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管局发文:至今尚未发出任何牌照 首批名单明年初揭晓
2025-08-01 16:00
RWA研究院
2025-08-01 16:00
RWA研究院
2025-08-01 16:00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2025 年 8 月 1 日零点,香港《稳定币条例》即将正式生效实施,标志着全球首个针对法定货币锚定稳定币的全面监管框架落地。 这场酝酿数年的金融监管变革,不仅重塑香港虚拟资产生态,更为全球数字金融监管树立全新标杆。而在此前最后 72 小时的倒计时阶段,香港金融管理局于 7 月 29 日连发四份关键文件,为这场制度变革铺设了实施轨道:


根据金管局发布的《实施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公告,四份文件构成监管框架的核心支柱——整合 28 份行业反馈的《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筑起资本与储备管理高墙;基于 38 份意见修订的《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指引》将非托管钱包纳入监管射程;《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摘要说明》划定申请路径;《原有稳定币发行人过渡条文摘要说明》则为现存玩家亮起合规绿灯。金管局在公告中多次强调,截至今日未发出任何牌照。


监管框架核心:高门槛、严风控、强保障


香港金管局以审慎态度构建监管体系。牌照稀缺性成为新规首要特征——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多次强调,初期只会批出“少量牌照”,数量预计仅为个位数。这种“宁缺毋滥”的态度,凸显监管层对市场稳健发展的审慎考量。


资本实力成为第一道硬门槛。根据《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摘要说明》,申请人必须实缴不少于 2500 万港元股本,且须是在香港注册的法团或认可机构。这一要求直接将抗风险能力不足的小型玩家挡在门外。


储备资产的管理要求更为严苛。支持稳定币的储备资产必须满足“全额支持 + 高流动性 + 严格隔离”三大原则:


  • 资产价值需时刻覆盖流通中稳定币面值
  • 仅限现金及政府债券等优质资产
  • 独立存放于受监管托管机构


反洗钱防线同步升级,新指引首次明确要求对非托管钱包交易实施额外风险控制,强制遵守《反洗钱条例》下的"旅行规则"(Travel Rule),确保资金流转全程可追溯。金管局强调将采取风险为本的监管方式,但持牌人须承担最终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算法稳定币被明确排除在监管范围外,这类无实质资产支持的币种将继续游离于灰色地带。


牌照申请开闸,时间表明确路线图


随着 8 月 1 日新规生效,牌照申请通道正式开启。金管局为有意入局者规划了清晰路径:


有意向的机构可于 8 月 31 日前联系金管局进行预沟通,获取监管反馈。


准备充分的申请人应在 9 月 30 日前提交正式申请材料,争取进入首批审核队列。


金管局助理总裁何汉杰在技术简报会上特别指出,评估将聚焦“三性原则”:合规性、具体性及可持续性。其中“具体性”要求申请人明确稳定币的实际应用场景和商业方案,避免空谈概念。根据《发牌制度摘要》,持牌人需持续履行披露义务和风险管理职责,否则可能面临牌照撤销风险,金融管理专员被赋予监管处置权以保障金融稳定。


发牌将是一个持续过程。金管局副总裁陈维民明确表示,9 月 30 日并非最终截止日,未进入首批名单的机构仍有机会。首批牌照名单预计将于 2026 年初公布。



重塑金融格局,香港抢占数字资产制高点


新规的战略意义远超牌照本身,它正在重构香港的国际金融地位。


跨境支付效率革命已经显现。在渣打银行测试案例中,通过合规稳定币结算系统完成的 1.2 亿港元跨境交易,耗时仅 27 秒,手续费不到传统渠道的 20%。这与 SWIFT 系统平均 2.3 天的处理时间形成鲜明对比。


政策最具突破性的设计在于支持多法币稳定币并行发展。中银香港的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已在 XBIT 平台进行压力测试,为人民币国际化开辟全新路径。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指出,应“依托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发展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构建可控的国际支付渠道”。


应用场景聚焦实体经济。首批稳定币将优先服务于跨境贸易与 Web3.0 两大领域。京东集团副总裁沈建光透露,其稳定币旨在“提升全球供应链和跨境支付能力”。



监管层密集发声,投资者需警惕风险



在制度落地的关键节点,香港监管层频频发声警示风险。


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警示市场存在"双重泡沫"风险:一方面是过度概念化,众多机构空谈愿景却缺乏实施方案;另一方面是市场亢奋,部分企业借稳定币概念炒作股价。


条例生效带来明确法律红线:任何向香港公众推广无牌稳定币的行为均属违法。财库局副局长陈浩濂提醒投资者:“面对高收益承诺时务必提高警惕,核实发行方是否持有合法执照”。


散户参与路径同步明晰:应仅选择金管局授权稳定币,通过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VASP)进行交易,并定期查阅储备审计报告。原有稳定币发行人则须按《过渡条文摘要》调整合规。



制度实施进程


两套监管指引将于 2025 年 8 月 1 日刊宪生效,市场参与者须全面遵守《稳定币条例》。金管局在公告结尾再次强调:"截至今日尚未发出任何牌照"。


蚂蚁国际、渣打银行等沙盒测试机构已表明将提交申请。香港正以"监管沙盒 2.0"模式探索独特路径——在传统金融严谨性与区块链创新间寻求平衡,既规避美国监管碎片化困局,亦突破日本全盘禁止思路,以制度性开放抢占数字金融制高点。


作者:梁宇 编审:赵一丹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RWA研究院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