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如何获取 Web3 发展的一手信息和人脉资源,大部分 Web3 老人都会给你一个统一的答案:多跑会。
什么叫跑会?
每年,全球各地都会举行各种 Web3 活动,其中近期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便是即将于 2025 年 4 月 6 日 -9 日举行的香港 Web3 嘉年华(Web3 Festival),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者、项目方和行业专家。
与此同时,在主会场周边,也会有大大小小,全天不断的周边活动(Side Events)。据 Web3 知名活动平台 Luma 显示,目前周边活动近 40 个。
这些活动通常不由主办方直接支持,但依然汇集了许多知名 Web3 项目和机构,诸如 Foresight News、The Block 等知名媒体,OKX、Bitget 等领先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传统金融机构如胜利证券、复星财富,以及 Web3 领域的基础设施 TON、AltLayer、HashKey Chain 等。
“跑会”,就是在这一期间穿梭于各个活动和会场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及时掌握行业最新发展动态,获取一手的投资信息,甚至拓展职业和投资机会。
既然“跑会”如此关键,对于中国的 Web3 投资者来说,有什么重要意义?
“跑会”早已是老 Web3 玩家的日常操作,但对中国投资者而言,这从不是简单的“线下活动”,而是一个打破信息壁垒、重新建立全球投资触角的唯一窗口。
虽然 X(推特)、Telegram 等平台是 Web3 信息的主要渠道,但真正优质的投资信息、项目资源,往往不会第一时间公开。很多 Deal Flow、早期融资轮、技术路线图,甚至是某些合规窗口期的“内部判断”,都藏在线下闭门会议、私下交流中。
另外,众所周知,当前中国本土对虚拟资产行业仍存在较多限制,线上获取信息容易陷入“二手转述”与“割裂认知”。很多投资者虽然拥有资金实力,却始终难以建立对项目的立体理解、对行业的真实判断。
而像“香港 Web3 嘉年华”这样的线下活动,本身就处于政策与地理的交汇点:一方面是开放的监管试验区,另一方面又紧邻内地,语言文化通畅,极大降低了中国投资者参与门槛。
在这里,你可以直接听到项目方讲述真实的融资节奏、生态布局,也能听见资方如何评估一级项目、合规服务方如何判断出海风险——这些内容,在 X 上是看不到的。
中国投资者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圈层分化”严重:境内资金圈、海外创业者、政策顾问、基金合伙人……这些本应互通的角色,被政策与语言的双重屏障切割成孤岛。
但“跑会”,特别是香港这种具有政策中立性的国际活动,恰好能成为连接点。在主会场、Side Event,甚至咖啡厅里,你有机会:
与正在融资的项目团队面对面;
听见 VC 对亚洲市场走向的判断;
找到可以帮助你“搭桥出海”的合规服务者。
这些高密度交流,不是听演讲,而是实际接触、评估、判断,是真正意义上的资源打通。
Web3 的早期投资,从来不是拼谁模型准、谁账算得快,而是谁知道得早、谁反应够快。尤其是中国投资者,如果还停留在“看项目白皮书”的阶段,可能就已经错过了几个轮次。
这也是为什么跑会很关键——不只是看场子热不热,而是你能不能在活动现场,遇到下一个潜力项目、听到一个前沿赛道的关键数据点,或者,仅仅是加入一个 Telegram 群,为下次认购打开通道。
在当前“出海 + 合规 + 项目孵化”三线并进的格局下,中国投资者必须在全球舞台中重建主动性,而线下跑会,是为数不多的现实方式之一。
* 提示:投资有风险,请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参与 Web3。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