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 CEO | 邓希炜:不出海就出局,乱出海会出事
2025-04-25 18:30
香港大学经管学院
2025-04-25 18:30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自 4 月 2 日以来,特朗普关税政策频繁变化,预期多有转折,如何理解事件背后的原因?对方的利益诉求是什么?


在世界不确定的大环境下,中资企业应如何应对,在出海中需注意哪些问题?近日,香港大学 CEO 项目采访了港大经管学院副院长 ( 对外事务 )、港大亚洲环球研究所总监、香港经济及商业策略研究所副总监邓希炜教授。邓教授为港大 CEO 项目的四位核心导师之一。

本文采访时间为 2025 年 4 月 11 日



邓希炜

港大经管学院副院长 ( 对外事务 )

港大亚洲环球研究所总监

香港经济及商业策略研究所副总监


在加入香港大学之前,邓希炜是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SAIS)终身副教授,还是德国经济研究中心(CESIfo)、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德国)以及全球化与经济政策中心(英国)的研究员,并曾担任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联合国和亚洲开发银行的顾问等。


而香港大学 CEO 项目是港大经管学院全新升级、重磅打造的旗舰课程,调动港大最顶尖的师资团队与产、学、研资源,链接全球范围内热点区域最优质的政、商、企资源。邓希炜教授负责企业出海等核心课程。


特朗普一些列措施是为了解决美债问题


港大 CEO:早在 2018 年,美国就与中国发生关税博弈。七年之后,在新一轮贸易战中,有哪些方面值得特别关注?


邓希炜:2018 年 3 月 22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依据“301 调查”结果,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


我将该行为认定为贸易战,并与港大经管学院林晨教授合作了论文《The impact of the U.S.— China trade war》,里面有详细论述。但当时,大家还是比较小心,觉得“贸易战”是敏感词语,这会进一步激化中美矛盾。


2025 年 4 月 2 日,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关于“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 10% 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涉及 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期特朗普的一些行为超出市场的想象空间,例如对其在亚洲地区的盟友日本、韩国也征收高达 20% 的关税。这是美国政府单方面主动地挑战全球贸易、经济格局的战争。


当然,近日特朗普又改口,暂停对除中国以外的所有国家征收“对等关税”,为期 90 天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特朗普对所有国家征收的 10% 基准关税并未废除。现在很多著名的经济学家,包括美国政府前财政官员,均认为美国在今年将面临较大的通胀压力,可能会出现经济衰退的现象。


港大 CEO:特朗普的态度为什么出现了转变?


邓希炜:原因在于,美国的债券市场受到很大的压力。4 月 11 日消息,美国 30 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 4.95%,创 1982 年来最大周线涨幅。


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美国曾被认为是值得投资的地方,现在市场发生了改观。美国债的上涨,有些像 2008 年金融危机发生的前几天,于是全球投资者对美国资产出现了一些恐慌情绪。


港大 CEO:特朗普看起来反复无常,他的目的是什么?


邓希炜:他希望在四年任期内可以解决以下问题。其一、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排除出去,通过贸易战与中国之外的国家搞好关系,强化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


但中资企业通过出海等方式,使得很多亚洲国家变成了中美贸易的“中间商”,间接贸易明显增多,实现了产业链的重构。


其二、解决规模已远超 30 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问题。特朗普需要面对如此巨量的债务及不断上涨的利息,他希望通过增加关税,提高美国政府的收入,并把美元价格降低,增强国债偿还的能力。


特朗普的行为看起来很具有不确定性,但每句话背后都有用意,他所有的政策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即把美国的债务问题解决。


港大 CEO:请您预测下未来关税政策的走向?


邓希炜:首先,特朗普不会对所有国家都征收高额的关税,甚至 10% 的“基准关税”都不会坚持太久。估计过段时间,他会对示好的国家再减少一些税率。


其次,对于美国对中国关税的趋势,在短期很难详细预测,但长期来看,未来的税率会比 2018 年更高一些。


不过,若世界上两个最重要的经济体互相大幅提升关税,即便只持续三个月或者半年,对彼此的伤害非常大,最终会出现下调。


内循环建设需 3 年到 5 年的时间


港大 CEO:在这种情况下,中资企业如何应对?


邓希炜:未来继续实行“中国 +1”的方式,即在中国投资运营的同时,在中国之外寻找新的制造基地作为“备份”。当然,在高关税下,中国出口的压力比以前更大。不过在过去 6 年多的贸易战中,中国企业已做好了心理准备,发掘了一些美国以外的新消费市场,提高产业链的韧性等。


除继续开拓海外新市场,出口转内销也是企业的一条生存之路。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随着经济推进高质量发展,国内消费市场的活力不断被激发,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港大 CEO:您如何看待国内的消费市场?


