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卜力艺术风席卷全球为 OpenAI 新增 100 万用户,但 GPU 撑不住了
2025-04-01 04:13
Centreless
2025-04-01 04:13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品牌合作

本文由 ? 独家冠名呈现



今年是宫崎骏《龙猫》上映 30 周年……|宫崎骏|龙猫_新浪新闻


编辑 / far@Centreless

X(Twitter) @Tocentreless


摘要
  • 过去几天里,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疯狂分享这些粉彩色调的风景画和富有童趣的角色肖像,让人联想到《千与千寻》或《龙猫》等电影。



“拜托冷静点。” Sam Altman 恳求道,在 ChatGPT 因吉卜力风格的图片生成热潮而涌入百万新用户的情况下。

OpenAI 的 GPU 正在前所未有的需求下不堪重负,迫使公司紧急设限,以应对用户创造的数百万张动漫风格插画。仅仅在 GPT-4o 最新模型推出几天后,该公司的计算基础设施就被推至极限。

这款图像生成器可以根据文本提示或现有照片生成精美艺术作品,尤其在吉卜力风格的变换上引发了狂热。过去几天里,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疯狂分享这些粉彩色调的风景画和富有童趣的角色肖像,让人联想到《千与千寻》或《龙猫》等电影。

“能不能请大家克制点?这太疯狂了,我们团队需要睡觉。” OpenAI CEO Sam Altman 今天凌晨在推特上哀嚎道。

早在上周四,他就已经抱怨过:“我们的 GPT 正在融化。”——这一切源于某位天才发现,几乎任何照片都可以变成可爱的吉卜力风格图像。

随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将各种照片“吉卜力化”,甚至包括 9/11 事件的照片和希特勒的肖像。这个病毒式现象甚至传到了白宫,白宫官方账号发布了一张吉卜力风格的表情包,用来讽刺一名因毒品走私被捕的拉美女性。




最终,OpenAI 被迫在部分地区关闭了图像生成功能,并对其他用户设定了每小时 3 张图片的限制。然而,用户对此并不买账,他们抱怨这些 **“随意的限制”,甚至出现了 AI 生成的“幻觉式限制”**(即 AI 误判并错误地拒绝用户请求)。

到了周一,情况似乎有所缓解。OpenAI 宣布免费用户将被限制为每天仅能生成 3 张图片,而此前的 DALL·E 3 允许免费用户更自由地生成图片。当然,这一功能是否会正式对所有人开放仍是未知数。


Altman 可能要“哭着数钱”了

尽管 GPU 资源吃紧,“吉卜力末日”(Ghibligeddon) 似乎让 ChatGPT 迎来了大丰收。据报道,周一(3 月 30 日)仅一小时内就有超过 100 万人注册 ChatGPT,尽管其中有多少人订阅了付费版尚未披露。搜索数据显示,新模型上线后,“ChatGPT”这个关键词在 Google Trends 上短暂超过了“Google”本身。

那么,为什么这次“吉卜力风暴”会让 OpenAI 的服务器“融化”?

这是因为 GPT-4o 的图像生成方式与以往的 AI 艺术工具截然不同,它使用了更强的计算能力大多数图像生成器采用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s),即从一团随机像素开始,不断调整直至形成一幅清晰的图像。

但 GPT-4o 采用的是自回归方法(Autoregressive Approach),它按像素顺序逐个预测,就像它处理文本推理一样。虽然这种方法可以带来更精准的细节和更好的文字渲染,但对 OpenAI 的 GPU 而言,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简单来说,这就像是“画一幅油画”和“拼一幅马赛克”的区别。

每次用户请求一张图片,都会触发多个 GPU 核心并行执行复杂的数学计算,消耗大量电力,并产生高温。如果长时间满负荷运行,硬件可能会遭到损害。


计算压力 vs. OpenAI 的财务困境

这一计算压力对 OpenAI 来说,来得并不是时候。尽管 Altman 反复强调公司“经营状况良好”,但这家 AI 独角兽企业据称每年亏损数十亿美元,预计到 2026 年亏损可能高达 140 亿美元

在这样的财务压力下,OpenAI 需要同时维持图像生成能力和推进新 AI 技术的研发。而现实是,靠表情包热潮来支撑一个数十亿美元的企业,似乎并不是 AI 变革世界的终极愿景。但……谁又能说得准呢?

至少在目前,想要把照片变成吉卜力风格的用户可能得排队等候了,OpenAI 表示正在加紧优化基础设施,并希望“不会太久”才能恢复全部功能。

据 Centreless 查询的公开信息,3 月 30 日,OpenAI 获日本软银领投 400 亿美元融资,其估值已攀升至 3000 亿美元。



Centreless


声明:本文为「Centreless」的编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或立场,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根据央行等十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请「Centreless」读者提高风险意识。转载 / 编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和我们取得联系。

* 如您有 RWA/Web3 领域的投资意向或项目推广、广告合作等业务,请和我们取得联系(微信:hillfar)。

*淘宝购买获取「品牌咨询手册(文档)」:http://e.tb.cn/h.TfBwCPRMHBeIeRE?tk=hjoW3CJobBJ CZ0015 






01.「Play to Earn」模式正在衰退,区块链游戏转向生态系统整合

02.国内首单!“马陆葡萄 RWA”项目完成 1000 万元股权融资

03.从书信到元宇宙,人际关系的深度和广度都在转变

04.实体咖啡店如何通过 Web3 或数字经济的方式获得更多收入?

05.研究分析师集体预测 Web3 和加密 2025:DeFi 受益最大、DePin 或将爆发

06.比特币的 2024 年:从 ETF 到历史新高

07.2024 年备受关注的加密与 AI 硬件榜单出炉,AI Pin、Solana Seeker 位列其中

08.2024 加密叙事排行榜发布:meme 称王,AI、RWA、Solana 生态崛起

09.孙鹏:站在他者角度看 Web3、DAO 社区、畅想 AI 超级个体|芦鸟社区播客

10.Parity 开发者 Shawn:不可阻挡性(Unstoppable)才是 Web3 真正的目标

11.在 Centreless 付费推广您的项目、产品和冠名



Centreless 介绍及报道说明

「Centreless」是一个聚焦 Web3 和加密领域的媒体,取「Decentralization」表示「去中心化」的含义,致力于分享一个「去中心化」的世界。Centreless 关注 NFT、RWA、DAO、DeFi(X2E、DEX、GameFi、SocialFi)、加密货币、DID、区块链、链游等细分领域及元宇宙(XR)、数字人、AI、智能体等辐射领域。


Centreless 是一个独立运作的媒体,遵循中立、客观的报道 / 报导原则,致力于向行业及业内人士传播新闻资讯、提供分析和见解,作为平台服务项目方。在报道 / 报导中不偏向任何企业、资本或项目等相关利益方。Centreless 不涉及包括但不限于相关利益方发行的平台加密货币、股权、分红、投融资等利益相关。如报道 / 报导中或平台运营中涉及相关利益,我们会进行公示并说明,在内容中或以「推广」、「广告」等字眼进行标识说明。请持续关注我们。



点赞

收藏

分享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