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信用危机,投资者转向比特币等加密资产作为价值储存。
撰文:Lawrence
2025 年 4 月 21 日,全球金融市场迎来「黑色星期一」。美国三大股指集体崩盘:道琼斯工业指数暴跌 972 点(跌幅 2.8%),标普 500 指数重挫 125 点(跌幅 3.1%),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更因科技股抛售潮狂泻 416 点(跌幅 4.2%),单日市值蒸发 1.5 万亿美元。
然而,与传统市场的惨烈形成鲜明对比,加密货币市场逆势增长 1.77%,总市值突破 2.73 万亿美元,比特币(BTC)一度触及 88,527 美元高位,最终收于 87,262 美元,日内涨幅 2.61%。更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另类代币如 Convex Finance(CVX)单日暴涨 21.04%,Stacks(STX)上涨 12.98%,甚至「FARTCOIN」这类迷因币也录得 8.52% 涨幅。
这一现象颠覆了传统金融逻辑——作为典型风险资产的比特币,为何能在美股暴跌引发的「Risk-off」(风险规避)浪潮中逆势上行?其背后是美元信用危机、地缘政策冲击与加密资产价值重估的复杂博弈。
自 2025 年 1 月上任以来,特朗普政府以「美国优先」为核心,推出一系列激进政策:
这些政策导致全球贸易成本飙升。WTO 预测,若关税持续至 2026 年,全球贸易量或萎缩 25%,美国经济衰退概率超 60%。企业被迫承担供应链重构成本,仅科技巨头苹果、特斯拉市值便蒸发超 3000 亿美元。
特朗普政策引发的连锁反应,暴露出美元体系的结构性矛盾:
在此背景下,投资者开始质疑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稳定性。黄金价格单日上涨 3.28% 至 3,425 美元 / 盎司,月度涨幅 12%,但波动率从 1.2% 升至 1.8%,显示传统避险资产已无法完全消化市场焦虑。
过去五年形成的「比特币 - 科技股」强相关性(相关系数达 0.78)正在发生质变。2025 年 4 月的数据显示,比特币与纳斯达克的 30 日相关系数已从年初的 0.6 骤降至 0.35,同期黄金与标普 500 的负相关性则增强至 -0.42。这种转变在 4 月 21 日达到高潮——当科技股暴跌 4% 时,比特币反而逆势突破关键阻力位。
① 货币属性强化:美联储隔夜逆回购规模突破 2.3 万亿美元的历史峰值,显示美元流动性正被系统性抽离。而比特币 2100 万枚的绝对稀缺性,使其在美元信用受损时成为价值储存的首选。Bitwise 分析师 Juan Leon 指出:「当政府机构信任度跌破临界点,比特币的算法信用开始显现比较优势」。
② 机构持仓质变:MicroStrategy 持有的比特币数量已达 50 万枚,占流通量的 2.38%,贝莱德比特币 ETF 管理规模突破 300 亿美元。不同于散户的短线交易,这些机构投资者采用「战略储备」模式,实质将比特币纳入资产负债表进行长期配置。
过去一天未平仓合约增加了 20 多亿美元,相当于百分比增幅超过 8.3%。这里的「未平仓合约量」是指衡量所有衍生品交易所当前未平仓的 BTC 相关头寸总量的指标。
最近 24 小时,全球共有 103,496 人被爆仓 ,爆仓总金额为 $2.76 亿。当前从情绪指标来看,比特币已从过去两周的恐慌情绪中走出。
2025 年的这场金融风暴,暴露出传统法币体系的脆弱性与单边主义政策的反噬效应。比特币的逆势上涨,不仅是市场情绪的宣泄,更是全球投资者对超主权价值存储手段的集体投票。正如 1971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催生了黄金牛市,今日的美元信用危机或将成为加密资产登上历史舞台的转折点。
然而,这场变革不会一蹴而就。投资者需警惕市场波动中的泡沫,关注底层技术进展与监管合规性,方能在秩序重构的浪潮中捕捉真正的价值曙光。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