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2025 值得投资的 Web3 赛道
2025-08-14 13:00
Portal Labs
2025-08-14 13:00
Portal Labs
2025-08-14 13:00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文章 | Forbes

作者 | Becca Bratcher

编译 | Portal Labs


Web3 代表着互联网的全新阶段。

在这一阶段,去中心化网络、区块链与数字资产将深刻改变我们互动交流、拥有产权和进行交易的方式。随着关注度日益升温,投资者们正积极探寻入场途径,而选择合适的 Web3 钱包,正是关键起点。

本指南将涵盖安全资产管理、数字资产、DeFi(去中心化金融),以及人工智能(AI)与区块链的融合交汇。


洞悉 2025:Web3 现状

2025 年,Web3 已成为数字经济的其中一个关键支柱。区块链技术所驱动的应用,早已超越加密货币的范畴。贝莱德(BlackRock)等大型机构也已积极拥抱其潜力——其首席执行官拉里·芬克(Larry Fink)更将资产代币化比作通信领域的“电子邮件”,意义极其深远。

如今,股票、房地产等现实世界资产(RWA)的代币化与交易已变得轻而易举,其交易过程也更快速、更透明。

与此同时,监管环境也在日益完善。针对区块链的监管框架正在进入深度讨论,美国立法者也提出了关于数字资产的两党立法提案。随着监管进展与机构入场,Web3 正变得对投资者而言更加安全且可及。


为何投资 Web3?

投资 Web3,意味着进入一个飞速扩张的去中心化技术生态。这些技术致力于重塑金融、游戏、供应链管理乃至数字身份等众多行业。加密货币、去中心化金融(DeFi)代币、非同质化代币(NFT)等 Web3 资产,为投资者提供了超越传统股票与债券的多元化配置机遇。

除资产配置价值外,Web3 投资还能带来更强大的安全性、透明度及资产掌控力。区块链技术确保交易安全可验证,去中心化平台则大幅降低了对中介机构的依赖。随着监管日趋明朗、更多机构布局 Web3 以及新用例的持续涌现,这一领域的投资机遇正不断扩容。


2025 年 Web3 投资的 7 种路径

步入 2025 年,Web3 投资选择已丰富多元,不同的投资选项适配不同的风险偏好与投资兴趣。具体而言,你可以:

投资加密货币

加密货币是布局 Web3 最直接的路径。比特币常被视为"数字黄金",而 Solana 则以高速交易性能赋能去中心化应用。稳定币(如 USDC)通过锚定法币保持币值稳定。

投资者可在 Coinbase、Kraken 等交易所购买加密货币,并通过 MetaMask、Ledger 等 Web3 钱包安全存储。鉴于加密货币的发行门槛极低,深度尽调至关重要,比如需从团队背景、技术架构及安全机制三大维度评估项目,方能规避欺诈风险,守护资产安全。

* 当然,也需要关注各国关于投资加密货币的政策与法律,确保合规参与。

布局去中心化 AI

投资去中心化 AI,既能共享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红利,又可摆脱对科技巨头的依赖。典型案例如区块链平台 Bittensor,其突破性在于任何人不限身份皆可参与贡献并优化 AI 模型。

与传统 AI 公司由单一实体掌控不同,Bittensor 构建了分布式协作网络。用户通过创建、测试或优化 AI 工具,即可赚取代币奖励。

该平台的独特架构依托 “子生态”(Subnets) 运行:这些聚焦特定 AI 任务(如语言翻译、图像识别)的微型社区,通过竞争机制持续优化算法产出。贡献有效成果的参与者将共享收益。

正是这种去中心化范式,使 Bittensor 显著区别于传统 AI 企业,比如用户掌控权更强,参与门槛低。

配置现实世界资产(RWA)

现实世界资产(RWA)指以数字代币形态上链的实体或传统金融资产,涵盖房地产、大宗商品乃至股票债券等多元类别。其代币化形式主要分两类:

  • 同质化代币(如 ERC-20 标准):代表黄金、货币等可分割资产
  • 非同质化代币 NFT(如 ERC-721 标准):对应房产、艺术品等唯一性资产

代币化允许这些资产可以在链上实现高速安全的交易流转。

通过 Web3 投资 RWA,也具备三重优势:

  • 流动性跃升:交易门槛显著降低,透明度全面提升
  • 碎片化持有:无需全款购房,小额资金即可持有物业代币份额
  • 链上确权:区块链保障资产记录精准防篡改,管理效率倍增

随着代币化浪潮席卷更多资产类别,RWA 有望成为 Web3 生态的关键支柱。

去中心化金融(DeFi)投资

去中心化金融(DeFi)开辟了无需传统银行与中介的金融产品投资路径。其依托区块链技术构建透明去中心化系统,用户可直接通过加密资产实现借贷、交易及储蓄。

DeFi 平台(通常经由去中心化应用 dApp 访问)支持点对点交易、瞬时贷款与零经纪商撮合的交易。主流参与形式包括:

