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的「11 万美元困局」:多空博弈下的市场暗流、机构野心与宏观变量全景透视
2025-05-27 20:15
MarsBit News
2025-05-27 20:15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机构资金持续流入,推动市场,但散户态度谨慎。


撰文:White55,火星财经


一、价格僵局:技术面与情绪面的双重博弈


(1)11 万美元的「心理魔咒」:历史高点与市场预期的错位


比特币自 2025 年 4 月突破 10 万美元后,开启了新一轮上涨周期,5 月中旬一度触及 111,957 美元的历史高点。然而,此后价格始终在 105,000-112,000 美元区间震荡,未能形成有效突破。这一现象与 2024 年 12 月突破 10 万美元时市场快速拉升的形态形成鲜明对比,背后折射出当前市场的复杂矛盾。


技术面上,比特币周线级别 RSI 指标已进入超买区域,MACD 动能柱持续收窄,显示短期上涨动力衰减。而链上数据显示,长期持有者(LTH)持仓占比从年初的 76% 下降至 72%,部分「老矿工」和早期投资者开始获利了结,导致交易所净流入量增加。这种筹码松动现象与 2021 年牛市末期的特征存在相似性。


但另一方面,衍生品市场透露出截然不同的信号。截至 5 月 26 日,比特币期货年化基差利率维持在 8%,远低于 2024 年 12 月突破 10 万美元时 20% 的极端水平,表明杠杆多头并未过度激进。同时,期权市场的 Delta 偏斜指数(-6%)显示看跌期权折价交易,这是典型牛市结构特征,与 2024 年熊市期间 +15% 的偏斜形成对比。


图片 1:比特币 2 个月期货年化基差率。


(2)市场情绪的「冰火两重天」:机构入场潮与散户谨慎症


机构资金持续涌入成为支撑市场的核心力量。数据显示,5 月 19-25 日当周,美国现货比特币 ETF 净流入达 27.5 亿美元,创下 2024 年 12 月特朗普胜选以来的单周新高。其中贝莱德 IBIT、富达 FBTC 两大 ETF 占据 80% 份额,显示传统资管巨头正成为比特币定价权的主导者。


值得关注的是,摩根大通在 5 月 19 日宣布允许客户通过经纪账户购买现货比特币 ETF,这一举措虽未直接涉及托管服务,但其 6 万亿美元客户存款的潜在入场通道被打开,可能引发「鲶鱼效应」——高盛、花旗等机构或被迫跟进以保持竞争力。


与此形成反差的是散户投资者的谨慎态度。加密货币恐惧与贪婪指数从 5 月初的 78(极度贪婪)回落至 65(贪婪),而谷歌搜索「比特币泡沫」关键词的热度同比上升 320%。这种分歧反映出普通投资者对高位震荡的焦虑,与机构的「越跌越买」策略形成鲜明对比。


二、宏观变量:特朗普政策、美联储转向与科技股联动的三重奏


(1)特朗普的「关税游戏」:地缘政治如何重塑加密市场定价逻辑


5 月 26 日,特朗普宣布推迟对欧盟进口商品征收 50% 关税至 7 月 9 日,这一决策表面上缓解了贸易战升级风险,但实际暗含政治博弈。历史数据显示,特朗普任期内关税政策具有高度反复性——2025 年 2 月其突然宣布对欧盟汽车征收 25% 关税导致比特币单日暴跌 12%。



当前市场更关注其加密货币战略储备计划的进展。尽管 3 月白宫峰会仅提出稳定币立法框架,但参议员卢米斯提出的《国家比特币储备法案》草案已进入立法程序。该法案要求美国财政部在未来 5 年内购入占流通量 5% 的比特币(约 105 万枚),若落地将直接创造近千亿美元需求。


(2)美联储的「通胀谜题」:PCE 数据或成突破关键催化剂


市场对 5 月 30 日公布的 PCE 通胀数据高度敏感。当前 CME 利率期货显示,交易员押注美联储在 6 月降息 25 个基点的概率为 68%,但若核心 PCE 同比增速超过 2.9%(前值 2.8%),可能逆转宽松预期。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币与纳斯达克指数的 90 天相关性系数已从年初的 0.75 降至 0.32,显示其正在脱离传统风险资产框架,向「数字黄金」叙事靠拢。


(3)英伟达财报的「蝴蝶效应」:AI 算力革命与加密市场的隐秘关联


英伟达将于 5 月 28 日发布季度财报,其业绩表现可能通过两条路径影响比特币:


  • 算力竞争:新一代 AI 芯片需求若超预期,可能推高 GPU 价格,间接增加比特币矿机更新成本,挤压矿工利润空间;
  • 资金分流:科技股若因财报利好上涨,可能吸引部分加密市场资金转向传统股市,加剧比特币短期波动;


三、机构暗战:MicroStrategy 的「囤币经济学」与 ETF 生态进化论


(1)MicroStrategy 的「极限操作」:资产负债表重构背后的战略野心


迈克尔·塞勒的 MicroStrategy 在 5 月 19-25 日以均价 106,237 美元增持 4,018 枚比特币,使其总持仓量达到 32.4 万枚(价值约 345 亿美元)。值得玩味的是,该公司通过可转换债券募资的票面利率已从 2024 年的 0.625% 飙升至 6.25%,显示资本市场对其激进策略的风险定价正在改变。


