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还需要从 2023 年 8 月份文倩发起的清迈,新加坡,东京 706 亚洲三城交流的线上活动开始说起,其实最早应该 2021 年开始,706 就零零散散的开始在东南亚几个城市开始有所活动了,当时,很多人去到清迈,或者香港,都会问,可以有沙发客吗?或是可以有共居的地方吗?但是很抱歉,目前我们在东南亚还是没有合适的固定据点。
不过,706 在东南亚各个城市朋友倒是不少了,就好像文君说的:
说起来清迈其实是个就是说你会慢慢的发现有很多人都住在清迈,但是他们之间都没有怎么联系。这个触点是需要一个点的去摸的。就是一次吃饭然后再去链接,然后再慢慢的拜访,一家家的拜访,一个的认识,这样才能去认识起来。所以我感受到的是因为我是属于一个探索阶段,我能感受到这是一个非常广阔的田野,但是就是需要更多的时间。
就好像 emma 说的:
其实说起来,706 新加坡这个小社群停滞也比较久了,其实,新加坡 706 微信群就 200 多人,基本是一群比较容易有自己想法的人,就是不甘心于被被社会安排好的这种条条框框,按照一种人生剧本就直接走下去了。还是比较喜欢想事情,比较喜欢探寻意义的一些共性。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有很强的人文精神,就不只是对于学科的感兴趣,可能也是对于一些人文关怀的事情。
就好像海涵说的:
然后东京这边现在的情况的话,就感觉好像我个人的感觉就艺术性会比较强一点。因为有一个艺术家的朋友进来,就会拉更多艺术家朋友进来。然后平时可能大家做艺术相关的活动会比较多一点,包括山比较活跃,它会带来更多一些生态,社区营造相关的活动,这个是给我最基本的一个印象。对然后目前东京村中,就像刚才他要分享的,其实是近半年不到就比较多的一些活动。但其实我进东京 706 大概有将近两年的时间,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比较松散,当然是比较轻快的一个连接的一个平台。
因为基于之前这样的基础,我们 706 客厅对话支持小组,就希望看看,是不是可以重新将东南亚几个城市的 706 在地小社区激活下,让大家可以彼此产生信任感。
特别是我们在海外,会因为海外非主流群体的因素,更加会感受现代都市里面的这种焦虑、疏离感、孤独感,那怎么办?我觉得还是需要大家定期聚聚,要打造一个「706 在地青年社群」,一个多元开放的青年社群,一个平等、自主、自治、共创的空间。
而且,刚好配合 706 也在重新调整城市发展思路,也希望在东南亚几个城市创建新的节点,也希望借此契机,建立起在地的节点。
这次 706 新加坡邀请了 3 个伙伴来聊聊各自在新加坡的工作和生活经历,活动选择在 706 新加坡朋友阿咸的客厅。
活动主题:
聊聊各自的生活和工作经历
主持&分享①:阿咸
个人介绍
前阿里 VP,万金油龙套一枚,无限创业中。 2025 年确诊癌症,目前完成手术,治疗进行中。希望用分享推进医疗透明度,也希望每个女生都能多点选择权、少点信息差。
分享话题 :
“从生病到觉醒:一个女生的抗癌清单”
话题介绍 :
这是一份经验手册。分享者因乳腺癌在 30 多岁走上治疗之路,过程中踩过坑、掉过眼泪,也见过希望。
本次分享将聚焦女性在癌症前中后期常见的现实问题:
• 到底几岁开始做检查?哪些检查最关键?
• 保险怎么选?哪些坑千万别踩?
• 面对病痛,我们如何不被粉红税收割、不被小红书割韭菜?
