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ity 最新加密情报:香港监管机构明确表示核心目标是流动性!SEC 本周表示迷因币不是证券,而是收藏品?
2025-03-27 00:00
PolkaWorld
2025-03-27 00:00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加入 PolkaWorld 社区,共建 Web 3.0!

今天给大家分享《监管回顾》第五期,这是 Parity 内部用来获取全球各国加密动态的渠道,近期他们将这一会议开放给社区,帮助更多好奇的社区用户了解美国、英国、亚洲、欧洲等地的加密动态,特别是特朗普政府上任后可能带来的一些影响!



继续阅读,查看来自 Parity 的最新加密情报!


  • 香港正在推动更大的流动性和交易活跃度

  • Polkadot 将在4 月为监管者推出 Web3 课程

  • meme coin 不属于证券,是收藏品?

  • 乌克兰或将征收 5% -10% 的加密资产税率

  • 英国 VS 端到端加密:苹果的隐秘反击正在上演

  • 预告:美国监管深度解析



香港正在推动更大的流动性和交易活跃度


Chrissy:欢迎来到《监管回顾》的第五期!Parity 法律团队将带你环游全球,快速了解过去一周的监管动态,深入剖析特定议题,并分享我们对一些重要问题的看法,这些可能与你我息息相关。一如既往,我们是律师,但不是你的律师,所以我们所说的内容不能被视为法律或其他形式的建议 —— 但我们依然希望把我们的观点分享给大家。


今天,我们不仅会在全球范围内小跑一圈,还会在亚洲稍作停留。我非常高兴地告诉大家,我们请到了一位特别嘉宾,来重点讲讲香港、新加坡以及该地区正在发生的一些事。她是 Unique Network 的总裁,也是 Polkadot 生态中的建设者!所以,Charu,请向大家介绍一下你自己,并带我们看看你所在地区最近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动态吧!


Charu:谢谢你的介绍,Chrissy。大家好!正如 Chrissy 所说,我是 Charu,目前专注于 Unique Network,在 Polkadot 生态系统中已经深耕了一段时间,最近也在推动 NFT Mosaic 计划。


我和生态系统中的许多成员一样,最近在香港参加了 Consensus 大会。因此,我想分享一些关于监管环境的观察,特别是特朗普的相关声明引发的市场热议,以及围绕这一话题的一些讨论。从整体来看,我在活动期间参与的多个讨论、圆桌和演讲中发现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香港的监管环境正在从过去那种非常严格的许可制度,逐步转向一个更加重视市场流动性的方向


接着说另一个更宏观的主题:整个亚洲的监管环境整体上都非常有竞争性,尤其是香港和新加坡,它们都在争夺“领头羊”的位置。另外也有一些关于 meme 币的讨论和观察等,等下也会提到。


先说回关于“释放流动性”的重点。在过去大约 18 个月里,香港在颁发虚拟资产牌照方面采取了非常严格的监管要求,也因此导致不少原本申请牌照的交易所和机构退出了香港市场,因为门槛实在太高了。但最近,监管重点开始转向支持机制、产品和服务的建设,让香港证监会(SFC)可以通过更多的手段吸引市场流动性。这些变化的目标,是让香港成为全球加密资产中心。


有个细节我觉得挺有意思:一位在香港的资深律师提到,尽管有了牌照制度,但目前香港持牌交易所的日交易量还不到 1 亿美元,而对比之下,美国一些类似的交易所日交易量超过 50 亿美元。这个对比非常直接,也凸显了香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就在这次活动之前,香港还发布了名为 Aspire 的路线图,核心同样是围绕四大方向:准入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合作关系以及产品创新。


在这方面,香港证监会(SFC)正在简化 OTC 场外交易、托管服务等相关流程,同时也在积极吸引全球平台和投资者来港注册,以推动更大的流动性和交易活跃度。此外,他们也在研究开发保证金融资、质押(staking)等新型加密金融产品。最初发布的监管蓝图一度被外界认为过于“僵硬”,但现在他们试图将其重新定位为一份“灵活”指导文件 —— 会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这一系列转变的思路和方法,其实都是最近几个月才发生的,很可能是受到美国那边监管变化和市场动态的影响。


