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大爆发不可阻挡!
2025-04-30 10:24
区块链头条
2025-04-30 10:24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近日,由木头姐创立的 ARK Invest 重磅发布一年一度的「Big Ideas」报告。报告从人工智能、Ai agents、比特币、公链、机器人、储能、自动驾驶等 11 个版块介绍未来技术加速发展的现状和未来重要趋势。完整内容总计 148 页。其中 ARK Invest 在报告的比特币部分中预测,到 2030 年,比特币有望达到 150 万美元。Ai agents 将来带划时代的变革。


图片


ARK Invest 表示,今年报告提出 11 个「大创意」,展示当今正在发生的巨大变革。我们的研究表明,这些「大创意」有望大幅提高生产力,彻底改变各行各业,并创造长期投资机会。


碳链价值摘出其中 5 个「大创意」:比特币、人工智能 /Ai agents、稳定币、以及公链拓展供读者参考和学习。今年报告的内容给人的整体感觉是在 AI 和 Crypto 上着墨颇多。比如比特币、公链、稳定币、DeFi、DEX、智能合约、数字钱包等都有相应的介绍和预测。如果读者对报告感兴趣,可自行至 ARK Invest 官方网站下载报告完整版阅读剩余部分内容。


以下是摘编的 5 个「大创意」报告内容部分:


一、比特币:一个全球货币体系日趋成熟,网络基础健全,机构采用日益增多


比特币在 2024 年创下历史新高


图片


比特币现货 ETF 基金是历史上最成功的 ETF 基金


比特币现货 ETF 上市首日就吸引超过 40 亿美元资金流入,创下 ETF 上市以来最高纪录,超过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的《2012 年比特币 ETF 市场报告》。2004 年 11 月,黄金 ETF 首月流入 12 亿美元。比特币现货 ETF 的流入量远远超过过去 30 年间发行的约 6000 种 ETF 的首月流入量。


图片


比特币在第 4 次减半后,通胀率降至黄金的长期供应增长以下


比特币供应量增长历史上第 4 次「减半」后,年增长率从约 1.8% 降至约 0.9%。减半对其设计至关重要,凸显了比特币可预测的货币政策及其作为稀缺资产的作用。


图片


比特币年度波动率降至历史最低,但其风险调整后回报率仍优于大多数主要资产类别


图片


尽管减半后矿工收入大幅下降,但比特币的哈希率创下历史新高


尽管减半导致比特币矿工收入减少 50%,但其哈希率创下历史新高。换句话说,矿工对比特币的长期信心依然强劲。


图片


交易数量飙升,得益于 Runes


比特币的每日交易数量创下历史新高,这要归功于 Runes 协议的推出。Runes 协议有助于直接在比特币区块链上创建可替代的代币。


图片


比特币在 2024 年吸收了重大抛售压力


2024 年 1 月,德国政府查获了与网络盗版集团有关的 50,000 枚比特币。六个月后,它出售了这些比特币。市场成功吸收了供应,然后比特币的价格从 53,000 美元上涨至 68,000 美元。此外,在年中左右,期待已久的 Mt. Gox1 债权人偿还程序分发了超过 109,000 枚比特币,消除了其最大的悬而未决的问题。


图片


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持有比特币


目前有 74 家上市公司在资产负债表上持有比特币。在过去一年里,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价值翻了五倍,从 2023 年的 110 亿美元增加到 550 亿美元。


图片


2024 年比特币的总成本基础创下新高


2024 年,比特币的已实现资本化(或成本基础)增长 86%,因为其平均收购成本创下历史新高,达到每比特币 40980 美元,总计 8117 亿美元。


图片


比特币的交易速度和持有行为凸显了其作为价值存储手段的作用


2024 年,比特币的交易速度降至 14 年来的最低水平,因为持有三年或更长时间的供应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图片


比特币有望实现我们的 2030 年价格目标:150 万美元 /BTC


图片


二、人工智能计算正在加速翻倍,即将到达棋盘尽头


主要得益于人工智能系统架构的改进,到 2030 年,人工智能计算的每美元性能预计将提高 1000 倍以上。届时,我们预计计算性能将比集成电路问世时翻倍 64 倍。


图片


图片

注:文中素材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图片

来源于网络

编 | Black   审 | 林蛋壳

图片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图片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区块链头条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