希望这场分享可以帮更多女生少走弯路、多点底气。
分享②:陈凰朝
个人介绍
南洋理工大学科技创新与创业硕士。她拥有超过 8 年的 AI 创业经验,孵化超过 10 个团队。她目前任职美国上市公司商业分析师,曾任及字节跳动产品经理,具备丰富的跨国项目管理与 AI 产品从 0 到 1 落地经验。
她同时是 DistriBrain 创始人及 CEO,CSAIA 中新人工智能协会创始人,致力于将前沿人工智能技术在东南亚市场实现商业化应用。同时,她积极推动本地 AI 社区生态,主导多个活动社群,总成员数超过 1000 人,创立 Distribrain AI 社区,汇聚顶尖 AI 创业者、投资人、开发者与科研人员。该社区以“分布式大脑”为愿景,致力于打造全球开放协同的 AI 创新生态,推动高质量落地与跨界合作。
分享③:Michael Wang
话题介绍
从创业到开图书馆 - 一个创业老兵的“跨界”
山路十八弯 “其实就是踩过的坑”,从“大”到“小”再到“大” 怎么在新加坡看世界?从厚积薄发的大国文化,跨境到新加坡,怎么能更好的体会细节?然后又怎么能够融入到更大的“市场”中去?
活动主题:
清迈低语——是什么让我们尝试“留下”?
在清迈,大家不同的原因聚集到一起,但是似乎很少把清迈当成一个长居 / 永居的地方。享受阳光、咖啡、夜市,感受慢生活吗?可能是个数字游民,把这里当工位;也可能是长期旅居者,在这找到生活节奏。
但有没有那么一刻,你停下来思考:
是什么让清迈,不只是一座城,而是让你想“留下”的地方?
当工作变得线上化,生活变得流动化,我们与一座城市的连接,是更紧密了,还是渐行渐远?如何在自由漂泊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在地归宿”?
清迈的“松弛感”吸引了无数人。但这背后,究竟是哪些“引力”在发挥作用?是古城的历史,华人文化的融合,数字游民社群的活力,还是那份独有的自然与宁静?
清迈客厅对话,我们将从清迈的历史、华人社群、数字游民生态和旅游现状切入,与大家共同探讨这座城市为何能成为许多人心中想“留下”的理由。
活动主题:
一个夜晚,深度连接清迈与彼此
这个夜晚,我们将以最轻松、无负担的方式,深入探索清迈的魅力:
·清迈背景概述: 召集人将分享清迈的历史、华人社群、数字游民现状和旅游特点。
·我的清迈印记: 每个人都可以自我介绍,并分享一个你最喜欢或最难忘的清迈地点、场景或感受。
·共绘清迈印象地图: 我们将一起在地图上标记那些对大家有特殊意义的清迈地点。
·深度交流与洞察: 在分组中,你将与不同身份的朋友自由交流,分享对清迈的关键印象(包括美好与挑战),并进行更深入的个人分享。
召集人:Charlotte
706 曼谷这次客厅沙龙,刚好趁着 706 在瓦猫之夏认识的朋友刘怿斯,也在曼谷开了个 Meshroom 咖啡馆,所以这次也来这个咖啡馆开始第一期客厅沙龙,如果效果好的话,后续还准备作为 706 曼谷的一个据点。
下面是 2 位分享者,其他的分享者也会后续更新加入,主题也是关于自己在曼谷的生活和工作,希望在曼谷在地的朋友可以过来一起聚聚。
分享主题①:
关于转生到曼谷的一些小事
分享者①:郭黄瓜
分享内容介绍
2019 年,我在疫情爆发前一周来到曼谷。来之前我在中国,面对单一的应酬和商业酒局感到非常不适应,所以我选择了转生到了曼谷,开始重新规划我的生活。经过三年的疫情考验,工作的波动不断,但我仍然坚持下来。疫情结束后,生活逐渐习惯正轨,但内心的孤独也让我开始反思。
为了改变自己,我开始学习打网球,慢慢认识了许多新朋友,适应了曼谷的生活节奏。这些经历让我明白,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努力得做出正确的选择,就能重新开始新的人生。
分享话题② :
“生活在别处” |
从北京到泰国,一待就是十年
分享者②:陈立
从北京到泰国,一待就是十年的中国导演、制片人和剪辑师。
主要从事国际影像制作,创作结合数字传播策略的各类创意内容。作品涵盖线上商业广告、纪录片和剧情短片,合作客户包括腾讯、爱奇艺、优酷、华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法国文化中心 ( 曼谷 )、泰国 PBS 和宝马中国等。此外,也曾担任字节跳动 TikTok 泰国内容审核部门经理。我的兴趣是生活本身。
分享内容简介 :
我感兴趣的是“我们”的故事 --
我们这样一群中国人,在海外,在东南亚,在泰国相遇。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故事。
是什么让你来到了这里?我们又分别在追寻着什么?跨文化生活的体验如何?它是否影响了我们对自己的理解,对故乡和未来的认知?
