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背景
近日,@jesse 和 @zora 推动 on-chain content 和 contentcoin,掀起了一阵浪潮。虽然,带来了诸多争议,但创新的脚步不能停止。
Content coin 不仅借助 MemeCoin 已经被验证的方式进行冷启动,还以 on-chain content 为原点开始这个代币化的过程。它面向创作者经济,利用无许可协议和自由市场帮助内容定价以及让创作者获得收益。
然而,on-chain content 与 pump.fun 的差异,除了 on-chain content 之外,没有带来实质性改变。华人创业者早在 bodhi.wtf 上对此进行过尝试,且还尝试过 contentcoin 组合起来形成 Space,效果不佳。2021 年,人们还以 NFT 的形态,将 Jack Dorsey 的第一条 tweet 进行拍卖。
不过 @jessepollak 和 @zora 把 contentcoin 定义为 memecoin 的前站,这个角度非常新颖,具备极大的探索价值。与此同时,contentcoin 也在 memecoin 的“纯 token”之外,引入 on-chain content ,让围绕 on-chain content 形成 on-chain community 成为了可能。
02
CommunityCoin
如果说 contentcoin 是 memecoin 向左,那么 communitycoin 则是 memecoin 向右。
由于缺乏 on-chain content 和 on-chain community 的支撑,MemeCoin 只能帮助话题、Meme、主题利用加密货币实现冷启动(即我们常说的发射)。这不仅带来了 MemeCoin 的极致 PvP,亦使得 MemeCoin 适用于一个狭窄的范围 —— 比如项目和应用,就非常难通过 pump.fun 等协议代币化。
对于项目和应用,需要实现冷启动,更需要团队(或社区)的建设。
而 Bitcoin 和区块链最大的创新,恰好是人们可以利用 token 和协议,协调开放群体(community-driven),帮助应用、项目实现冷启动和发展。我们从 Bitcoin、PoS Chain、DeFi 平台(DeFi 协议 DAO)的发展,看到了这一点。
在加密货币世界中,token 和协议可以帮助项目和应用协调开放社区,构建一个 community-driven 自组织。进而,不管是超级节点还是普通社区成员,都可以无许可参与社区贡献并自动获得 token。
这是我们认为 communitycoin 的价值。communitycoin 让任何人都可以围绕任何想法和目标去创建 on-chain community,探索应用和项目,其中的佼佼者能够发展为成功的加密项目和应用。
一些影响深远的社区,可以涌现出去中心化社区经济,甚至可能发展为各类独特的生态系统。
03
on-chain community social network and Proof of Brain
contentcoin 利用 bonding curve 代币化。而没有社交互动支撑的 on-chain content 与创作者有关,但与策展人(在内容下社交互动的人)无关,它无法形成 on-chain community。
如 CharlotteFang77[1]所说,呼应式的文化病毒比单个病毒式传播的帖子拥有更大的价值。
@WinForever____[2]则直接在这篇文章[3]提出了“tribalism is important”,围绕内容创作和社交互动形成社区。在社交互动(投票)过程中,强化社区价值,形成持久的、受人喜爱的底层意识形态和审美,拥有更大的空间。
2016 年,BM 创建的 Steem 从创作者和策展人角度,利用 Proof of Brain 机制,帮助项目建设 on-chain community。Steem 创立第二年,创始人即离开,而它们(Steem/Hive)的市值依旧高达 2 亿美元。
同一 tag(主题、想法、目标…)下的 on-chain content 形成 on-chain community,人们在内容创作和社交互动中建设社区。
让我们看看 Proof of Brain 与 bonding curve 的差异点 :
bonding curve 是根据资金和时间分发 coin,
而 Proof of Brain 则是根据一个可拓展的投票流程分发 coin。
前者对投资者友好,是一套对客观贡献的评估机制,计算机可以对贡献行为轻松量化。它沿着 PoW、PoS、ICO、流动性挖矿与 AMM 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后者对建设者友好,是一套对主观贡献的评估机制,计算机对内容创作、提案提议无法量化,需要借助社区成员对内容点🔥才能量化评估。在这个发帖 - 投票过程中,社区价值被强化,社区目标逐步实现。
