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OFC 2025 将于 2025 年 3 月 30 日至 4 月 3 日举办,作为光通信领域全球规模最大、历史最久、影响力最强的国际性学术会议,每年参展商都会带来光通信技术的前沿成果,针对目前计算集群加速向高速率、高带宽、低延迟、低功耗、低成本方向演变的现状,我们认为今年应重点关注 1.6T 光模块 +200G 光芯片、CPO、MPO、LPO 等光通信前沿技术。
1.6T 光模块 +200G 光芯片:进一步优化功耗,专注 AI 计算集群连接需求。今年随着 AI 应用的爆发式增长、传输带宽的指数级增长以及光通信技术的成熟,光模块逐渐向低功耗方向发展,并已从 1.6T 逐步推进到 3.2T,如新易盛即将推出的基于 3nm DSP 芯片的第二代全时钟恢复 1.6T OSFP 光模块将整体功耗降低 20%、华工科技推出的 3.2T 光模块方案等。海外厂商方面,博通的 DSP PHY 新增 Sian3 和 Sian2M 以满足优化功率的关键需求,同样值得关注。
CPO/MPO:技术取得快速进展。计算集群进入算力密度跃升阶段,CPO、MPO 技术作为高密度解决方案,已从一个遥远的方案逐渐进入规模应用阶段,进展逐渐加速。如天孚通信的 FAU 组件、POSA 等高速光引擎产品及相关封装方案、华工科技基于硅光集成 + Chiplet 架构的 CPO 方案、中航光电的最新 MPO 系列、Lumentum 的 R300 光路交换机(OCS)等。
LPO:仍保持强劲生命力,微创新不断以满足 AI 需求。可插拔光模块已经过数轮产品周期的检验,有着长期合作的稳定供应商,供应安全性较强,而伴随 AI 时代速率要求升高、功耗逐渐提升,供应商在 LPO 产品上的微创新不断。如锐捷网络发布的全球首款支持 LPO MSA 开放标准的 400G LPO 光模块、华工正源即将展示的 1.6T DSP/LPO 产品等。
MMC:MPO 的下一步方案。计算集群密度增加对柜间、板间的光纤布线提出更高要求,MMC 作为 MPO 进化的下一步方案,其简化的公母端和极性管理极大地降低了与 MPO 布线设施相关的复杂性。目前已有相关技术即将在 OFC 大会上展出,如 US Conec 与三和科技即将展示的 MDC VSFF(Very Small Form Factor,超小型)双工光纤连接器、MDC VSFF 双工适配器及 MMC VSFF 多纤适配器,建议关注相关进展。
我们认为,AI 与光通信技术的协同发展正形成双向驱动的数字闭环,从而推动算力全面升级。一方面,通过将 AI 技术应用到网络规划和优化、故障预测、异常检测、传输评估等方面,网络运营商能实现更高数据速率、更强可靠性和更低运营成本,使得复杂网络的管理达到了传统方法难以企及的规模与速度,进而推动 AI 算力需求显著上升。计算集群逐渐向高带宽、高速率、低功耗演进,促进光通信相关技术迭代速度加快。另一方面光通信的技术突破又为 AI 提供强大的底层支持,从而进一步降低算力成本,提高算力使用效率。从而实现 AI 作为光通信技术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光通信再为 AI 创新和应用提供支持的“双螺旋”上升趋势。
综上,我们继续看好国产算力产业链,坚定推荐算力板块,建议关注光模块以及 AI 基础设施相关进展。核心推荐光模块行业龙头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等,同时建议关注算力配套相关标的如太辰光、三环集团、仕佳光子、博创科技等。
建议关注:
算力——
光通信: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太辰光、腾景科技、光库科技、光迅科技、德科立、联特科技、华工科技、源杰科技、剑桥科技、铭普光磁。铜链接:沃尔核材、精达股份。算力设备:中兴通讯、紫光股份、锐捷网络、盛科通信、菲菱科思、工业富联、沪电股份、寒武纪、海光信息。液冷:英维克、申菱环境、高澜股份。边缘算力承载平台:美格智能、广和通、移远通信。卫星通信:中国卫通、中国卫星、震有科技、海格通信。IDC:润泽科技、光环新网、奥飞数据、科华数据、润建股份。
数据要素——
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数据可视化:浩瀚深度、恒为科技、中新赛克。
风险提示:AI 发展不及预期,算力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风险。
1. 投资策略:光通信的新纪元——OFC 大会前瞻
本周建议关注:
算力——
光通信: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太辰光、腾景科技、光库科技、光迅科技、德科立、联特科技、华工科技、源杰科技、剑桥科技、铭普光磁。
铜链接:沃尔核材、精达股份。
算力设备:中兴通讯、紫光股份、锐捷网络、盛科通信、菲菱科思、工业富联、沪电股份、寒武纪。
液冷:英维克、申菱环境、高澜股份。