另一个重点依然是流动性。SFC 也在探索如何更好地搭建桥梁,把传统金融和数字资产真正连接起来。香港证监会(SFC)行政总裁梁凤仪(Julia Leung)提到,他们正在探索结构性金融产品,并计划允许专业投资者以最低 100 万美元的门槛进行交易。这显示出香港正在积极寻找方式弥合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之间的鸿沟。


质押(Staking)也是他们关注的重点。事实上,BlockTame 的首席运营官在某个小组讨论中提到,质押将成为一个重要议题。随着机构进入加密托管领域,下一个关键问题是:“既然我们已经在平台上持有加密资产,还能提供哪些增值服务?” 质押显然是一个合乎逻辑的选择。此外,SFC 的路线图还提到,他们将研究保证金融资(Margin Financing)的监管要求,在确保证券市场的保障机制到位的前提下,考虑允许质押。


这一切的核心目标,依然是让香港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球流动性中心,尤其是在美国等市场的竞争压力下。不过,梁凤仪也强调,她对香港在虚拟资产监管方面建立清晰框架的进展非常有信心,并认为香港将在这一领域取得良好发展。她提到,美国在监管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分裂和重叠问题,但香港这边会坚持推进一个清晰、有力的监管框架和明确的路线图。所以可以看出,目前确实有很多积极的动作在发生。


同时,还有不少讨论都提到这样一个事实:中国正在将香港视为一个加密投资的“沙盒”。有一些非常有趣的观点提到,类似于“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机制那样的传统投资渠道,未来或许也可以为比特币等加密资产探索出类似的路径。尽管中国大陆目前仍禁止加密资产交易,但整体来看,对于加密资产的态度正在显现出更多开放性的迹象。


此外,关于亚洲监管格局也有一些有趣的评论 —— 有人提到,“监管在亚洲本身就是一场竞争”,而香港和新加坡就是这场比赛中的领跑者。


新加坡这边更多是聚焦在技术层面,比如 Project Guardian 这样的计划,以及去年底在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公布的多个项目和路线图。他们的方式不同,仍然很注重许可和合规要求。


相比之下,香港则在推动市场流动性方面更具主动性,并希望通过更高的交易量占据主导地位。但新加坡是否会根据近期美国的监管趋势作出响应,目前还不好说,最近也还没看到他们有特别明显的新动作。


Chrissy:Charu,不好意思打断你,但我想回到你之前提到的一个数据。你刚才说,香港的交易量是 5 亿美元,而其他市场是 50 亿美元吗?


Charu:是 1 亿美元。在小组讨论中,一位律师提到,香港的加密交易所目前的日交易量大约在 1 亿美元左右,而美国的类似交易所日交易量超过 50 亿美元。


Chrissy:我觉得这个话题很有意思,或许今天不会深入探讨,但未来可以找个时间专门聊聊,看看全球其他市场的对比情况。因为资金流向本身就是一种市场信号,而这个信号在这里简直是震耳欲聋的,对吧?


如果我们看看全球范围内的变化,比如印度、日本(虽然这些地区今天我们不会详细讨论),但这些市场的趋势直接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加密行业不仅仅是技术驱动的,它的商业化属性同样不可忽视。现在,我们正看到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变得越来越紧密。


尤其在香港,监管机构明确表示,他们的核心目标是流动性(liquidity),这个信号非常重要。我也很好奇新加坡会如何应对这一趋势,因为我知道你在新加坡也有很多联系,也会关注其他司法管辖区的动向。很期待看到他们如何处理这一问题!