2025 年上半年,东京的周末被中文活动填得满满当当。
高円寺、上野、下北泽,homebar 与社区咖啡馆之间,中文成了某种密码,一场又一场的分享、市集、展览、放映,在东京的城市纹理里交错生长。
我们似乎正处在社群实践的“高光时刻”,从松散连接到熟人常驻,空间逐渐稳定,面孔愈发熟悉。但我们所谓的“社群”,到底是一种共享的生活感?还是一次次松散而短暂的共处?我们在东京的轨迹,是一种真正的“在地”,还是漂浮于地理之上的一场场相遇?
这次东京客厅对话,我们想要与你一起聊聊,我们所在的东京和我们未来可以一起做的事情。
•过去几年,我们在东京都做了些什么?
•你希望的 706 东京节点是怎样的?
•后疫情时代的东京,会有怎样的变化与可能?
•我们在这座城市里,是旁观者、旅人,还是共建者?
活动主题:
我们,是否真正抵达了东京?
主持&分享①:寒粥
个人介绍
前中文书店店长,教育从业者。热爱田野调查式旅行。
分享话题 :
“一个人到一群人的他者:
东京华人社群生态”
内容介绍 :
我们在东京到底建立了怎样的连接,又有哪些可能从未真正发生?后疫情时代的东京正在从文化缝隙处悄然变化,社群们正在多元共生的这座城市里,催生出了新的可能。
此次还邀请到了目前东京最重要的华人文化空间之一月画廊的画廊主陈玥同,为我们在线上带来分享。
分享②:Kevin
个人介绍
一个不务正业的东京科学大学建筑学在读博士。比起论文,更喜欢毫无目的哲学阅读和知识漫游,旅行和写作。渴望探索建筑,城市公共空间和人文交汇的可能性。
分享话题 :
分享③:一川
自我介绍
作为活跃于剧场领域的创作者,TA 们的实践游走于表演、行为、媒体实验与技术介入之间。当前聚焦于不同社会与文化背景中关系的流动,以及个体在特定场域中的位移与转化。TA 们以剧场作为感知的装置与社会界面的实验场,持续探索创作如何作为一种策略性行动,嵌入、干预乃至再编复杂的生态系统。
此外,TA 们积极引入人工智能作为创作引擎与共构界面,思考人机协作在感知生成、叙事建构与观演关系中的潜力与伦理性。人工智能并不被视为工具,而作为异质主体参与创作过程,共同开拓跨领域协作与生成的可能性场域————在技术渗透与网络结构交织的现实中,生成新的连结方式与感知语法。
分享话题 :
分享④:礼裤
个人介绍
东京有趣人类社区主理人,B 站脚踝部博主,早稻田大学成人教育专业在读,擅逻辑,能共情,脑洞大,专注于广告营销、个人 IP 品牌赋能。
分享话题 :
分享⑤:Eric Li
分享话题 :
浅谈个人经历和想法:如何在异国他乡找到自己的节奏;如何克服孤独;如何适应不同的职场环境和生活。
主持:李中昱
个人介绍
李中昱,京都研究生在读。热爱哲学与文化、长期关注历史、宗教与传统思想的交汇与演变。热爱沟通与交流,目前从事京都地区的历史文化导览,希望通过讲述在地故事,传递城市的思想与美感。自少年时代起即沉浸于哲学与历史的世界,热爱文化与宗教的交汇地带,关注传统思想在时代变迁中的回响与演化。
导览并非止于“景点信息”,而更像是一次次思想与感官的漫游旅程—— 从寺庙的青苔石阶到幕末遗迹的微光缝隙,善于通过讲述隐秘的城市故事,唤起游客对“人为何栖居于此”“思想如何流转”的好奇与共鸣。
亦是一位对话者,相信真正的导览不是讲授,而是唤醒,是通过彼此的文化经验与生命经验,在京都这片古老土地上找到一丝“共振”。
目前从事京都地区的历史文化导览,致力于让更多人透过日常的街巷与古老遗迹,看见城市背后的时间深流,理解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缝隙、张力与美感。
内容介绍 :
2025 年的这个夏天,京都将迎来一次“特别的相遇”。
在这个古老城市的寺院屋瓦之间,我们试图打捞一种遗失的气质——“静”。
在这个浮躁加速的时代,我们想为年轻人留出一方空间,慢慢说话,慢慢交朋友。
本次 706 京都场活动以“缘起”为主题,从佛教哲学出发,尝试结合京都这座“以传统承载现代”的城市气质,邀请不同背景的朋友聊一聊:
年轻人如何在焦虑时代保持内在安宁?
