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耳他的加密「快车道」:监管便利还是风险隐患?
2025-07-01 14:02
链捕手
2025-07-01 14:02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马耳他凭借快速 MiCA 审批吸引加密巨头,但四天发牌、5 亿罚单与欧盟审查,暴露监管宽松争议。


来源:CoinDesk

整理&编译:LenaXin,ChainCatcher


要点


  • 马耳他 2018 年推出的监管框架可助企业轻松过渡至 MiCA 体系,但有人质疑其牌照发放是否过于宽松。
  • 波兰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 CEO 表示:「获取 MiCA 牌照不该像在麦当劳点餐那样简单。」
  • 马耳他金融监管机构在欧易支付 5 亿美元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合规和解约一个月前,已向其授予 MiCA 预授权资格。


这座 50 万人口的南欧岛国马耳他(Malta),正成为加密巨头布局欧洲的首选。MiCA 生效仅数周,该国便向欧易等头部交易所发放牌照——持牌企业可在 30 国经济区通行运营。


最新动态显示,Gemmi 交易所也加入了马耳他牌照申请行列。


马耳他快速实施 MiCA 引发争议。虽然 CASP 规则追求欧洲统一标准,但各国审批存在自主空间。业界质疑马耳他尽调是否充分、审批是否过速。


MiCA 审批的马耳他「快车道」


马耳他 2018 年推出的《虚拟金融资产法案》(VFA) 为其过渡至 MiCA 体系奠定基础,被官方认定为「与 MiCA 基本等效」。


该框架规定:2024 年 12 月 30 日前持有 VFA 牌照的企业可享 MiCA 快速通道及预授权资格。


监管机构表示,成熟的本土制度可使现有企业获得审批加速。


监管隐忧


马耳他快速适应监管变革的能力虽为企业提供便利,但引发对其监管实质的质疑。


Elliptic 副总裁 Liat Shetret 指出:「小司法管辖区确实能更快适应监管变化」,但质疑快速审批是否配备相应执法能力。她强调:「招商引资和牌照加速容易,但持续监管机制和专业的加密执法团队才是关键。」


但当地加密从业者指出,马耳他对数字资产监管的熟稔程度是其核心竞争力。


马耳他律所 GTG 合伙人 Ian Guaci 指出:「企业需要专业连贯的监管,但新实施 MiCA 的国家未必具备这种能力。」


波兰最大交易所 Zondacrypto CEO Przemysław Kral 以「快餐与米其林餐厅」作比,解释其放弃马耳他、选择监管更严的爱沙尼亚的原因。


他直言:「MiCA 审批不该像点快餐般随意,欧易四天获批的案例恰恰说明问题。」(注:欧易于 2025 年 1 月 23 日获预授权,四天后即 1 月 27 日取得正式牌照)


加密巨头押注马耳他


欧易等头部交易所通过马耳他快速审批获得 MiCA 预授权。但一个月后,该公司支付 5 亿美元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和解,涉及无证经营指控。马耳他监管机构 4 月还对其违反反洗钱规定罚款 120 万美元。


马耳他监管机构回应称采用风险导向审批原则,强调「基于当时信息审慎评估,平衡效率与风险」。欧易表示其 2018 年起在马耳他运营,2023 年申请 MiCA 时已持有 VFA 牌照。


欧易欧洲 CEO Erald Ghoos 近日在 X 平台阐述选择马耳他的原因:「我们最终选定马耳他,因其整体持牌产品布局更为领先。」他透露公司曾考察法国与荷兰市场。


Ghoos 强调:「欧易未从马耳他金融服务管理局获得任何特殊优待,事实恰恰相反。」


另一加密巨头 Crypto.com 今年 1 月也通过马耳他获得 MiCA 牌照。该平台虽在迪拜等多国持牌,但 2023 年因在荷兰无证运营被罚 285 万欧元。公司表示其马耳他总部已运作五年。


法国的反击


法国监管机构警告 MiCA 审批存在「快餐式」放行风险。AMF 主席指出,部分快速获批产品可能降低监管标准,呼吁加强 ESMA 协调,防止企业选择最宽松的审批地。


MiCA 的授权流程存在透明度问题,各成员国审批标准差异显著。ESMA 与 EBA 虽设立协调机制,但实际执行仍不统一。


法国区块链专家 Arroche 指出:「法国 AMF 严格遵循 ESMA 标准,而马耳他等国在技术细则未完备时就发放牌照,甚至创设 MiCA 未授权的『预批准』程序。」


这种监管差异导致企业选择倾向明显:法国仅批准 3 家 CASP,其严苛标准致使欧易于去年 7 月放弃法国市场。


欧盟监管机构正对马耳他展开审查。据彭博社报道,在 Bybit 遭黑客攻击后,多国监管机构敦促 ESMA 调查欧易并审查马耳他审批程序。法新社消息显示,ESMA 已对某监管宽松的成员国启动「同行评议」。


一位匿名欧洲 CASP 高管向 CoinDesk 证实,ESMA 确实在审计马耳他金融监管机构。ESMA 和法国 AMF 对此不予置评。


欧盟加密监管阵痛


加密创新委员会欧盟政策负责人 Mark Foster 指出,法国对快速审批模式的异议反映了欧盟实施 MiCA 的根本矛盾:监管集中化与成员国自主权的平衡问题。


Foster 提出关键问题:「欧盟应选择联邦制集中决策以抗衡中美,还是保持去中心化尊重各国专业优势?后者对成员国至关重要,权力过度集中将损害其利益。」


加密企业面临各国 MiCA 执行标准不一的困扰。Bitpanda 交易所的表态颇具代表性——该平台在 2024 年 1 月获得德国 BaFIN 牌照时强调:「这是立即生效的正式牌照,而非某些司法管辖区发放的『原则性批准』」。


作为同时持有奥地利、马耳他和德国 MiCA 牌照的交易所,Bitpanda 虽未直接置评,但其表态暗示了对牌照等效性的质疑。


投资入籍计划


除监管集权争议外,马耳他因「投资入籍计划」与欧盟委员会的司法对抗近日白热化。欧洲最高法院一个月前裁定,该国向投资约百万美元者出售欧盟公民身份的「黄金签证」计划违法。欧盟委员会指该计划为洗钱、逃税和腐败敞开大门。


法国财政部反洗钱机构 Tracfin 前调查人员透露:「推行黄金护照的国家往往同时制定宽松的离岸公司法规。」他指出:「这绝非巧合——这些资源匮乏的经济体多为避税天堂,靠此类政策刺激发展。」


马耳他虽未上诉,但表示正评估判决法律效力。尽管「黄金签证」与加密监管无直接关联,但该国引进富豪与加密巨头的模式存在相似性。CoinDesk 获取的文件显示,欧易中国籍创始人孙宇晨 2024 年 3 月已取得马耳他护照。


一位曾为多国 CASP 提供服务的匿名合规专家表示:「欧洲监管体系存在套利空间,企业可择易而行。若因他国审批迟缓而涌向马耳他,说明我们未能为正规交易机构建立有效体系。」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链捕手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