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类主义专栏 Vol.9 | 我们不应该专注于解决当下的问题,而非将精力耗费在规划"遥远"的未来上吗?
2025-04-26 20:50
The SeeDAO
2025-04-26 20:50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3.5 难道我们不应该专注于解决当下的问题,例如改善贫困群体的生存状况,而非将精力耗费在规划"遥远"的未来上吗?

我们应该双管齐下。如果只关注当下的问题,我们将无力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

超人类主义者探讨的诸多技术与趋势已成为现实。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我们经济中的大部分领域。超人类主义伦理的实际意义在干细胞研究、转基因作物、人类基因治疗、胚胎筛查、生命临终决策、功能增强医学、信息市场及科研资金分配等当代议题中日益凸显。随着人类增强机会的不断增加,超人类主义思想的重要性可能会进一步提升。

超人类技术将倾向于与人类社会的其他部分很好地协同工作并产生协同效应。例如,健康预期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获得良好的医疗保健。医疗保健的进步不仅延长人类健康、活跃的生命周期(即“健康寿命”),相关研究更还可能惠及普通诊疗领域。智能增强的研究在教育、决策与通信中应用前景广阔。通信技术的革新将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贸易和理解。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访问互联网并能够接收卫星广播和电视广播,独裁和极权政权可能会发现愈发难以压制异议的声音和控制群众的信息流向。而借助网络与电邮,人们发现能够轻松跨国缔结友谊,建立商业伙伴关系。以和平、国际合作与人权尊重为特征的世界秩序,不仅能够提高有效管控未来某些技术潜在应用风险的可能,更能够释放当前用于军事装备的资源,其中部分资金有望用于改善贫困群体的生存状况。纳米技术制造承诺同时带来经济利润和环境效益。超人类主义者并没有实现这些成果的专利解决方案,其他人也没有,但技术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有观点认为,参与超人类主义项目是改善世界的最有效路径。这是因为利害攸关——人类的整体未来可能取决于我们如何管理即将到来的技术变革——也因为当前投入该领域的资源仍显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增加一名参与者,也可能产生重大影响。

3.6 延长寿命会加剧人口过剩问题吗?

即便没有健康寿命延长技术,人口增长也终将成为我们必须应对的挑战。任由人类因寿命限制而死亡是绝对无法接受的方案。

庞大的人口规模不应被简单视为一个问题。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这意味着若人口数量更少,当前众多个体将不会像现在这样享受自己的生活。我们不妨质问那些抱怨人口过剩的人:他们究竟希望哪些人的生命不应存在?难道数十亿现存人口与其所在位置的替代群体都不存在,世界就会变得更好?当然,这并非否认人口过快增长可能引发拥挤、贫困和自然资源枯竭等问题。从这个层面看,确实存在需要解决的现实挑战。

地球能够以令人舒适的生活水平承载多少人口,本质上取决于技术发展水平(以及资源分配方式)。从灌溉与管理的基础优化,到采矿技术革新和更高效的发电设备应用,再到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各类新兴技术将持续提升全球资源与粮食产能,同时减少环境影响和改善动物生存境遇。

环保主义者坚称现状不可持续的观点是正确的。从物质必然性而言,事物不可能永远保持现状,甚至难以长期维持。如果我们继续以现有速度消耗资源,既未发现新资源也未掌握利用新型资源的技术,那么到本世纪中叶左右必将面临严重的资源短缺。对此,生态原教旨主义者(the deep greens)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让时光倒流,回归田园牧歌般的前工业化时代,与自然可持续和谐共处。但问题在于,前工业时代绝非田园牧歌般美好。那是一个充斥着贫困、苦难、疾病、从黎明到黄昏的繁重体力劳动、迷信恐惧和文化狭隘性的时代。其环境状况同样堪忧——英格兰与地中海地区的森林被砍伐、中东大部分地区的沙漠化、格伦峡谷地区阿纳萨齐人导致的土壤退化、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因灌溉水源的矿物盐累积造成的耕地破坏、古墨西哥玛雅人砍伐森林导致的土壤侵蚀、全球范围内大型动物的过度猎杀,以及南太平洋渡渡鸟和其他无羽巨禽的灭绝,皆为明证。此外,很难想象在前工业化生产方式下,如何维持数亿人口的合理生活水平,这意味着要实现这种怀旧式回归,全球约九成人口不得不以某种方式消失。

