器”。

  • 监管权责更清晰

SEC 管证券,CFTC 管商品衍生品。划清界线,减少灰色地带,给从业者一份合规“操作手册”。



用户视角:告别“股市时差”,走进 24 小时在线营业的“大剧院”


对普通散户来说,代币化股票意味着轻松入场:

  1. 不再被交易时间困住:不用等凌晨美股开盘,24 小时随时交易。
  2. 入场更轻松:钱包里有 USDT,就能买苹果或特斯拉的代币,几美元就能持有 0.01 股。
  3. 认清边界:这些代币不赋予股东权利,没有分红和投票,更多是低门槛的价格跟踪工具。


对高频交易者来说,这是新的套利与对冲战场:

  1. 24 小时市场带来更多差价机会。
  2. 差价合约叠加杠杆、T+0 交易,比传统股市灵活。
  3. 但风险也更高:滑点、对手盘、强平……都可能让收益变成陷阱。


市场影响:短痛,还是长利?

短期:

监管灰色地带的项目将迎来“清场”。合规成本上升,匿名、无许可交易的平台日子难过。投资者也会经历分化:合规项目获青睐,“野路子”逐渐出局。


长期:

一旦规则明确,机构资金反而更敢入场。更快的清算、更低的门槛、更透明的机制,可能让代币化证券真正走进资本市场的正厅。


大戏开场:巨头的转身

就在美国参院按下“确认键”的同时,华尔街的巨头们也亮出了态度。9 月 8 日,纳斯达克悄然向 SEC 递交提案:希望让苹果、微软这样的龙头股,可以在其市场里以区块链代币的形式交易与结算。

纳斯达克北美市场高管 Chuck Mack 的表态颇有几分自嘲意味:“我们并不是要取代现有体系,而是给市场多一种更高效、更透明的选择。”——听起来,这不像是“革命”,更像是“打不过就加入”。


这里的逻辑耐人寻味:

对监管者而言,代币化不过是披了件“马甲”,本质还是证券;

对纳斯达克而言,代币化是个“升级包”,能让世界上最繁忙的市场更快、更透明。



换句话说,连纳斯达克都愿意让股票既出现在华尔街的屏幕上,又能落到区块链的钱包里,这场“融合革命”就已经不是加密世界的边缘叙事,而是主流金融的自我进化。


如果说参议院的法案是给这场运动画出边界,那么纳斯达克的提案就是打开了一扇想象之门:

未来买一股苹果,不仅能在券商账户里看到它的身影,也许还能像转账微信红包一样,把它点对点地发给你的朋友。

对投资者来说,这或许就是股市的下一个隐喻:从一座只在固定时段开放的大剧院,变成一场 24 小时的全球直播。舞台没有换,只是新观众换了一波又一波。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链上启示录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