边缘算力承载平台:美格智能、广和通、移远通信。
卫星通信:中国卫通、中国卫星、震有科技、华力创通、电科芯片、海格通信。
IDC:润泽科技、光环新网、奥飞数据、科华数据、润建股份。
数据要素——
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数据可视化:浩瀚深度、恒为科技、中新赛克。
本周观点变化:
本周海外算力板块仍延续下跌趋势,英伟达、Meta、谷歌、微软分别跌 6.8%、3.3%、5.9%、3.2%,特斯拉由于特朗普宣布对进口汽车增加 25% 关税,股价有所回升,本周涨 6.0%。国内方面算力板块仍延续较大波动,主要由于市场对算力需求产生分歧,投资者仍保持谨慎情绪,其中天孚通信、中际旭创、太辰光、德科立本周跌幅分别为 4.6%、4.9%、7.4%、5.8%。
我们继续看好国产算力产业链,坚定推荐算力板块,建议关注光模块以及 AI 基础设施相关进展。核心推荐光模块行业龙头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等,同时建议关注算力配套相关标的如太辰光、三环集团、仕佳光子、博创科技等。
2. 行情回顾:通信板块下跌,运营商表现最优
本周(2025 年 3 月 24 日 -2025 年 3 月 28 日)上证综指收于 3351.31 点。各行情指标从好到坏依次为:沪深 300>上证综指>万得全 A>中小板综>万得全 A( 除金融,石油石化 )> 创业板综。通信板块下跌,表现劣于上证综指。
从细分行业指数看,运营商、区块链、光通信分别下跌 0.2%、3.2%、3.5%,表现优于通信行业平均水平;通信设备、量子通信、卫星通信导航、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分别下跌 5.4%、5.6%、6.2%、6.6%、6.7%、9.7%,表现劣于通信行业平均水平。
本周 ST 迪威上涨 10.864%,领涨版块。受益于拟收购 JNC 苏州 100% 股权,飞凯材料上涨 7.385%;受益于即将发布的机器人操作系统产品,东土科技上涨 5.682%;ST 易联众上涨 4.859%;永鼎股份上涨 1.942%。
3.周专题:光通信的新纪元——OFC 热点前瞻
OFC 2025 将于 2025 年 3 月 30 日至 4 月 3 日举办,作为光通信领域全球规模最大、历史最久、影响力最强的国际性学术会议,每年参展商都会带来光通信技术的前沿成果,针对目前计算集群加速向高速率、高带宽、低延迟、低功耗、低成本方向演变的现状,我们认为今年应重点关注 1.6T 光模块 +200G 光芯片、CPO、MPO、LPO 等光通信前沿技术。
1.6T 光模块 +200G 光芯片:进一步优化功耗,专注 AI 计算集群连接需求。今年随着 AI 应用的爆发式增长、传输带宽的指数级增长以及光通信技术的成熟,光模块逐渐向低功耗方向发展,并已从 1.6T 逐步推进到 3.2T,如新易盛即将推出的基于 3nm DSP 芯片的第二代全时钟恢复 1.6T OSFP 光模块将整体功耗降低 20%、华工科技推出的 3.2T 光模块方案等。海外厂商方面,博通的 DSP PHY 新增 Sian3 和 Sian2M 以满足优化功率的关键需求,同样值得关注。
CPO/MPO:技术取得快速进展。计算集群进入算力密度跃升阶段,CPO、MPO 技术作为高密度解决方案,已从一个遥远的方案逐渐进入规模应用阶段,进展逐渐加速。如天孚通信的 FAU 组件、POSA 等高速光引擎产品及相关封装方案、华工科技基于硅光集成 + Chiplet 架构的 CPO 方案、中航光电的最新 MPO 系列、Lumentum 的 R300 光路交换机(OCS)等。
LPO:仍保持强劲生命力,微创新不断以满足 AI 需求。可插拔光模块已经过数轮产品周期的检验,有着长期合作的稳定供应商,供应安全性较强,而伴随 AI 时代速率要求升高、功耗逐渐提升,供应商在 LPO 产品上的微创新不断。如锐捷网络发布的全球首款支持 LPO MSA 开放标准的 400G LPO 光模块、华工正源即将展示的 1.6T DSP/LPO 产品等。
MMC:MPO 的下一步方案。计算集群密度增加对柜间、板间的光纤布线提出更高要求,MMC 作为 MPO 进化的下一步方案,其简化的公母端和极性管理极大地降低了与 MPO 布线设施相关的复杂性。目前已有相关技术即将在 OFC 大会上展出,如 US Conec 与三和科技即将展示的 MDC VSFF(Very Small Form Factor,超小型)双工光纤连接器、MDC VSFF 双工适配器及 MMC VSFF 多纤适配器,建议关注相关进展。
我们认为,AI 与光通信技术的协同发展正形成双向驱动的数字闭环,从而推动算力全面升级。一方面,通过将 AI 技术应用到网络规划和优化、故障预测、异常检测、传输评估等方面,网络运营商能实现更高数据速率、更强可靠性和更低运营成本,使得复杂网络的管理达到了传统方法难以企及的规模与速度,进而推动 AI 算力需求显著上升。计算集群逐渐向高带宽、高速率、低功耗演进,促进光通信相关技术迭代速度加快。另一方面光通信的技术突破又为 AI 提供强大的底层支持,从而进一步降低算力成本,提高算力使用效率。从而实现 AI 作为光通信技术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光通信再为 AI 创新和应用提供支持的“双螺旋”上升趋势。