  • 加密资产质押生息
  • 免信用审核的链上借贷
  • 用户间直连交易

DeFi 生态更可囊括 RWA,即房地产、大宗商品等资产经代币化后,即可接入 DeFi 协议释放流动性。典型案例如 MakerDAO,以 RWA 为抵押物发行稳定币 DAI。

传统金融与链上协议的融合,正催生高度多元的投资选项,同时有效抑制系统性风险。

这是对 DAO 的简明介绍,以下是该段内容的中文翻译,并做了适当语言润色以提升流畅性:

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s)

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是由成员集体决策、没有中心化领导者的线上社区。它们依靠区块链技术和智能合约运行,后者是一种自动化程序,能在特定条件达成时自动执行操作。

以太坊上的 MakerDAO 是最知名的 DAO 之一,它运行一种协议来维持 DAI 的稳定——一种锚定美元价值、但不依赖银行或政府支持的加密货币。DAI 的生成机制是用户将资产(如 ETH)作为抵押锁定在系统中,由社区成员共同管理机制,以保持 DAI 的稳定性。

当你找到感兴趣的 DAO 后,可以选择加入社区、参与讨论、完成任务。有些 DAO(如 MakerDAO)要求持有治理代币(如 MKR)才能参与提案投票。

加密货币 ETF

比特币交易型基金(ETF)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无需直接持有比特币即可参与投资的简便方式。

这些基金大致可分为两类:

  • 现货型 ETF:直接持有真实的比特币
  • 期货型 ETF:通过合约跟踪比特币价格走势

目前市面上已有多种比特币 ETF,满足不同投资偏好。例如:

  • ProShares Bitcoin Strategy ETF(BITO),专注于比特币期货合约
  • ARK 21Shares Bitcoin ETF(ARKB)与 VanEck Bitcoin Trust(HODL),提供的是现货敞口
  • 贝莱德(BlackRock)推出的 iShares Bitcoin Trust ETF(IBIT),凭借其市值规模成为当前最受欢迎的产品

与此同时,也已有针对以太坊的 ETF 产品推出,投资方式也较为多样。

投资加密货币 ETF 具备流动性强、便于分散投资等优势,但也存在一定风险,例如交易对手风险及并不直接拥有底层资产等问题。

尽管还有其他基于加密货币的 ETF 正在筹备或陆续推出,但目前市场中仍以比特币相关产品为主导。

边玩边赚(Play-to-Earn, P2E)游戏

边玩边赚的加密游戏,让玩家通过游戏内活动赚取数字资产,例如加密货币或 NFT。

不同于传统游戏中“成就仅限于虚拟世界”,P2E 游戏奖励的资产可被玩家真正拥有、交易或出售。

这些游戏通常构建在如 Ethereum(以太坊)和 Solana(索拉纳)等区块链网络上,打造出由玩家主导的经济体系,使得虚拟物品具备实际价值,从而让游戏成为潜在的收益来源。

当前知名的 P2E 游戏包括:

  • Axie Infinity:玩家通过养成与对战虚拟宠物,获得 SLP 与 AXS 等代币奖励
  • Decentraland:用户可购买、出售并变现虚拟土地,使用 MANA 代币进行交易
  • The Sandbox:一个元宇宙平台,玩家可创建、拥有并交易数字资产,使用 SAND 代币结算

这些案例展示了区块链如何将游戏从“娱乐产品”转化为“投资机会”。



Web3 投资的风险与挑战

Web3 投资蕴含丰富机遇,但同样伴随着显著风险。

其中一个核心挑战是安全性问题。Web3 钱包作为数字资产的存储工具,可能遭遇黑客攻击、钓鱼链接,或用户自身操作失误。即使选择了技术领先的钱包产品,若用户未能遵循良好的安全习惯,也依然存在被盗的可能。此外,由于 Web3 的去中心化特性,一旦出现问题,通常缺乏客服支持渠道,用户很难追回资产或获得补救。

监管不确定性也是一个关键风险。尽管美国正在评估一系列加密资产监管立法,但真正明确的框架仍未落地。在此背景下,合规路径模糊,给投资决策带来额外不确定性。同时,Web3 市场的价格波动性极高,资产价值可能出现剧烈波动。更现实的问题是,新项目层出不穷、良莠不齐,投资者容易陷入骗局、管理混乱或缺乏可持续性的项目。


总结建议

Web3 投资潜力巨大,但安全问题、监管不明与市场波动构成了真实挑战。

选择安全的钱包、保持良好的使用习惯,是进入市场的首要前提;

同时,面对不断变化的法规与高频项目发布,做好尽调、识别风险,才能在这个快速演化的生态中稳步前行。

当前 Web3 已在金融、游戏等多个行业形成变革力量。理解这些路径背后的机会与风险,将有助于你更清晰地布局 Web3 的未来。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Portal Labs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