Charu:有趣的是,在亚洲,我还没有看到其他地方像香港这样,把“流动性”作为监管讨论的核心议题。也许情况会有所变化,也许未来几个月我们会看到更多类似的讨论,但目前来看,香港对流动性的关注度是最高的。


另外,香港的态度并不是“我们跟随美国的步伐”,而更像是“美国在快速行动,我们必须更快”,这种思维方式很有意思。此外,一些本地的大公司,比如 Animoca Ventures 以及其他一些知名品牌,也明确表示美国市场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巨大机会,他们的业务重心将进一步向美国倾斜。当然,香港方面也在尽一切努力让本地市场保持活力,防止过多的资本和人才流向海外。



Polkadot 将在 4 月为监管者推出 Web3 课程


Chrissy:还有一点也很有意思,就是美国可能并没有像一些行业高管希望的那样快速推进监管。本周,我们看到立法方面的一些公告 —— 原本计划在今年夏末或初秋推出的加密立法,很可能会推迟到年底。原因是,许多立法者仍然在问最基本的问题,比如:“什么是数字资产?比特币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运作的?” 这些问题反映出,在过去,加密行业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小众且复杂的领域,立法者的理解仍然不足。


但我认为,在 Polkadot 生态中,我们正在采取一些有意义的行动。具体来说,我们将在 4 月启动一个面向立法者的特别课程,作为 Polkadot Blockchain Academy 的一部分。


我们会先从英国开始,举办一个完全中立、独立的 2-3 天研讨会,直接与政策制定者对话,回答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比如:


  • 区块链到底是什么?

  • 它如何影响普通人的生活?

  • Polkadot 的 OpenGov 治理模式是如何运作的?

  • 这些技术如何应用到现实世界,满足政府和立法者的需求?


我们相信,这将是业内第一个专门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的立法培训课程,而我们也非常自豪能率先推动这一进程,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加密世界。


我当然希望,这个立法者课程能推广到整个欧洲、亚洲,甚至全球,让所有想要学习区块链技术的政策制定者都能参与。在你们香港之行期间,我们确实收到了一些相关问题。这也让我们更加确信,帮助政策制定者理解区块链技术、市场流动性,以及它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至关重要。目前,我们已经看到不同司法管辖区正在以各自的方式应对这些变化,监管和市场格局都在快速演变。我只是想简单提一下这一点,现在把时间交还给你,让你继续深入解析剩下的内容。



meme coin 不属于证券,是收藏品?


Charu:好的,当然可以。确实很有意思。你刚才提到的一个问题,我自己也不是特别清楚 —— 美国在联邦层面制定开放的加密监管政策后,是否会同样适用于各个州政府? 或者说,各州会不会有自己的解读和执行方式?这也是香港证监会(SFC)首席执行官梁凤仪(Julia Leung)提到的一个关键点。她指出,美国可能会在这一点上出现监管碎片化,因为各个州可能会有不同的法规。而相比之下,香港的监管框架将保持统一,并以开放的方式推进。所以,这种监管模式的差异,未来会如何影响市场格局,确实值得持续观察。


最后,还有一个有趣的点是 meme coins! 我当时也挺惊讶的,因为在主会议之外,竟然还专门举办了一整天的 meme coin 主题活动。这个活动是在一个独立的大型场馆举办的,主题完全围绕 meme,包括 meme 发行平台、meme 生态等等,整个氛围都非常有趣、充满活力。对于在香港的与会者来说,这确实是一个既有趣又吸引人的活动。


另外,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 的态度是,meme coin 不属于证券监管范围,因为它们被视为类似收藏品。香港金管局(HKMA)目前也采取了类似的立场,将 meme coin 排除在监管框架之外。不过,监管机构虽然不干预,但明确强调投资者保护的重要性,确保市场不会因为投机热潮而失控。但目前没有针对 meme coin 的具体监管措施,这点也引发了市场的不同声音。一方面,无监管让 meme 生态更加自由,但另一方面,meme coin 可能会分流主流市场的流动性,甚至导致市场剧烈波动,甚至流动性枯竭。所以,这种现象在未来如何发展,以及监管是否会有所调整,还是值得持续关注的。


所以迷因币未来的发展确实很值得关注,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香港,meme 生态的热度依然非常高。


