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在非洲生活的人而言,Web3 钱包不仅是金钱载体,更是从经济边缘走向中心的可能性。
撰文:刘红林、郑弘德
生活在 21 世纪第二个十年,我们用手机就能秒速转账、购买基金、扫码消费,银行账户如同空气般融入生活,一切看似理所当然。优质的金融工具意味着更好的风险管理、扩展能力和财富增值。然而,在新兴市场的广袤土地上——非洲、拉美、南亚,数十亿成年人却从未拥有银行账户。这些「新兴」地区往往发展较晚,金融服务匮乏,处于「无银行账户」(unbanked)状态的人口基数之庞大,或许很少人关注。
这些地区,银行网点稀少、手续费高、流程繁琐,信任缺失使得稳定的金融服务成为少数人的特权。移动支付上,虽然存在如肯尼亚的 M-Pesa 满足本地支付需求,但跨境转账仍受高昂手续费和每日通道限额限制,且很多地区难以得到服务。
更严峻的是,许多地区当地主权货币的脆弱性:津巴布韦通胀率曾居高不下,甚至发行过 100 万亿面值的货币,深受恶性通货膨胀困扰;安哥拉的宽扎几乎崩盘,居民财富在贬值中灰飞烟灭。许多普通人为了保值,在黑市高价兑换美元,面临高风险和额外成本,稳定的金融服务似乎遥不可及。
我们来看一组来自 2023 年全球普惠金融发展趋势报告的数据:
北美地区得益于其发达的金融体系,金融账户持有率已经接近饱和,而与此同时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金融账户持有率仅为 55%,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同样,数字支付服务使用率在北美使用率高达 92%,而中东北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对比差距明显,许多人仍无法享受普惠金融,别说通过银行账户改善生活。
另外,你知道非洲许多地方使用的是法国人创造的非洲法郎,而不是自己本国的货币吗?
1945 年 12 月法国批准布雷顿森林协定后,根据戴高乐将军的法令,创造了 CFA(西非法郎)货币体系,并且控制汇率,甚至设计和印刷非洲所使用的纸币,非洲法郎成为了法国在非洲的各个殖民地内的官方货币,至今仍在 14 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内使用,而这里也被称为「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区」。
想象一下,一个国家要求你的国家将一半的外汇储备存入该国,以换取允许你的国家发行自己的货币。再想象一下,这个国家控制着你的国家的货币价值,并且对该货币的汇率拥有否决权。这听起来像是一种金融占领,但是对与撒哈拉以南 14 个非洲国家来说,这却是一种现实:一半的外汇储备存放在前殖民国家法国,法国似乎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了「新霸权」。
人权基金会的亚历克斯·格拉德斯坦(Alex Gladstein)曾提到:「与一般的法定货币体系不同,CFA 系统要阴险得多。CFA 是货币殖民主义。」记者约瑟夫实地考察,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古巴到土耳其,从南非到塞尔维亚。我从未见过比中非或西非,对货币解放有更大的需求的存在。」
了解完以上种种,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区块链和 Web3 像是为这些痛点量身打造的解药。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绕过了传统银行的壁垒,消除对传统金融机构的依赖。Web3 钱包作为用户与区块链交互的入口,保护隐私的同时规避身份或地理限制,不问出处,普通人仅需一部手机即可通过非托管钱包掌控数字资产,参与储蓄、借贷和投资,打破金融服务的准入门槛、握住金融的钥匙,甚至实现货币解放。
对这些地区生活的人而言,Web3 钱包不仅是金钱载体,更是从经济边缘走向中心的可能性。区块链普惠金融的潜力,或许能帮助数十亿人从金融孤岛接入全球经济。这是一场金融平权革命,推开这扇门,普通人也能站上世界舞台。
Jambo 创始人 James Zhang 是第三代在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生活的中国人,亲眼见证了当地金融体系的低效:工人因缺乏信任需每日结算工资;跨境支付只能靠教堂渠道;腐败的中间商让金钱流动受阻。在纽约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时,他接触到比特币和以太坊,洞察到区块链的潜力。2021 年,26 岁的 James 创立 Jambo,立志用 Web3 解决新兴市场的三大痛点:跨境支付、汇款和「无银行账户」问题。
推出的 JamboPhone 智能手机,预装 20 个 Web3 应用(钱包、游戏、DeFi),截止今日已售 87 万台,激活近 1000 万个非托管钱包,覆盖 128 国,在新兴市场广受欢迎。
