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Web3 的竞争已全面迈入全球化时代。项目要想获取更多用户、交易和声量,单靠英文内容或欧美 KOL 早已不够。面对东南亚、中东、拉美等增长市场崛起,内容多语种、本地 KOL 投放、社群建设成为每个项目出海的“必修课”。
那么,一个中早期 Web3 项目,该如何构建自己的全球化推广体系?
很多项目将“翻译”视作全球化的起点,但真正有效的是“多语言表达体系”。这意味着内容不能仅是从英文翻译为中文 / 越南语,而是要重新设计信息结构、语境表达与阅读路径。
例如:英文白皮书强调逻辑和风险,适合精炼摘要和数据图表;而中文和越南语用户更喜欢图文解释、有 KOL 讲解的故事型内容。
内容结构应包括:多语言官网 / 文档、X 账号分区运营、本地社群公告机制等,确保不同语区用户获得同等的信息质量与更新频率。
在全球化推广中,KOL 是打开用户信任的第一道门。不同市场对 KOL 内容形态偏好也有显著差异:英文市场偏重分析长文、视频测评;而中文、印尼、越南用户更依赖 Telegram 群、短推图解和 AMA 直播。
建议建立一套结构化 KOL 合作模型:
用腰部 KOL 构建社区热度和传播广度
头部 KOL 用于阶段性品牌背书和重大节点配合
辅以内容任务或 KOL 共创活动(如赏金、剪辑、再解读),放大覆盖与社区共鸣
如果没有本地资源,也可使用像 ChainPeak Pro 这类服务平台,批量连接各语种市场优质 KOL,并统一管理投放。
很多项目在海外花钱打了曝光,但没有建立本地社群结构,导致用户来了却“接不住”。建议按语种分建 Telegram / Discord 子群,由熟悉当地语言与文化的管理员运营,快速建立认同感。
配合每个市场的喜好进行内容节奏调整:
中东、印尼市场更活跃于 AMA、语音直播
中文和越南市场适合做签到、问答任务、空投活动
印地语用户偏好高频播报和直接奖励机制
构建社群的目标,不仅是维持聊天活跃,而是形成口碑放大 + 转化引导 + 用户共创的循环结构。
Web3 进入全球化阶段,项目不再比谁更会喊,而是比谁能搭建起稳定、可复制的增长系统。全球推广的本质,是设计一个跨语言、跨文化、跨平台的内容传播—信任建立—社区承接闭环。
想走得远,不如先走对。把“内容体系、本地 KOL、社群网络”三者打通,你的项目全球化增长自然水到渠成。
Q1:我们还没发币,是否有必要现在就开始做全球推广?
A:有必要,且越早越好。全球化不是 TGE 之后才做的“宣传”,而是从产品测试期就该逐步搭建的信任网络。你可以先从 2–3 个重点市场做内容和 KOL 测试,帮助你提前建立用户认知与社区土壤。
Q2:全球化一定需要很多预算吗?有没有轻量级方案?
A:不一定。你可以按语言市场拆分做精细化布局,比如先只做中文 + 越南语,再逐步拓展。内容可以用模块化 + 本地化 KOL 共创形式降低成本,社群可以用赏金活动做早期运营激励。预算有限也完全可行,关键是结构设计。
Q3:怎么判断哪些 KOL 值得长期合作?
A:关注三个维度:内容契合度、用户互动质量、历史配合经验。粉丝数不是唯一标准,尤其在新兴市场,中腰部 KOL 更能带来真实参与与讨论。建议多做内容共创类合作,观察其持续性与社群反应。
Q4: 通过 ChainPeak 宣发有哪些优势?
A:我们作为机构拥有批量议价能力,价格远低于项目方单独对接。长期合作还可享受定制套餐与年度折扣,节省 30% 以上成本。
您可能还需要这些资源:
官方推特:https://twitter.com/chainpeak
全球 Kol 资源群:https://t.me/globalcryptokol
全球 Mod 资源群:https://t.me/web3modglobal
与我们预约线上会议:https://calendly.com/chainpeak/30min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