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松口:人民币稳定币,终于要来了!
2025-08-20 21:46
8 月 20 日,也就是今天,路透社援引多位知情人士消息称,中国正在研究推出“人民币支持的稳定币”,并且相关的政策路线图即将提交国务院审议。这一消息如果属实,将意味着中国在全球数字货币与跨境支付体系中,正式打出一张“新牌”。过去十年,稳定币几乎完全被美元主导。USDT(Tether)和 USDC(Circle)已经成为全球加密市场和跨境交易的事实标准。如今,中国考虑入局,背后既有货币国际化的战略需求,也有金融科技竞争的现实考量。SWIFT 数据显示,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的占比长期徘徊在 3%—4% 左右,远远落后于美元(近 50%)和欧元(约 20%)。目前稳定币市场几乎完全被 USDT 与 USDC 占据。人民币稳定币的出现,既是金融市场多元化的需要,也是减少对美元依赖的一种尝试。香港:推出了稳定币牌照制度,要求完全锚定港币或人民币。上海:在自贸区和跨境支付中,有望成为人民币稳定币的在岸试验田。- 跨境贸易结算 —— “一带一路”国家用人民币直接结算。
- 数字金融与 Web3 —— DeFi 协议、NFT 平台新增人民币支付。
- 离岸人民币市场 —— 提升香港、新加坡等地的人民币流动性。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目前大部分国际上的非中资银行都不支持人民币账户,因此不少中资企业在拉菲亚等地,都被迫使用美元稳定币结算。但是人民币稳定币推出之后,至少在基建层面不需要重复建设,这些场景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稳定币。至于技术层面的金融稳定风险:如何保证 1:1 储备和兑付,这根本不是问题。因为无论在互联网支付,还是美国的稳定币法案,都有现成的规则可以学习。人民币稳定币要走得远,必须在“国际化开放”与“资本管控”之间找到平衡。可以理解为:一个是央行货币工具,另一个是市场化产品,两者互补而非替代。放眼全球,目前也只有基于超强工业生产力背书的人民币,有资格和美元霸权掰一下手腕。人民币稳定币如果真正落地,它不仅是一种数字资产,更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数字筹码。它代表的,不只是金融科技的升级,更是一次货币竞争的新博弈。接下来,全球都在等待答案——中国会在什么时候,打出这张“王炸”?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