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新科技会只造福富人与权贵吗?
完全有理由认为,当今发达国家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远比五百年前任一国王的还要高。国王可能有一个宫廷乐团,但你也完全买得起一个 cd 机,随时在想听的时候听到最棒的音乐家表演。国王要是得了流感,可能命不久矣,而你还能吃抗生素。国王也许有一架六匹白马牵动的马车,但你有一辆更快、更舒适的汽车。你大概率有电视机,能上网,能用热水冲澡,能在电话里跟远在异国的亲戚聊天,而且你比任何一个中世纪君主更了解地球、自然和宇宙。
新科技的典型特征就是随时间推移变得越来越便宜。比如在医疗领域,只有研究对象和富人能用上试验性的医疗手段。而随着技术普及,费用降低,越来越多人支付得起医疗费用。即便在最贫穷的国家,也有成千上万的人受益于疫苗和青霉素。在消费电子领域,仅仅几年前尚属尖端科技的电脑和其他电子设备,也随新机型的推出价格暴跌。
显然,每个人都因科技进步受益甚多。但最初,只有那些拥有资源和技术,并且有意愿学习使用新工具的人才能获得最大的好处。有人推测某些科技进步可能加剧社会不平等的程度。比如,如果某种形式的智能增强技术得以实现,初期可能昂贵到只有最富有的人才能负担。当我们学习如何从基因层面优化后代时,同样的事情可能发生。那些已经非常富有的群体可能变得更加聪明和富裕。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有钱的父母能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为他们提供更多资源,比如非特权阶层则难以获得的人脉和信息技术。这种优势,让孩子们日后收入更高,进而使社会不平等更加突出。
但若因此就禁止科技创新则是错误的。如果一个社会判定现有的不平等已经无法忍受,那么更明智的补救措施应该是采用累进税制,以及提供由社区资助的公共服务,比如教育、公共图书馆的可用网络、社会保险覆盖的基因增强服务等等。经济和科技的进步并不是一个零和博弈,而是双方受益的正和博弈。科技进步的确不能解决如何合理地进行收入再分配这一古老政治难题,但它能显著增大可分配的蛋糕。
3.2 超人类主义者支持优生学吗?
狭义上的优生学是指二战前欧美发起一项强制绝育“基因缺陷”的族群和鼓励基因优势族群繁衍的运动。这些观念与超人类主义中包容的人文主义和科学宗旨背道而驰。除了强烈谴责这些政策所涉及的强迫行为外,超人类主义者同样强烈反对这些政策基于的种族主义和阶级主义假设,以及可以在有效时间尺度里通过选择性人类育种实现优生改良的观点。
超人类主义秉持身体自主和生育自由的原则。父母必须拥有自主选择是否生育、何时生育和利用何种生殖技术辅助生育的权利。使用基因医学或者胚胎筛查来提高孕育一个健康、快乐、多才多艺孩子的概率,是父母行使生育自由负责且合理的方式。
此外,假设这些生殖技术是安全有效的,我们可以说父母就有相应的道德义务加以利用。跟父母应该竭尽所能救助生病的孩子一样,运用合理的预防措施让未出生的孩子尽可能健康也是应该的。不过这更多取决于个人的良知而非法律规定。只有在极端罕见的案例中,禁止生殖自由才可能是合理的。举例来说,如果有对准父母希望进行某种明确损害孩子健康、或严重限制其人生选择的基因改造,那么法律应该加以禁止。这与父母因缺乏监管、虐待儿童,而被剥夺监护权无异。
这种对生育自由的捍卫与以下主张并不矛盾,即政府和慈善机构应该资助公共健康、产前护理、遗传咨询、避孕、堕胎和基因治疗等医疗服务,以便父母能基于充分信息自由作出生育决策,从而减少下一代残障发生率。有一些残障权益活动人士声称这些政策为优生主义,但社会对出生儿童是否健康或残障的关注是合理的,理应出资帮助健康儿童出生,而非禁止或强制实施特定基因改造。
讨论到基因优化的道德问题,需要注意辨清两类强化,一类本质上对孩子和社会有益,另一类仅为孩子带来相对竞争优势。比如说,身体健康、认知能力和心理健康本身就为大多数人所看重。保持健康、心情愉悦且思维敏捷本身就是美好的,这与拥有这些特质带来的其他优势无关。相反,吸引力、运动能力、身高、自信等特质,带来的是相对优势,它们让人更具竞争力(比如在运动比赛中,或者潜在的配偶竞争)而受益,但这以牺牲竞争对手为代价,他们会因对方的强化处于相对劣势。人们应当弱化仅具竞争性优势的基因强化,而鼓励能创造净收益的基因强化。
有时有人声称,运用生殖选择技术会导致人口出现不良的同质化趋势。如果能让每个人都生来健康、强壮、聪明还充满魅力,那一定程度上的趋同是可以接受的。没几个人会同意出于多样性,要让囊性纤维化这种遗传病保留下来。但生殖选择肯定会为带来其他类型的社会多样性,尤其当成年人能够根据自己的审美品味改造自己的身体时更是如此。可以预见大多数亚洲父母还会选择让孩子保留亚洲特征,如有父母选择会增强运动能力的基因,其他父母则可能会选择与音乐天赋相关的基因。
生殖基因改造可能不会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相关技术从研发、测试,到广泛应用,再到足够数量的强化个体出生并成年至少需要 40-50 年时间。在此之前,个人希望提升自己,或许也能用上更有力和直接的方式,基于纳米医学、人工智能、意识上传或体细胞治疗等更强更直接的个体强化手段可能已经问世。(基于选择谁可以生育的传统优生学更难避免被提前淘汰的命运,因为需要很多代才能实现预设的改良。)
SeeDAO 超人类主义专栏,每周定期发表翻译 Nick Bostrom 教授所著文章,探讨超人类主义的种种问题,欢迎大家一起加入,共同思考不可知的未来。
注:“超人类主义(Transhumanism)”是一种哲学和文化运动,核心思想是通过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基因工程、脑机接口、生物增强等——增强人的身体、认知与寿命,甚至突破人类生理与心理的局限,实现向“后人类(Posthuman)”的进化。
欢迎感兴趣的朋友联系 SeeDAO 小助手(vx:seedao2023) 回复“超人类主义”进群讨论
END
翻译 | 小蓝
校对、排版 | Lelouch
审核 | SuanNai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