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唠唠 2013 年至今,中国针对虚拟货币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虚拟货币兴起,区块链技术发展,国家对虚拟货币的态度也在不断变化。这篇笔记就来详细梳理这些政策,看看国家如何一步步完善虚拟货币监管~
2013 - 2014 年:初步认识阶段
2013 年《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
比特币当时作为新兴虚拟货币,在全球迅速流行。为了应对其可能带来的洗钱风险,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发布通知。这份文件将比特币定性为特定虚拟商品,不具备货币同等法律地位。同时规定各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开展与比特币相关业务,还提醒公众理性投资、防范风险。这个通知标志国家开始关注比特币及其潜在风险,不过因为缺乏详细法律依据和监管措施,执行力度有限。
2014 年《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
随着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普及,ICO 这种新型融资方式兴起。为防止金融风险和欺诈行为 ,央行发布公告规范市场。公告重申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商品属性,明确指出代币发行融资是变相融资,有较大金融风险和欺诈隐患,全面叫停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这进一步表明国家对虚拟货币的监管态度,可虚拟货币的交易和流通并没有被完全杜绝。
2017 年:严格管控阶段
《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2017 年 9 月 4 日)
ICO 市场火爆,大量投资者涌入,市场乱象频出,引起监管部门高度关注。此公告再次强调虚拟货币的商品属性,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非法从事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已发行的代币要清退,还加大了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这就是著名的 “九四禁令”,标志国家对虚拟货币市场进入严格管控阶段,有效遏制了 ICO 市场过热现象 。
2021 年:全面打击阶段
《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2021 年 9 月)
近年来,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反弹,部分不法分子利用其跨境洗钱和金融诈骗,严重威胁国家金融安全。这份由中国人民银行等十个部门联合发布的文件,明确提出全面打击虚拟货币非法金融活动,包括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所向境内居民提供服务、非法集资、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同时加强对虚拟货币交易炒作的监测预警,建立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这是国家对虚拟货币监管的重大升级,彰显了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和社会安全的坚定决心。
未来展望:持续加强监管
从 2013 年到 2021 年,国家对虚拟货币的态度从初步认识走向全面打击。未来,随着虚拟货币技术和应用场景发展,国家定会继续加强监管力度,保障金融市场安全稳定。
给投资者们一些小建议:一定要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变化,理性看待虚拟货币的投资价值与风险。选择投资项目时,务必遵守法律法规,别掉进非法金融活动的坑里。
注:文中素材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于网络
编 | Black 审 | 林蛋壳
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