说完香港,再来看看最近几周亚洲其他地区的一些动态,也非常有意思:马来西亚、泰国、日本和韩国都有新消息传出。


马来西亚最近推出了一个数字资产沙盒,用于测试和试验相关项目,当然也伴随着不少限制。但需要注意的是,马来西亚的银行基础设施本身就不像新加坡或其他发达国家那么开放,比如外资银行受到很大限制,连开设分行的自由度都很低。所以我认为马来西亚(泰国也类似)在短期内很难快速推进,也不太可能像香港那样争做全球加密资产中心。


韩国方面,计划在 2025 年分两个阶段取消加密交易禁令,这是一个很大的信号。


日本这边则正在讨论下调加密资产税率,从目前高达 55% 降到 20%,虽然还没最终确定,但这样的讨论本身就已经释放出某种政策倾向。


这些新动态几乎都是最近几周内密集发生的,看起来像是对特朗普近期发言和政策表态的一种区域性回应,但具体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还有待观察。


我先分享到这里。相信今天在场的其他嘉宾可能也有一些在香港的观察和反馈,等会儿可以一起聊聊。现在我就把话筒交还给你,Chrissy。



乌克兰或将征收 5% - 10% 的加密资产税率


Chrissy:谢谢你,Charu!你的观察非常有价值,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亚洲的监管动态。期待以后再请你分享更多视野!现在,我们将从亚洲转向欧洲,请 Gustav 来介绍最新的情况。


Gustav:好,接下来我们说说欧洲的情况。除了目前正在进行的关于去中心化、以及中心化交易所下架不符合 MiCA(欧洲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规)要求的稳定币的动态之外,今天我特别想聚焦一下乌克兰。


乌克兰正在朝着加密合法化迈进,一项相关法案预计将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提交投票。其中一个关键议题是:数字资产该如何征税。目前正在探讨的税率区间在 5% 到 10% 之间,但也有可能会将其纳入标准的 23% 所得税范围。此外,官员们也透露,他们正在讨论不同的征税模式,比如统一税率或基于交易量的分级税制,目的都是为了为国家预算和军事基金筹集收入。这项立法可能会在 2025 年年中落地,但也有官员认为可能会推迟一些。


背景是,自 2022 年以来,乌克兰在加密采用方面已成为全球领先国家之一。现在这项即将出台的立法旨在为加密资产的使用和税务问题提供明确的指导,目前在政治层面获得了强有力的支持,尽管仍存在一些延迟。业内人士也强调,税收制度将会是决定市场如何发展的关键因素。税率越高,对某些人来说可能就越有阻力。


目前我们只能继续观察接下来的进展。那我就把时间交给 Eva,来看看英国方面的情况。



英国 VS 端到端加密:苹果的隐秘反击正在上演


Eva:这部分内容会稍微偏离我们前面聊的那些监管话题,我想谈一谈英国的端到端加密问题。


说得贴切点,这事本身就挺“神神秘秘”的 —— 因为它跟我们在英国称作“窥探者法案”(Snoopers’ Charter)有关,正式名称是《调查权力法案》(IPA,Investigatory Powers Act),同时也和类似的《网络安全法案》(Online Safety Act)有关。


之所以被称为“窥探者法案”,是因为它赋予了英国政府和相关执法机构非常广泛的监控权限。这项法律本身就充满争议,涵盖了对通信内容的拦截,并强制企业配合提供某些数据访问权限,甚至可能包括访问加密数据。


这个话题上周被我们一位观众提出来,他问我们怎么看最新的动态 —— 那就是苹果公司撤回了一个名为“高级数据保护”(Advanced Data Protection)功能的服务在英国的上线计划。这件事很值得关注:这是苹果首次在全球范围内针对某个国家撤回端到端加密类产品。


这个功能原本是为 iCloud 的特定数据类型提供更高级的端到端加密保护,比如备份、照片、备忘录等。但需要说明的是,这项调整并不影响健康数据和 iCloud 钥匙串,它们默认仍保持端到端加密状态。


虽然苹果确实将这个端到端加密工具撤出了英国市场,但我们真正要关注的是这件事背后对整个社会意味着什么:它对加密技术本身、区块链、内容审查、犯罪预防、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会产生哪些影响?