超人类主义者提出了一种更为现实的选择:不是退回到一个想象中的过去,而是尽可能智慧地继续前行。技术引发的环境问题,根源在于过渡性且低效的技术、环境保护政策优先级较低,以及生态认知的匮乏。例如,前苏联阵营国家技术落后的工业体系,造成的污染程度远超西方先进工业体;而高科技产业通常相对环境友好。一旦我们实现分子纳米技术的突破,我们不仅能够以清洁高效的方式生产几乎所有商品,还能清理当下粗放制造方式遗留的诸多环境问题。这将指定一种当今传统环保主义者几乎无法想象的清洁环境标准。

纳米技术还将大幅降低太空殖民的成本。从宇宙的角度来看,地球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有人主张人类应该让太空保持其原始的辉煌,这种观点实难令人接受。每小时,通过完全自然的过程,大量资源——数百万倍于人类有史以来消耗资源的总量——被转化为放射性物质或以辐射形式逸散至星际空间而白白浪费。难道我们就不能以更具创造力的方式利用这些物质与能量吗?

然而,即使太空殖民全面展开,人口增长仍会是一个问题,即使我们假设可以将无限数量的人从地球运送到太空,情况也是如此。如果光速为扩张速度提供了上限,那么人类控制的资源量将仅呈多项式增长(~ t^3)。另一方面,人口很容易呈指数增长(~ e^t)。如果发生这种情况,由于指数增长的因素最终将超过任何多项式增长的因素,平均收入最终将降至维持生计的水平,迫使人口增长放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间主要取决于生育率。平均寿命的变化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即使是技术大幅改进也只能将这种必然推迟相对短暂的时间。确保平均收入持续增长的唯一长期方法是某种形式的人口控制,无论是自发还是强制地限制每年新增人口的数量。这并不意味着人口不能增长,只是增长必须是多项式的而不是指数的。

需补充考量的要点如下:

  • 在科技发达国家的夫妇往往生育孩子数量较少,生育率通常低于人口替代率。从经验上看,当人们能对自身生活有更多的理性控制时,尤其是通过女性教育水平提高和劳动力市场参与度增加这样的方式,会导致夫妻生育更少的孩子。

  • 如果认真考虑通过限制寿命来控制人口,那为什么不采取更激进的手段?为什么不鼓励自杀?为什么不直接处决所有年满 75 岁的人?

  • 如果因为可能导致人口增加而认为延缓衰老不可接受,那么治愈癌症、减少交通事故死亡或改善工人安全的努力又该如何看待?为什么要采用双重标准?

  • 当超人类主义者说他们希望延长寿命时,其真实含义是希望延长健康寿命。这意味着额外增加的人类生存年限将具有生产力的,可以为社会创造经济价值。我们都认同如果以失智状态多活十年的生命延续几乎毫无意义。

  • 世界人口增长率在过去几十年间持续下降。1970 年,增长率达到峰值 2.1%;2003 年降至 1.2%;预计 2015 年前后将跌破 1.0% 大关(联合国,2002 年)。20 世纪 70 年代初所谓"罗马俱乐部"提出的那些世界末日式的预言最终证明是错误的。

  • 人口数量的扩大意味着更多智力资源投入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 如果人们能够预期享有更长的健康活跃寿命,他们将对未来抱有切身利益,并有望更加关注自身行为的长远影响。

参考资料:

United Nations. The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02 Revision (United Nations: New York, 2002).http://www.gov.za/reports/2003/unpdhighlights.pdf

SeeDAO 超人类主义专栏,每周定期发表翻译 Nick Bostrom 教授所著文章,探讨超人类主义的种种问题,欢迎大家一起加入,共同思考不可知的未来。

注:“超人类主义(Transhumanism)”是一种哲学和文化运动,核心思想是通过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基因工程、脑机接口、生物增强等——增强人的身体、认知与寿命,甚至突破人类生理与心理的局限,实现向“后人类(Posthuman)”的进化。

欢迎感兴趣的朋友联系 SeeDAO 小助手(vx:seedao2023) 回复“超人类主义”进群讨论

END

翻译 | Heesch

校对、排版 | Lelouch

审核 | SuanNai

超人类主义专栏 Vol.8 | 科技狂飙的时代,我们还来得及设限吗?

超人类主义专栏 Vol.7|超人类主义者支持优生学吗?

超人类主义专栏 Vol.6|什么是上传&什么是奇点?

超人类主义专栏 Vol.5|什么是虚拟现实&什么是人体冷冻?成功概率非常小吗?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The SeeDAO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