综上,我们继续看好国产算力产业链,坚定推荐算力板块,建议关注光模块以及 AI 基础设施相关进展。核心推荐光模块行业龙头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等,同时建议关注算力配套相关标的如太辰光、三环集团、仕佳光子、博创科技等。
4. OpenAI 将敲定由软银牵头的 400 亿美元 AI 史上最大规模融资,估值可达 3000 亿美元
据彭博社报道,OpenAI 接近敲定由软银牵头的 400 亿美融资。
除软银外,目前还包括 Magnetar Capital、Coatue Management、Founders Fund 和 Altimeter Capital Management 在内的投资者正参与谈判。
目前 OpenAI、Magnetar 及 Founders Fund 相关代表均拒绝就本轮融资置评,Coatue 和 Altimeter 尚未回应。
研究机构 PitchBook 数据显示,若本轮融资完成,将成为 AI 领域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融资。按当前融资方案估值,OpenAI 整体估值将达 3000 亿美元(现汇率约合 2.18 万亿元人民币),较其 2023 年 10 月 1570 亿美元的估值实现近翻倍增长。
6.英伟达接到大单:苹果斥资 10 亿购买 AI 服务器
据 C114 报道,Loop Capital 分析师 Ananda Baruah 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苹果正在订购英伟达 GB300 NVL72 系统,订单价值约 10 亿美元,这相当于大约 250 台服务器,每台售价 370 万至 400 万美元。
该分析师表示,苹果正式加入 AI 大型服务器集群竞赛,公司正在与戴尔和超微计算机合作开发大型服务器集群,以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
尽管报告中对于新服务器的具体用途仍有诸多猜测,但苹果斥巨资购买英伟达 GB300 NVL72 系统,表明 AI 将是苹果的下一个发力点。
7. 微软 Copilot 新增研究员和分析师两大智能体
C114 报道,科技媒体 NeoWin 3 月 26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微软最新推出了 Researcher(研究员)和 Analyst(分析师)两款 AI Copilot 智能体,基于 OpenAI 的 o3 推理模型开发,能独立分析实时数据,并完成多步骤研究任务。
Researcher 定位深度研究助手,采用 OpenAI o3 Deep Research 模型,结合 Copilot 智能编排与搜索算法,支持多轮澄清提问。
该助手会实时展示推理过程链(Chain of Thought),支持调用企业内外部数据(会议记录 / 邮件 / 第三方连接器),生成研究报告后可一键共享协作。
Analyst 定位数据洞察专家,基于 o3-mini 模型优化,擅长处理 Excel 等原始数据,可以实时生成可视化图表,支持 Python 代码动态分析。
8.谷歌发布新一代推理模型 Gemini2.5:单次可处理百万 token
C114 报道,谷歌正式推出 Gemini 2.5 系列。谷歌表示,作为该系列的首发版本,实验版 Gemini 2.5 Pro 在多项基准测试中均达到最先进水平,并以显著优势登顶 LMArena 排行榜首位。
Gemini 2.5 系列的一大创新亮点在于,它具备思维链推理能力。在处理任务时,该模型不会急于给出回应,而是会先进行系统化思考推演,如同人类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进行深入分析一般。这种独特的思考方式使得 Gemini 2.5 系列在性能提升和准确性增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Gemini 2.5 Pro 更是拥有令人瞩目的功能特性。它支持多种输入模式,无论是文本、图像、音频、视频,还是代码,都能轻松解析。其上下文窗口高达 100 万 token,相当于约 75 万单词,如此庞大的容量足以解析像《指环王》这样的长篇巨著。
而且,谷歌还计划进一步升级这一能力,将上下文窗口扩大至 200 万 token。这一升级将使 Gemini 2.5 Pro 在处理跨模态复杂问题时,展现出前所未有的优势,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处理不同类型的信息。