这种「债务驱动型囤币」模式正在形成示范效应。数据显示,截至 5 月,标普 500 成分股中已有 17 家公司公开持有比特币,总规模达 487 亿美元。特斯拉、Block 等企业甚至开始探索用比特币支付供应链款项,推动其从储备资产向流通媒介进化。


(2)ETF 生态的「马太效应」:贝莱德 - 富达双巨头格局下的市场重构


美国现货比特币 ETF 自 2024 年 1 月获批以来,总资产管理规模(AUM)已突破 1200 亿美元。其中贝莱德 IBIT(486 亿)、富达 FBTC(392 亿)两家占据 72% 份额,形成绝对垄断。这种集中化趋势可能引发监管担忧——SEC 正在研究是否对 ETF 发行商提出「储备资产透明化」新规,要求披露托管地址和链上验证机制。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 ETF 正在改变比特币的波动特性。通过每日净流入 / 流出数据测算,ETF 资金流动对比特币价格变动的解释度已达 38%,这意味着传统金融市场的开盘时间(美东时间 9:30-16:00)正在成为比特币价格波动的主战场,与早期 7×24 小时连续交易的「去中心化」特征形成悖论。


图 3:比特币价格随现货比特币 ETF 资金流出而下跌


四、技术革命:Layer2 生态爆发与「比特币本位」的可行性实验


(1)闪电网络 2.0:支付赛道的「奇点时刻」


比特币 Layer2 解决方案闪电网络的升级版(LN2.0)在 5 月实现重大突破:


  • 通道容量突破 8000 BTC,同比增加 320%;
  • 支持原子多路径支付(AMP),单笔交易处理能力提升至 0.1 BTC;
  • 与 Visa 合作试点跨境汇款,手续费降至 0.3% 以下。


这些进展正在改变比特币的效用边界。萨尔瓦多政府宣布将公务员薪酬的 20% 通过闪电网络发放,而亚马逊墨西哥站已接受比特币闪电支付。若这种「小额高频支付 + 价值存储」的双重功能得以巩固,比特币可能真正挑战 Visa、PayPal 等传统支付巨头。


(2)RGB 协议的「智能合约突围」:挑战以太坊的隐秘战争


基于比特币 UTXO 模型的 RGB 协议在 5 月完成 v0.5 版本升级,首次实现图灵完备的智能合约功能。尽管目前生态规模尚小(总锁仓量仅 1.2 亿美元),但其采用客户端验证、链下计算的架构,在隐私性和扩展性上展现独特优势。值得关注的是,MakerDAO 创始人 Rune Christensen 已宣布探索将 DAI 部分储备金转入 RGB 协议,这可能成为 DeFi 资金回流比特币生态的标志性事件。


五、未来情景推演:三种路径下的比特币命运


(1)牛市情景(2025 年底目标:18 万 -25 万美元)


触发条件:


  • 美国 PCE 通胀数据低于 2.6%,美联储 6 月启动降息周期;
  • 国家比特币储备法案通过,财政部开启月度购币计划;
  • 比特币 Layer2 生态锁仓量突破 100 亿美元,支付场景用户超 5000 万 37。
  • 技术形态:周线级别将形成「杯柄形态」,突破 11.2 万美元后加速上涨,复制 2024 年 12 月突破 10 万美元时的动量效应。


(2)震荡情景(价格区间:10 万 -14 万美元)


核心变量:


  • 英伟达财报显示 AI 芯片需求疲软,科技股回调拖累风险资产;
  • 特朗普关税政策反复引发市场避险情绪;
  • ETF 资金流入速度降至周均 10 亿美元以下 18。
  • 市场特征:矿工抛压增加,算力难度调整周期延长,衍生品资金费率持续低位徘徊。


(3)熊市情景(回调目标:7.4 万 -8.5 万美元)


风险催化剂:


  • 美国 SEC 突击调查 ETF 储备金托管情况,引发信任危机;
  • 中东地缘冲突升级推高油价,全球通胀预期逆转;
  • 量子计算突破引发比特币加密算法安全性担忧 89。
  • 链上信号:交易所净流入量连续三周超 5 万 BTC,长期持有者持仓占比跌破 70%。


结语: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


比特币的 11 万美元拉锯战,本质上是新旧金融秩序碰撞的微观映射。从特朗普的关税博弈到 MicroStrategy 的资产负债表革命,从闪电网络的支付渗透到 ETF 的机构化改造,多重力量正在重塑这场实验的经济学意义。历史经验表明,每当比特币的「死亡讣告」充斥媒体时,往往是长期投资者逆向布局的良机。当市场在喧嚣中迷失方向时,或许更应该回归中本聪白皮书的原始愿景——「一种纯粹的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在这个意义上,2025 年的价格波动不过是这场伟大社会实验的注脚,真正的革命早已在代码与共识中悄然生长。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MarsBit News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