禅宗与现代人的生活实践之间,是否还有共鸣?
我们如何面对社会的不确定性,以及自身的转变?
形式轻松:不是讲座,也不是辩论,而是一场“心灵茶话会”。你可以带着故事,也可以只是听听别人说。
💬我们期待的:
一个能发问、能共鸣、能彼此照见的空间。
喝一杯茶,讲一次旅途,分享一次心动或迷失。
☕参与方式:
可以只来下午沙龙,聊聊生活与感受
缘起于此,念念不忘。
欢迎你来,一起,为京都留下一个“可以呼吸”的夏日记忆。
分享:神秘嘉宾
这次大阪 706 的活动,刚好群里的魏博愿意来召集,小乌鸦邀请了从良渚来到大阪的老朋友沈老板来分享,所以就促成了这次 706 大阪的客厅沙龙,欢迎大阪在地的朋友一起来聚聚,如果未来条件成熟的话,我们也有可能在大阪形成一个 706 大阪的在地节点。
主持&分享:魏博
个人介绍
魏博,中科院博士,九州大学研究员。在中国科学院和大学医学院从事多年的遗传学、胚胎学研究,以及生物医药领域科技转化工作。目前在日本从事研究,以及农业科技、研学游、出版等事务。对中日科技转化、商业实践有着多年的经验和洞察。
分享话题 :近年在日华人商业社群及特点
分享:沈老板
个人介绍
大家好,我是沈毅晗,大家叫我沈老板我是一名企业教练,AI 孵化器合伙人,NGO 创始人,商学院老师,也是一位喜欢赛艇运动、参与社区叙事、业余写作的长期主义信仰者。
我曾经在杭州的良渚文化村工作生活了 16 年,深度参与良渚社区的建设与发展,今年举家搬到大阪,一边陪企业成长,一边 3 岁陪娃长大,一边用 AI 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教过大学、写过书、也陪不少创业团队从 0 到 1,也在实践“怎么边远程工作、边活得自由又有连接”。
来 706 大阪,是希望多认识一些在海外“依然有梦想的年轻人”。
如果你也在思考怎么工作、怎么生活、怎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节奏、或者筹划着开展自己的创业之路—— 我们都可以聊聊。
除了大阪以外,其他的不收取任何门票,你可以过来带一些赠与所有在场其他人的礼物,比如一盒饼干,几瓶啤酒,几个椰子,一些小吃,甚至你自己做的好吃的点心等等都是可以的;或者也可以参与募捐。
报名方式:添加 706 小助手报名
参与志愿运营
我们是个营造中的东南亚各个城市的 706 预热节点,我们也鼓励在东南亚在地的小伙伴积极参与进来,我们会招募包括设计,策划,运营等不同岗位的志愿者 ,有兴趣的可以扫码填写
提供短期免费房源
不管在世界哪个城市,纽约伦敦,还是东京台北,北京成都,只要你是认可 706 理念的个人房东,还是物业 / 机构 / 公司 / 青旅 / 民宿,只要你有合适的房源,愿意短时间免费提供给 706,或许我们也可以发起更多的“周末客厅”或其他项目,有意向可以联系 706 小助手(微信:withu706)
加入 706 青年社区
如果你不想报名运营城市客厅,不过对 706 社群或其他各种项目也很感兴趣,不管你在哪个城市,也欢迎点击“阅读原文”,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申请表,加入 706 青年社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