Proof-of-Brain 是一套可拓展投票流程,在“提案 - 投票”模型下,依据算法将 coin 在一定周期分发给社区的贡献者,其目的在于支持建设者。
CommunityCoin 融合这两部分创新,它由以下部分构成:
a)去中心化流动性分发 - bonding curve 与 AMM;
b)去中心化社区分发 - Proof-of-Brain。
与 pump.fun 发射的 MemeCoin 一样,前者 a)由 bonding curve 和 AMM 进行分发,以形成 on-chain community 的去中心化流动性。
后者 b)占据总体 CommunityCoin 的 15%,在 on-chain content 和社交互动中进行分发。我们称之为 Proof-of-Brain 算法:
不管文字还是语音内容的发布,我们将其看成提案;
与内容的互动,比如点🔥( 包含点赞),我们将其看成投票。
一定比例(前期每天 0.11%)的 CommunityCoin ,在一个计算周期(一天或一周)分发给该周期所有发布的 on-chain content 及内容下的社交互动(点🔥)。
Proof-of-Brain 不仅仅是支持创作和社交互动,还可以在社交场景实现 DAO 传统的提案投票系统。人们可以发布内容,描述其为社区完成的工作或者提议的事项,社区成员对内容点🔥即投票。
Proof-of-Brain 是一套“主观工作证明”的系统,它应用的范围远远比任何客观工作证明系统(比如 PoW、PoS、流动性挖矿、bonding curve 等)更广泛。它可以用于围绕任何充分定义目的的概念建造一个社区。个人加入社区时,买进一个特定的信念集合,可在投票过程中巩固社区价值或目的。
on-chain community 也得以利用 bonding curve、AMM 获得共同融资(去中心化流动性),利用 Proof-of-Brain 对社区认为有价值的任何项目进行发展,并使得以往不能货币化的时间得以货币化。
04
可组合 Credit 系统
与 Steem 不同,TagAI 的 Proof-of-Brain 采取“一币一票”和“一人一票”的混合投票模型。
在 Steem 的 Proof-of-Brain 机制中,质押一单位 $STEEEM,拥有一单位投票权 $STEEM POWER。而在 TagAI 的各个社区,其投票权由社区 credit 决定。各个社区 credit 独立,且依据其社区的以下因子决定:
token/NFT 持有;
社区经济参与,比如流动性提供等;
社交声誉以及参与社区社交互动。
各个社区可以自定义其社区 credit。相比于 Steem 的单一因子“一币一票”,避免了社区陷入权力垄断,能够让社区保持更持久的活力。
与此同时,社区自定义其社区 credit 也为社区调整其“建设 - 激励”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它是基于 Proof-of-Brain 的第二层激励机制。各个社区可以依据其目标和价值观,确定其合适的社区 credit 组合构成,以及各因子在社区 credit 中拥有的比例。
05
AI-power CommunityFi
使用 TagAI 创建的社区,其内容和社交互动等社区数据都存储在社交 DA。一旦社区使用 TagAI 创建社区 AI Agent,TagAI 提供一套去中心化 AI Agent 进化框架,让社区 AI Agent 可以由社区数据驱动进化。
社区 AI Agent 完全由社区驱动。根据去中心化进化框架,社区 AI Agent 的不同模块都可以依据不同的流程进行更新。进化到一定成熟度的社区 AI Agent,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自主管理社区公共资产、参与社区决策甚至更多。
以 Proof-of-Brain 为例,社区成员可以将初始 lp 持有地址与社区 AI Agent 关联,即社区 AI Agent 能够以初始 lp 为基础在社区拥有 credit。社区 AI Agent 在对社区内容进行策展(点🔥)的过程,即在利用 AI 的能力辅助社区分发 coin。
社区 AI Agent 亦可依据社区数据,对社区的参与者赋予不同的社区社交声誉分,进而影响到社区 credit 的评估。
AI Agent 与人类在社区社交网络相互交互的过程中,涌现集体智慧。这是我们最为期待的。
TagAI 平台的 TTAI 社区已于一个月前(03 月 04 日),在 BNB Chain 因意料之外开启了这场社区实验。让我们点燃 CommunityCoin 的火种。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