创始人 James Zhang 曾直言:「我认为在非洲,没有钱可以存,因为只有 1% 的超级富豪和 99% 的贫民。因此,我们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即帮助普通人赚钱」。Jambo 基于此思路,构建了 Jambo Super APP,通过「学习、玩耍、赚钱」的逻辑,让当地可能连银行账户都没有,且工作机会缺乏的年轻人们,在这款超级应用中获得创收机会。
除了非洲以外,拉丁美洲、东南亚地区广阔的新兴市场,同样渴望 Web3、加密货币为其带来稳定的货币和金融系统。Jambo 在非洲市场积累了成功经验后,逐渐向更多「蓝海」出发,立志成为 Web3 的移动基建拓荒者,通过新兴市场的推动 Web3 大规模普及。
Yellow Card 成立于 2019 年,从尼日利亚小团队,到如今成长为非洲最大的稳定币交易所,业务覆盖 20 个非洲国家。作为首家获得许可的稳定币平台,Yellow Card 通过其支付 API 和「非洲即服务」套件,整合本地银行和移动支付系统,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安全、低成本的稳定币交易服务。2024 年 10 月,拿下 3300 万美元 C 轮融资,总融资金额已达 8500 万美元。
Yellow Card 交易所的 CEO Chris Maurice 指出,在非洲,多国货币极为不稳定,约 70% 的国家面临外汇短缺的问题,许多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美元用于运营,稳定币如 USDT 和 USDC 已成为美元的替代品,为企业提供了存储价值、支付国际供应商和应对货币贬值的工具。
例如,埃塞俄比亚作为非洲人口第二多的国家,2024 年 7 月,该国的本地货币比尔 (ETB) 在政府放宽货币管制以寻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107 亿美元贷款后大幅贬值 30%,本地货币的不稳定,进一步推动了人们对稳定币的需求。
已经有许多非洲企业,通过像 Yellow Card 这样的平台获取稳定币,Yellow Card 的平台以低至 0.05 美元的交易成本,帮助约 3 万家企业优化跨境支付和资金管理,2024 年交易量突破 30 亿美元。Maurice 强调:「稳定币在非洲不仅是金融工具,更是生存的必需品。」 稳定币正在不断赋能企业,打破传统金融壁垒,助力非洲金融现代化。
尼日利亚的货币贬值危机同样启发了 Xend Finance 的创始人 Aronu。Aronu 和母亲在尼日利亚参与信用合作社,希望通过定期存款和互助试图抵御经济困境,但慢慢意识到即使他们有定期储蓄的行为,仍然眼睁睁看着钱越来越不值钱,大家也越来越穷,甚至有时还会承担很高的经济损失。
非洲薄弱的银行体系和强烈的保值需求,催生了 Xend Finance——一个面向信用合作社的 DeFi 平台。Xend 通过聚合 DeFi 借贷协议,为用户提供多层次利息回报,致力于让普通人也能享受 DeFi 的红利。
不止专注做聚合和借贷,Xend 的独特之处在于将 DeFi 下沉到真正需要它的场景。Aronu 表示:「我们为生活在不稳定经济环境中、资产得不到保护的人们提供价值。」 Xend 不仅为信用合作社成员提供存款的替代选择,还通过优化收益帮助低收入人群对抗货币贬值,弥补传统金融的不足。
通过与币安、谷歌和 Polygon 等巨头的合作,Xend 在非洲扩展至加纳和肯尼亚,曾经难以接触的金融借贷服务逐渐走进非洲更多地区,计划吸引更多的非加密用户加入 DeFi,目标直指货币贬值下的储蓄保值需求,不仅为信用合作社成员提供了替代传统储蓄的方案,还为非洲低收入人群带来了抵御经济波动的希望。
Ejara 是一家总部位于喀麦隆的 Web3 平台,成立于 2020 年,专注于为法语非洲用户提供加密货币投资和支付服务。创始人受当地金融排斥和货币贬值的启发,开发了 Ejara 移动应用,允许用户以低至 1 美元的金额投资稳定币、比特币等资产,并支持跨境支付和本地货币兑换。
2023 年,Ejara 完成 800 万美元 A 轮融资,由 Dragonfly Capital 和 Circle Ventures 领投,估值达 5000 万美元。截至 2024 年,Ejara 用户超 30 万,覆盖喀麦隆、塞内加尔和科特迪瓦,月交易量达 2000 万美元。
Ejara 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低门槛和本地化策略。平台支持法语界面,整合移动钱包如 Orange Money,降低用户进入 Web3 的技术壁垒。2024 年,Ejara 推出「Ejara Earn」计划,用户可通过稳定币质押获得 8-12% 的年化收益,吸引了大量首次接触加密的非洲女性用户(占用户 40%)。Ejara 的活跃表现和 2023-2024 年的持续增长,使其成为法语非洲 Web3 领域的标杆,Tayim 表示:「希望利用区块链技术,让整个地区的投资和储蓄产品变得民主化,让普通非洲人也能参与全球金融市场。」