Gemini 2.5 传承了该系列模型的核心优势——原生多模态支持与超长上下文窗口。目前发布的 2.5 Pro 版本已具备 100 万 token 的上下文窗口(即将升级至 200 万),这使得它在处理复杂任务时能够更加游刃有余,为用户提供更精准、更全面的服务。
在可用性方面,Gemini 2.5 Pro 已正式登陆谷歌 AI Studio 开发平台及 Gemini 应用生态中的 Gemini Advanced 用户专区,支持移动端与桌面端。这意味着开发者与企业用户可以立即接入体验这一强大的模型,将其应用于各种实际场景中,如智能客服、数据分析、内容创作等。
此外,Gemini 2.5 Pro 在需要高级推理能力的系列基准测试中均达到业界领先水平。?在不采用多数投票(majority voting)等增加计算成本的测试阶段技术情况下?,该模型已在 GPQA(通用问题解答评估)与 2025 年 AIME(国际数学邀请赛)等数学与科学类基准测试中排名榜首。
9.中国电信:DeepSeek 上线来,自有算力售卖率超 90%
据 C114 报道,中国电信公布 2024 年业绩。报告期内,中国电信实现经营收入为 5294.17 亿元,同比增长 3.1%,其中服务收入为 4820.33 亿元,同比增长 3.7%。净利润为 330.1 亿元,同比增长 8.4%。
据了解,天翼云是国内首家实现 DeepSeek 模型全栈国产化推理服务落地的运营商级云平台,实现云主机、云电脑、云手机、MaaS 服务、算力调度平台、边缘安全加速平台等产品全面加载。
在业绩说明会上,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表示,自接入 DeepSeek 以来,出现很多商机。据初步估计“目前为止商机已经有 3000 多个,已经实现签约的有 500 多个,签约额已达到 6 个亿。”
与此同时,从资源使用来看,自有算力售卖率已经超过 90%,较 DeepSeek 上线以前翻了一倍。同时,通过息壤算力调度和服务平台,有效调动其他算力服务商超 3EFLOPS 的算力。另外,从天翼云官网访问量来看,DeepSeek 上线后两周访问量增加了 5.7 万人次,是上线前的 16-17 倍,且模型服务和 token 调用量都呈指数倍增长。
柯瑞文强调,DeepSeek 带来的成绩不是偶然,中国电信在推进由传统电信运营商向科技型企业转型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加大投入。
据了解,中国电信在云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云计算基础软件取得重大突破,打造“息壤”一体化智算服务平台,突破分布式推理、混合训推、百公里无损传输等关键技术。
“我们认为息壤是中国电信的第一科技,以息壤全面系统的建成投入运营,标志着中国电信的科技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实现了天翼云向智能云的全面升级,天翼云从此迈入了智能云发展的新阶段。”柯瑞文表示。
10.Meta 推出强化学习新框架 SWEET-RL,让 AI 更懂人类意图
据 C114 报道,科技媒体 marktechpost 3 月 23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 Meta AI 公司携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推出名为 SWEET-RL 的强化学习框架,并发布了 CollaborativeAgentBench(ColBench)基准测试。
这一创新旨在提升大语言模型(LLMs)在多轮人机协作任务中的表现,特别是在后端编程和前端设计领域。SWEET-RL 通过逐轮优化决策,显著提高了模型的任务完成率,并展示了其在开源模型(如 Llama-3.1-8B)与专有模型(如 GPT-4o)竞争中的潜力。
SWEET-RL 采用非对称的“演员 - 评论家”结构,评论家在训练过程中可以访问额外信息(如正确答案),从而更精确地评估演员的决策。
该框架直接建模逐轮的优势函数,简化了信用分配过程,并与 LLMs 的预训练架构更好地对齐。实验结果显示,SWEET-RL 在后端编程任务中通过率提升至 48.0%,前端设计任务的余弦相似度达到 76.9%,显著优于其他多轮强化学习方法。
ColBench 包含超过 10000 个训练任务和 1000 个测试案例,模拟真实的人机协作场景。任务设计涵盖后端编程(如 Python 函数编写)和前端设计(如 HTML 代码生成),并限制每轮交互最多 10 次。
12. 风险提示
AI 发展不及预期,算力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风险。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 2025 年 3 月 30 日发布的报告《国盛通信丨光通信的新纪元——OFC 热点前瞻》,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