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 家初创背后的人才密码:谁在批量制造独角兽
2025-04-03 20:20
硅兔赛跑
2025-04-03 20:20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作者:Ilya Strebulaev

编译:Amelie

编辑:伊凡


独角兽创始人从哪来?


在黄仁勋(Jensen Huang)创办英伟达之前,他曾在Denny’s餐厅洗碗。


当然,除了一些很特别的例子,大多数独角兽公司的创始人的职业更为有迹可循。斯坦福商学院风投研究团队与我共同分析了1110家总部位于美国、由风险投资支持的独角兽公司及其背后2791名创始人职业背景,试图通过这些数据分析,描摹出硅谷独角兽企业背后的人群画像


数据显示,许多创始人都曾在科技巨头、顶尖大学甚至军事机构中积累经验。40%的独角兽创始人曾创办过其他公司,而拥有以色列国防军(IDF)服役经历的创始人,其创立美国独角兽公司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3倍。



从员工到企业家


领导力、技术能力和市场营销技能,是独角兽创始人成功的基础。


在我们统计的数据中,四分之一的独角兽创始人曾在科学研究或技术开发领域工作。另有22%的创始人在创办独角兽公司前,就已担任过CEO9%曾是CTO另外,从职业类型上看,工程师(21%)、软件工程师(17%)和产品经理(14%)是最常见的职业背景。



类似的例子在硅谷层出不穷Elon Musk 在创办特斯拉之前,曾创立过 Zip2 和 PayPalJeff Bezos 在创办亚马逊之前,曾在D. E. Shaw & Co.从事计算机科学和金融技术开发工作;Adam D Angelo 在创办 Quora 之前,曾是 Facebook 的 CTO,负责技术创新和基础架构;Bob Muglia 在加入 Snowflake 之前,他曾是微软 Azure 的 CTO,专注于云计算和数据存储技术。Patrick Collison 在创办Stripe之前,他曾创办Auctomatic并成功出售,属于连续创业者,同时也曾在技术开发领域工作;Eric Ly 在创办LinkedIn之前,他创办过两家B2B公司。


这些职业背景对创业成功至关重要。


我们的研究发现,独角兽创始人曾供职于6109家不同的公司,但其中只有33家企业培养出了15名或更多的未来独角兽创始人。并且在这33家企业中,几乎一半企业曾获得过风险投资支持。



科技巨头与精英大学:创业者的摇篮


科技巨头是极具影响力的创业训练场仅谷歌就培养出了96名独角兽创始人,其次是微软(64名)和IBM42名)。


Noam Shazeer  Daniel De Freitas两位前谷歌员工,曾参与构建LaMDA模型(谷歌开发的神经语言大模型)。2021年离开谷歌后创立了Character.AI,仅用16个月便将公司发展为估值10亿美元的独角兽;Adrian Aoun,前谷歌特别项目部门负责人,曾帮助建立谷歌AI部门他于2016年创立了AI医疗独角兽公司Forward Health,致力于利用AI技术改善医疗服务;Kevin SystromInstagram 联合创始人,曾在 Google 工作。Mustafa Suleyman人工智能初创公司Inflection AI的联合创始人,曾与微软有合作关系。


精英大学同样是强大的创业孵化器。


例如,斯坦福大学培养了43名创始人,麻省理工学院(MIT40名,哈佛大学33名(此数据指的是曾在这些大学工作,而非就读的创始人)。此外,金融巨头高盛(Goldman Sachs)培养了27名创始人,政府机构如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也培养了19名创始人。




连续创业:经验积累的重要性


我们研究发现,40%的独角兽创始人此前创办过其他公司,而60%的独角兽公司的创始人中,至少有一位连续创业者。


60%独角兽企业创始人在首次创业时便取得成功。例如,Brian Chesky在没有任何创业经验的情况下,联合创办了Airbnb


不过,对于另一部分独角兽企业创始人来说,建立一家市值达十亿美元的公司通常需要多次创业尝试,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的经验,都有助于最终取得突破。