从区块链角度来看,我们尤其关心的是,这类政策可能会通过给政府留下加密数据的“后门”来制造安全漏洞,这无疑会对整个去中心化生态构成威胁


其实这并不是苹果第一次面对这种问题,他们在美国也打过类似的“隐私保卫战”。虽然目前全球范围内,还没有太多国家提出类似的要求,但已经有一些国家开始考虑推动相似的立法,比如瑞典和欧盟其他国家。


这其实是一个相当本质性的问题,关乎技术与人权、隐私之间的平衡。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这次其实也有采取反击。为什么我们说这一切“神神秘秘”?是因为英国政府对苹果发出的这项技术要求,是通过泄露的方式被《华盛顿邮报》曝光的 —— 苹果并没有公开声明此事,他们只是悄悄下架了该功能。


而《金融时报》发布了一篇相关报道,回应了这一事件。据我所知,这项法律实际上要求苹果不得对此事发表任何声明。因此,这一切显得相当隐秘,就像“秘密行动”一样。目前的新闻报道显示,苹果正在试图对这一决定提出上诉,并将案件提交更高一级的法院。他们正在向“调查权力法庭”(Investigatory Powers Tribunal)提出上诉。这个法庭是一个独立机构,专门负责审查针对安全部门的指控,因此这起案件的发展非常值得关注。我们需要继续关注事态进展。



预告:美国监管深度解析


Chrissy:谢谢你,Eva!从“秘密行动”到乌克兰、亚洲的深度解析,我们今天的内容已经非常丰富了。我想简单说两个收尾的点。第一,我们下一期的 Regulatory Rewind 将会深度聚焦美国,因为过去一周实在发生了太多事:


• 特朗普提交了“Trump Metaverse”的商标申请

• 我们之前提到的立法延迟和教育方向仍在发酵

• Meme 币的监管又上了新闻:SEC 本周表示它们不是证券,而是收藏品


虽然这个表态算是一种“监管清晰度”,我们是欢迎的,但我也不太确定这对数字资产来说是不是一件长远积极的事。因为这等于承认 meme 币可以作为一种投机产品存在,却不提供任何防护机制。这类资产中潜在的炒作和操纵风险,对整个数字资产生态、尤其是那些有实际用途的项目,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我们会持续关注后续发展。


而且,过去这一周美国还发生了一堆案件被撤销、调查叫停、案件暂停的事,比如:Tron、Gemini、Kraken、Coinbase、ConsenSys/MetaMask 都有进展。


SEC 也公布了他们的“加密资产特别工作组”,另外还有新的“交易商规则”、网络安全和新兴技术部门等陆续浮出水面,真的是一波接一波。


所以我们下周一定会安排一期完整的美国监管深度解析,请大家敬请期待!


在此期间,我们也想听听你们的意见:你希望我们未来还深挖哪些国家或地区的监管情况?我们会发起一个投票,大家可以参与,或者也可以直接 DM Parity Technologies 的 X 频道或其他社交媒体告诉我们。


如果你想以嘉宾身份参与我们的节目,我们非常欢迎来自社区的朋友加入,分享你的观点和经验——我们真的很希望与你们对话、交流、学习!


希望大家喜欢今天对亚洲的深度探讨。再次感谢 Charu,也感谢 Parity 全体团队,把这期内容带给 Polkadot 生态和更广泛的社区。


我们下期再见啦,大家拜拜~


原视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MJK3RYj-Uo&t=5s


  • PolkaWorld Telegram 群:

    https://t.me/+z7BUktDraU1mNWE1

  • PolkaWorld Youtube 频道:

    https://www.youtube.com/c/PolkaWorld

  • PolkaWorld Twitter:

    @polkaworld_org


更多内容


它能运行 DOOM!JAM 背后的两大核心技术是什么?

Gavin Wood:如何将波卡转变为 Web3 云?

美丽的迷因币泡沫破裂之后,该如何构建加密社区?

关注 PolkaWorld

发现 Web 3.0 时代新机遇


点个 “在看” 再走吧!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PolkaWorld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