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无用计划,被美联储废止!而很多地方还在当宝~
2025-08-16 12:34
8 月 15 日,美联储宣布废止 2023 年设立的 “新兴活动监管计划”(NASP)。现在,这个小组直接撤掉了。以后银行的加密业务,不再“单独立档”,而是放回常规监管框架里。政治环境变化:特朗普政府强调扶持稳定币与加密创新,那就顺势而为。一句话:美国的监管思路在转弯——不再另起炉灶,而是让加密融入原有金融秩序。和美国的融合思路不同,全球很多地方依旧在沿用传统反洗钱套路。最典型的两个案例就是 BIS 的最新报告和 FATF 的 Travel Rule。BIS 最近发了一篇《加密资产反洗钱合规方案》。结论很讽刺:他们能想到的“新招”是:给钱包打分、让用户自己检查、在法币出入金设卡口。这份报告看似新思路,其实更像是 承认传统办法管不住去中心化世界。FATF 2019 年强行把 1996 年的银行电汇规则套到加密上:- 各国标准不一:美国 3000 美元门槛,欧盟直接“1 欧分也要”,日本零门槛。
- 执行效果差:FATF 自己 2025 年的报告承认,75% 的国家还在“部分合规”或“根本没合规”。
- 成本高企:Chainalysis 2025 报告指出,Travel Rule 几乎没有拦住非法资金,但却成了交易所合规预算里最重的一块。
而所谓“合规企业”每年还要承担上百万美元的合规成本配监管演习~美国:承认传统“特别监管”效果有限 → 废止 NASP → 把加密吸收进现有监管体系,再配合 GENIUS Act 等立法,为稳定币和银行业务开路。全球(FATF/BIS 主导):继续搬老办法上链 → Travel Rule 高成本、低效率 → 报告一份份写,但犯罪分子依旧逍遥法外。全球大多数国家还在 表演,用 20 世纪的工具硬管 21 世纪的技术。美联储废止 NASP,不是放弃监管,而是承认:加密不可能再被当“特殊怪胎”盯着,必须纳入主流金融体系的逻辑里。相比之下,全球在加密应用上对传统监管体系的死磕,结果就是 成本高、效果差、创新被压制。去中心化的潘多拉盒子已经打开,管不住的就别假装能管。真正的挑战在于:未来几年,加密世界的监管格局,可能就是 “美国融合” vs “全球表演” 的鲜明对照。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