25%的创始人在第二次尝试创业获得成功,比如Jason Citron,他在创建即时通讯社交平台Discord之前,曾建立过一个社交游戏平台。9%的创始人在第三次尝试创业时才成功,比如全球最大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其联合创始人Eric Ly,他曾创办过两家公司,第一家是一个电子商务交流平台——Netmosphere,这是一个专为财富500强企业搭建客户关系的网站,在1999年被卖给互联网公司Critical Path四个月后,Eric又创立了一家人机交互平台公司Tresidder Networks,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内容和无线服务。


另有6%的创始人需要四次或以上的创业经历才能最终打造出独角兽公司。



各行业的连续创业比例也有所不同。


例如,金融服务行业的独角兽公司中,61%的创始人是连续创业者,而医疗健康行业这一比例仅为31%,信息技术行业则为38%


Stripe的创始人Patrick Collison 和 John Collison,兄弟二人此前创立了拍卖管理系统Auctomatic,后被Live Current Media收购。


Square的创始人Jack Dorsey 和 Jim McKelveyJack Dorsey Twitter的联合创始人,Jim McKelvey 是连续创业者和天使投资人。


SoFi的创始人Mike Cagney在创立SoFi之前,曾联合创立对冲基金Cabezon Investment Group


医疗初创公司Cera联合创始人Marek Sacha同样也是一位连续创业者。



意想不到的独角兽工厂:军事与政府机构


一些最有趣的发现来自于非传统的创业人才来源。


例如,拥有以色列国防军服役经验的创始人,其创立美国独角兽公司的可能性比普通人高3.1倍。以色列国防军8200部队,孕育出了最多的硅谷独角兽。


例如,云网络安全公司Wiz,由 Assaf Rappaport 创立,他曾是以色列国防军8200部队的队长,之前创办的云安全公司Adallom被微软收购。


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的Hailo,其首席执行官 Orr Danon 、首席技术官 Avi Baum 和业务开发副总裁 Hadar Zeitlin 均毕业于以色列国防军的“Talpiot”项目。


网络安全公司 Team8 的创始人 Nadav Zafrir 是以色列国防军8200部队的前指挥官;


Check Point Software 公司创始人 Gil Shwed 曾在以色列国防军8200部队服役。


其他政府机构和科研机构也表现突出,例如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的创业者比普通人高2.1倍,美国空军高1.7倍,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高1.6倍。



这些机构可能培养了有助于创业的关键技能,如战略思维、使命驱动、技术专长以及高压环境下的执行能力。



成功之路:创始人背景说明什么?


如果你想创办一家独角兽公司,我们这些研究想必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一方面,特定的职业背景确实与创业成功高度相关。在顶级科技公司、精英大学或特定政府机构的工作经验,似乎能为未来独角兽公司创始人提供有价值的准备。


同时,许多创业者是在多次尝试后才获得成功,重点在于坚持不懈。对于那些当前创业未能如愿的人,数据表明,从失败中学习并再次尝试,往往能带来最终的成功。


我们的研究清晰地描绘了打造独角兽公司的关键要素,尽管许多成功的创业者来自谷歌和斯坦福,这也并不意味着其他人就没有机会。只要积累合适的经验,并在失败后坚持不懈,成功的大门依然为你敞开



附录: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将独角兽公司定义为:总部位于美国、获得风险投资支持,并在主要私人融资轮次后估值超过10亿美元,或在1997年至2021年间IPO或并购时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


研究团队首先从CrunchbaseTechCrunch等知名数据库获取独角兽候选企业名单,并结合PitchBookVentureSource等数据平台的私募融资和流动性事件数据,进行人工核实,最终确认了1110家独角兽公司。


此外,研究还选取了与这些独角兽公司同一年获得风险投资的美国公司作为对照样本,并收集了所有公司的创始人信息,数据来源包括LinkedIn、公开财务文件等。最终,共确认了4975名创始人。


Ilya Strebulaev 是美国风险投资领域的顶尖学术专家。作为风险投资计划的创始人和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私募股权和金融学教授,他在商学院教授一门颇受欢迎的风险投资课程,他的研究成果广泛发表在领先的学术期刊上,并刊登在《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彭博社》和《哈佛商业评论》上。他经常为世界各地的高级商界和政府领导人举办研讨会和高管会议,并为公司和投资者提供有关风险投资行业趋势和企业创新的咨询。2023 年,他被评为 LinkedIn 上的顶尖影响力人物Top Voice。)


图片
图片
图片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硅兔赛跑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