我们注意到,Web3 在非洲的火热发展同样离不开监管,企业的运作永远离不开合规。目前,非洲有尼日利亚、博茨瓦纳、毛里求斯、纳米比亚、南非和塞舌尔通过了管理数字资产的立法,而只有阿尔及利亚、埃及、摩洛哥和突尼斯明确禁止数字资产。非洲大陆的其他国家地区均未制定管理数字资产的立法,也没有任何禁止数字资产的立法,处于「监管真空」状态。我们来看几个国家的监管例子:
南非是非洲数字资产监管的领先国家。2022 年,南非金融部门行为监管局(FSCA)推出的加密资产声明标志着南非加密货币监管方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声明将加密资产定义为「金融产品」,要求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注册并遵守《金融顾问和中介服务法》(FAIS)。2023 年,FSCA 发布加密资产监管框架,涵盖反洗钱(AML)和客户保护要求。截至 2024 年,超过 300 家加密企业获得许可或正在申请许可。
毛里求斯政府不断致力于吸引投资者、建设具有韧性的经济,并将毛里求斯打造为新兴技术中心,为此,毛里求斯政府迈出了一步,颁布了于 2022 年 2 月 7 日生效的《虚拟资产法案》。与此同时,毛里求斯金融服务委员会 ( FSC ) 根据国家风险评估的结论,发布了《针对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 ( VASP ) 和首次代币发行发行人的反洗钱 / 反恐怖融资指导说明》。2023 年,毛里求斯进一步更新了反洗钱和反恐融资(AML/CFT)法规,强化对数字资产的监督。不断进步的监管下,毛里求斯也被视为非洲的加密友好国家之一。
*《虚拟资产法》为 VASP 规定了 5 种类型的许可证
根据 Chainalysis 的报告,尼日利亚是世界上加密货币采用率排名第二的国家。2023 年,尼日利亚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布《数字资产规则》,将加密资产纳入监管,要求交易所和 VASP 注册,遵守 AML/CFT 要求。据 2024 年 8 月 Decrypt 报道,尼日利亚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已向当地加密货币交易所颁发了第一批在该国境内运营的许可证。
可以观察到,非洲许多国开始拥抱区块链。尼日利亚的加密监管框架让 Yellow Card 合法运营;南非将加密资产视为金融产品,Ejara 借此合规;肯尼亚的沙盒模式为 Jambo 开绿灯;博茨瓦纳和毛里求斯通过虚拟资产法案,吸引投资。这片充满金融需求与创业机遇的土壤,创业展业也讲究合规先行。
非洲的 Web3 热潮只是新兴市场潜力的冰山一角。拉美、南亚和东南亚许多地方面临着与非洲一样的金融普惠度不足的困境,同样展现出旺盛的金融需求。
在拉美,巴西和阿根廷的通胀危机推动稳定币采用,平台交易量不断增长。南亚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因金融排斥和高汇款成本,DeFi 平台赋能的小额借贷项目快速扩张。东南亚的菲律宾和越南,加密支付应用如 Coins.ph 服务超 2000 万用户,满足跨境汇款需求。
* 菲律宾加密货币交易所 Coins.ph
Web3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低成本和高包容性,正是新兴市场金融痛点的解药。从稳定币交易、DeFi 借贷到加密支付、NFT 资产化,Web3 提供多样化切入点,满足储蓄、投资、支付等需求。2024 年,全球 Web3 初创企业融资超 120 亿美元,其中新兴市场占 30%,显示出创业蓝海的巨大潜力。无论是 Jambo 的移动基建、Yellow Card 的稳定币交易、Xend 的 DeFi 赋能,还是 Ejara 的投资普及,Web3 的多场景应用正在重塑金融格局。这片未被充分发掘的巨大蛋糕,正等待更多创新者加入,各地政府有关部门也在逐步建立监管框架,合法合规推进金融平权。
在全球金融普惠鸿沟显著的背景下,非洲等新兴市场面临银行服务匮乏、货币脆弱、跨境支付困难等问题。Web3 凭借区块链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与 Web3 钱包的便捷性,打破金融服务壁垒,为这些地区带来金融平权希望。以 Jambo、Yellow Card 等为代表的非洲 Web3 企业,通过创新模式满足当地金融需求,在跨境支付、稳定币交易、DeFi 借贷等领域取得亮眼成绩。同时非洲多国积极探索监管路径,南非、毛里求斯、尼日利亚等国已出台数字资产相关法规,为 Web3 发展划定合规边界。
事实上非洲的 Web3 热潮只是新兴市场潜力的冰山一角,拉美、南亚和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同样存在巨大金融需求,这无疑是 Web3 创业的蓝海,充满无限机遇。
许多国内创业者摩拳擦掌,想要抓住风口出海创业。但在新兴市场进行 Web3 创业展业一样强调合规先行,创业者需密切关注各地监管动态,在合规框架内开拓创新,方能把握机遇的同时不踩雷,顺顺利利吃下蛋糕。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