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市场的普遍性及结构性牛市
2025-04-30 22:11
道说区块链
2025-04-30 22:11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经常有读者在留言区问:接下来还有没有山寨币的行情?


对这个问题,我回复过多次。我认为普遍性的山寨币牛市恐怕很难见到了,少数有价值的项目、价值币还是有可能随着牛市行情的兴起再启行情的。


这个看法仅仅只是我自己的直观感受,并没有很多经验依循,也没有太多历史数据的支撑。


但最近,在读了一位前辈的投资经历以后,我才对上面这个直观感受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这位前辈是雪球上一位知名的投资者,昵称是“散户乙”。他在雪球上实时记录了自己从 2013 年到 2023 年在 A 股的投资经历,然后在 2023 年 12 月 31 日注销账户,彻底“消失”在了网络空间。


他是 A 股的第一代投资者,在 1991 年就开始投资 A 股,经历了 A 股的各种历史变迁、记录了 A 股的各个成长阶段。


尽管他注销了自己的账户,但所幸雪球上不少细心的网友详细记录下了他所有的言论并集合整理成册,这才让我有机会读到那段历史,并大开眼界。


在他的叙述中就形象地描述了 A 股的普遍性牛市和结构性牛市。


在 A 股刚刚成立的时候,上市的股票只有几十上百个。


在那个时候,不管买到什么股票,不管是多高的价格买的,不管在后来的熊市中跌得多惨,只要下一波牛市一来,统统都能解套。


那个时候 A 股是个胆子大冲进去都能“暴富”的市场。因为能被炒作的股票数量太少,当一波牛市来临,龙头股被炒得太高后,新进来的玩家就只能买也只敢买那些便宜的股票了。所以曾经在一段时间里,A 股是个只要能拿得住股票,哪怕是买到垃圾股,最终都能翻身甚至挣钱的市场。


那时候的 A 股每次碰到的牛市就是我们所谓的普遍性牛市。


这个现象是不是和我们早年在加密生态看到的一模一样?


只不过当年冲入 A 股的散户们变成了今天冲入加密生态的散户 ---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但是在 2000 年后,尤其是 2010 年后,当 A 股的体量越来越大,总市值达到十万亿甚至几十万亿以后,单凭一般的社会资金哪怕是机构资金也越来越难以形成那种普遍性牛市。甚至在 2015 年股灾前,即便全社会都用上了融资配资的手段时,也难以形成垃圾股普涨的局面了。


在这种情况下,A 股几乎再也没有出现过普遍性牛市,而只有结构性牛市 --- 只是个别板块涨,而很多冷门板块一直躺平。


这种现象不仅在 A 股,在港股、美股几乎都一样。尤其在美股,在这些年的长牛中真正取得巨大涨幅的只有少数龙头绩优的科技股,而相当多股票都处于横盘的状况。


这是不是特别像我们今天在加密生态看到的状况?


在这一轮行情中,如果我们刨去各种疯涨的迷因币,看看曾经的那些老币种,是不是除了极少数还在持续建设并且有价值支撑的项目代币有过一定的涨幅,绝大部分基本都处于躺平的状况?


顺着这个思路再延伸一下:在这一轮行情中新出现的代币中,又有多少在这一轮泡沫破灭后未来还有希望再次雄起呢?


我相信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所以我们应该抛弃还有普遍山寨季的幻想,认真审视我们手里现在持有的代币,把自己认为没有把握、没有前途的代币抛掉或者换掉,尽量精简、尽量简化。


未来,当我们再准备出手尤其是准备重仓出手投资时要慎重又慎重。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道说区块链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