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天!香港开始限制硬钱包了!
2025-08-19 23:19
加密市场观察
2025-08-19 23:19
加密市场观察
2025-08-19 23:19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8 月 15 日,香港证监会(SFC)甩出了一条加密托管新规,核心内容主要有两条:
  • 禁止冷钱包里跑智能合约:比如多签钱包、可编程托管方案,这类依赖合约逻辑的钱包,在“冷”环境下都不允许。
  • 强制要求硬件安全模块(HSM)+ 物理隔离(air-gapped):意思是要回归传统“纯硬件、纯离线”的冷存储方式。
这次香港证监会新规主要影响的是持牌托管机构,因此散户无感,香港合规的托管机构则会感到压力山大。


01

散户影响少
你自己用的 Ledger、Trezor,甚至纸钱包,完全不在限制范围。
唯一受限的情况是,如果你依赖香港托管商提供的多签方案,他们以后不能再冷钱包里跑这套逻辑,可能要换成其他地方的供应商。
Web3 知识科普:什么是多签钱包? | PANews
在香港做机构多签的钱包服务商,它们的冷钱包方案直接失去合规资格,可能要面临出走或者死亡。
香港客户(尤其是机构客户)不能再用它们来满足监管要求。


02

机构投资者:负担骤增
对基金、家族办公室、上市公司来说,钱太多,必须交给托管机构。但新规一来:
  • 自动化分账、条件释放资金这些链上逻辑统统作废;
  • 必须用 HSM + 物理隔离 + 人力审批流;
  • 托管商要新建 24/7 安全运营中心,成本和人力全都上去。
可能在香港的机构,托管成本会比其他地方高。
高成本图标. 大纲设计库存例证. 插画包括有箭头, 艺术, 空白, 预算值, 符号, 亲切, 费用 - 269756450


03

对比其他地方:香港独一份
环顾世界主要金融区,几乎没有地方出台过类似“禁止冷钱包智能合约”的规定:
  • 美国 SEC:监管托管,但没有硬性要求“冷钱包不能跑合约”。
  • 欧盟 MiCA:确实把托管写进合规框架,但重点在风险隔离,没有禁止合约钱包。
  • 英国 FCA:正在模仿传统金融托管规则(CASS),也没提过智能合约冷存储禁令。
  • 新加坡 / 迪拜:更注重 KYC、AML,强调透明化,但依然允许托管商用多签、智能合约。
结果就是:全世界都没干的事,香港干了。要么是香港真的比别人聪明,要么就是这里的故事没讲完。
事出反常必有妖 - 事出反常必有妖怎么念 - 事出反常必有妖的解释 - 事出反常必有妖造句


04

为啥要搞这一出?
官方解释当然漂亮:2025 上半年全球加密行业因合约漏洞、托管攻击损失超 30 亿美元,所以“禁合约”是为了安全。但我们换个角度看:
安全的代价:合规托管的费用会显著上升。全球顶级托管商(Coinbase Custody、Gemini、BitGo)的年费一般在 0.4%–0.6% 之间。
加上香港新规:托管商必须额外采购 HSM(几十万美金一套)、建 24/7 安全中心(运维年成本百万美金起),再叠加合规审计,托管成本预计整体会上升 0.1%–0.5%。
抬高门槛,挤走中小玩家:结果是,只有资本雄厚的大托管商和银行能玩,市场彻底集中化。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加密市场观察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