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tensor 正经历新一轮需求增长,Virtuals 与 ElizaOS 也值得关注。
原文标题:AI Agent Trends: Beyond AI Slop Bots
撰文:0xJeff(@Defi0xJeff)
编译:Asher(@Asher_ 0210 )
随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市场情绪持续低迷,而 Web3 AI 依然是最具反射性增长的赛道之一。
AI 创新的快速推进(如 OpenAI、Anthropic、DeepSeek、Nvidia、阿里等科技巨头的布局)使其保持了极高的关注度。
目前,AI 板块的总市值在 3 月跌至 40 亿美元低点后,近期已回升至 60 亿美元。尽管整体市场环境承压,仍有团队在坚持探索适用于加密生态的 AI Agent 场景。从早期泛滥的对话型 AI 助手,到如今更专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今年早些时候,DeFAI 的热门趋势是构建 ChatGPT 式的界面,作为用户与 DeFi 协议的交互层。然而,实践表明,仅仅提供一个对话界面并不能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其问题在于大多数团队在「推理层」(理解用户意图)和「执行层」(优化执行路径)上投入不足,导致 AI Agent 在提供策略建议时仍然依赖用户的额外判断。例如,与其通过 AI Agent 来选择最优交易路径,不如直接使用 Defillama Aggregator、Across 或 Pendle 等成熟工具。
因此,许多项目正在向「Alpha 发现层」转型,即帮助用户发现市场中最具价值的信息。在一个信息稀缺的市场环境下,找到最佳的「掘金点」才是关键。例如:
目前,尚未确定已有 AI Agent 能够稳定提供超额 Alpha,但一些早期成果已开始展现价值。
传统的 ChatGPT 风格交互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场景,Web3 AI Agent 正在探索新的交互方式,使其更自然地融入用户的日常工作流。
这类多模态 / 多渠道 AI Agent,正在重新定义 Web3 的用户体验,让 AI 真正成为交易与研究过程的一部分。
Virtuals 的 AI Agent 代币化平台已经运行 6 个月,虽然整体生态市值受市场波动影响下降,但其代理数量已从 50 增长至 716,仍然是 AI Agent 领域的领导者。当前,Virtuals 上最活跃的应用场景包括:
Virtuals 还在开发 Agent Commerce Protocol(ACP),旨在让 AI 代理协同工作,以创建更高效的经济系统。目前最早的两个应用场景可能是代理对冲基金和代理媒体中心。
Bittensor,其代币为 Tao,正经历新一轮需求增长。此前,许多用户仅将 TAO 用于 Root Network 的质押,而如今,更多人愿意将 TAO 投入到特定子网(Subnet)的代币中,以支持具体的 AI 应用。
ElizaOS 一直是最受欢迎的 AI 代理开发框架之一,最近其 V2 版本即将发布,同时新 Launchpad 平台 Autofun 也将在两周内上线,已有 15 个项目准备加入生态。
尽管存在挑战,ElizaOS 的生态增长依然迅速,其去中心化 GPU 托管方案 Comput3 AI 也将在 Autofun 平台上首发。
AI Agent 仍是 Web3 最具潜力的赛道之一,它不仅汇聚了 AI 与加密的创新,还可能重塑整个行业的生产力和工作方式。从 AI 交易助手到跨链信息捕捉,从收益优化到自动执行,AI 正在为 Web3 带来新的范式。
这一切,就像是 1990 年代的互联网浪潮,但规模更大,影响更深远。对于早期参与者而言,现在正是最好的入场时间。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