邓希炜:我比较乐观。原因在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并将此列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之首。


另外,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区块链等未来技术,可能将一些比较传统的职位进行取代,但也能推动新质生产力行业的发展,需要新型劳动供应去支持。


作为传统金融和贸易中心,拥有 700 多万人口的香港正在转型,已经不易。而对于有着 14 亿人口、超过 8 亿人劳动力市场的中国而言,也在转型内循环,大家要多一些耐心,这个过程需要 3 年 -5 年时间。


港大 CEO:国内消费市场的堵点在于什么地方?


邓希炜:中国整体消费力出现消费降级,负面财富效应。房地产过去几年经过了调整,很多中产收入人群现在觉得可能没有 5 年前那么有钱了。


另外,中国人对在国内生产销售产品的信心还不够。不过,现在很多年轻一代已经出现了改变,很明确地觉得中国产品已经比海外产品要好。


港大 CEO:有人认为发钱是提振消费的有效方式,您的观点是什么?


邓希炜:经济学里面有个概念“propensity to consume”。低收入人群往往面临着更大的生活压力,他们的消费更多地集中在基本生活需求上,一旦收入有所增加,更倾向于消费。而对于富裕的人,若获得额外的钱,更倾向于储存。


现在国内有好多支付工具,可以比较直接、精准的将资金输送到有需求的人。另外,中国一直以来可能注重生产力的提升,现在可能需要更关注老百姓的生活。



不出海就出局,乱出海就出事


港大 CEO:经管学院对香港大学 CEO 项目进行了全新升级,课程特色是什么?


邓希炜:一直以来,香港大学都是中国最国际化、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并且在内地、香港、全球拥有丰富的资源,我们跟本地、国外企业、商会、多国政府构建了良好关系。


香港大学 CEO 项目是港大经管学院全面升级的旗舰课程,调动港大最顶尖的师资团队与产、学、研资源,链接全球范围内热点区域最优质的政、商、企资源。这可以促进商业领袖们快速理解中国和全球的经济变局,从而在个人事业和公司发展上稳健前行。


港大 CEO:您在香港大学 CEO 项目中主要教授的内容是什么?


邓希炜:港大 CEO 项目由港大经管学院经济学教授、中诚信集团创始人、香港特区政府特首政策组专家组成员毛振华担纲项目主任,通过宏观格局、香港优势、技术变革、企业出海四条主线贯穿课程,引领企业家与企业进行跨越式发展。


近 20 多年,我研究的领域是国际贸易,最初关注海外公司在中国投资,过去 10 年间开始研究中国企业的走出去,包括通过什么方法走出去、去什么地方、出海后怎么影响当地经济等。目前,我负责企业出海的模块,帮助企业家梳理他们出海的优势、方向和布局。


港大 CEO:中资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邓希炜:有句老话“不出海就出局”,这已经成为共识。最近又有另外一句话“乱出海就会出事”。


很多企业家觉得国内市场很卷,对美国出口关税又那么高,一旦出海后所遇到的问题会自动解决。但实际上,企业的海外生产销售可能比在国内遇到的挑战更大,文化冲突、劳工关系、与当地政府沟通都需考虑。


有些企业家的预期较高,本打算在海外三年内投入生产、达致回本,但结果可能选址建厂都要花费两三年的时间。


我们教授自己做研究,也看借鉴他人的经验,并将自己的思考进行总结,帮助企业家明确出海的国家和最终目的,计算真实回报率,理解海外市场的运行规则以及解决其他的各种障碍。


国际化经营成为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但具体到每个行业,由于发展周期都不同,所需时间和面临的问题也不一样。


一家公司的成败,很多时候取决于领导者自身。企业管理者作为公司的领导者,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更重要的是要拥有开阔的视野、高度的战略意识、创新精神以及诚信和责任心等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当然,出海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特别是过分竞争问题。企业怎么发展,还需弄清楚基本的逻辑: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力,压降生产成本等。


香港大学 CEO 项目

香港大学 CEO 项目是港大经管学院全新升级、重磅打造的旗舰课程,调动港大最顶尖的师资团队与产、学、研资源,链接全球范围内热点区域最优质的政、商、企资源。


项目由港大经管学院院长、经济学讲座教授蔡洪滨领衔,经济学教授、中诚信集团创始人、香港特区政府特首政策组专家组成员毛振华担纲项目主任,汇聚陈志武教授、巴曙松教授、邓希炜教授、李晋教授四位核心导师,立足香港,放眼全球,聚焦华人企业家当前最关注的议题,通过宏观格局、香港优势、技术变革、企业出海四条主线贯穿课程,引领企业家与企业进行跨越式发展,通过香港布局全球资本,发掘面向未来新机遇,深度参与第四次科技革命,实现财富全球布局与传承。



请点击下方 ▼ 了解更多课程详情




了解更多“香港大学北京中心”信息

请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们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香港大学经管学院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