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第一张”黑卡,背后是加密巨头改变金融体系的野望。
撰文:Bright,Foresight News
ETH NFT 来了个年轻人。
3 月 28 日,这张以“年轻人的第一张黑卡”自诩的 Morph 黑卡,于今日强势突破 1ETH 的地板价,成为了 ETH NFT 炙手可热的新贵。截止发文时,据 Opensea 行情显示,自 3 月 27 日晚 8 点开放 mint 起,Morph 黑卡系列 NFT 在二级交易市场完成交易数 274 笔,24 小时内交易量高达 223ETH,超越了 Pudgy Penguins、CryptoPunks、BAYC 等一系列老牌蓝筹 NFT。期间,甚至有社区成员因为 Fomo 情绪而误购入仿造的 Morph 黑卡 NFT 合集,损失达 0.5ETH。
Morph 黑卡究竟是什么来头,惹得众多英雄尽折腰?
2 月 25 日,背靠 Bitget 的全球消费级公链 Morph 正式推出了融合了 Web2 银行基础设施与 Web3 Defi(去中心化金融)收益能力的综合性金融生态 Morph Pay。而 Morph 黑卡,则相当于是 Morph Pay Premium。在 Morph Black 官网显示到,Morph 黑卡持有者可免年费享有如下权益:
Ⅰ 高达 30% 的年化收益。
Ⅱ 支持单笔最高 100 万美元 USDT 的无审核提现。
Ⅲ 加密货币兑换法币费率低至 0.3%
Ⅳ 任意消费享 1% 现金返现。
此外,Morph 黑卡还有极大可能获得 Morph 及其生态伙伴(如 BulbaSwap、Momodrome 等)的潜在空投。
本轮周期,稳定币已是加密货币行业增长最快的领域,总量不断攀升至新高。随之而起的行业风口,则是超越了加密,引入了现实世界的政治经济巨头角逐的 Payfi 市场。以 Ripple 为首的 Payfi 概念板块,更是挣脱 SEC 的诉讼和众多监管枷锁,在本轮周期大幅领涨市场。
然而,Payfi 市场有诸多细分领域,除开机构级别的支付,个人的生活消费场景也亟待 Payfi 产品的更新迭代。而 Morph 黑卡从存款收益、大额变现、日常消费等等方面细致地照顾到了持卡用户最为核心的“消费”需求,甚至包含全球机酒 Aspire VIP 私人礼宾服务,完美印证了 Morph 公链一贯主张的消费者本位宗旨。
所以,Morph 黑卡 NFT 不仅是 PFP 的象征,而是切实为加密 Holders 量身打造了杀手级的个人 Payfi 产品,是链接现实与链上最为直接的资金纽带与权益凭证。
据悉,Morph 公链可能于 2025 年 Q2 进行 TGE,对应的 Morph 黑卡可能于 Q3 进行 KYC 认证,届时 Morph 黑卡 NFT 将进行实体卡发放,原 NFT 转化为 SBT 形式。
加密行业素来以高风险高收益为标签,但是在加密行业合规化的大势之下,市场已经很难如 ICO 时期般野蛮生长。Meme 行情虽然波澜一年之久,从价格、交易量而言确实有所增长。但高举文化旗帜的 Meme 实质上并没有获得更多的增量,反而在盛级转衰后拖着 Crypto 整个行业都走向场内资金不断 PVP 的零和博弈阶段,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戏码上演,不仅圈外人士与观望机构对充斥投机泡沫的“Web3.0”感到厌恶,甚至逼得部分建设者都心生动摇——是否还要继续“BUIDL”这样的市场?
目前,加密市场中存在约 3700 万个代币,而其中 99.9% 属于毫无价值的“空气项目”。加密分析师 Miles Deutscher 认为,仅有不到 100 个项目符合以下条件:拥有经验丰富的团队、对自家代币持长期看涨态度(净买入多于净卖出)、具备清晰的商业模式和实现可持续利润的路线图、找到真实的产品市场契合点或明确的路径、无论市场状况如何都能持续交付、拥有真正的竞争壁垒,并与宏观趋势(如 AI、RWA、稳定币等)保持一致。
回看 Morph,则是稳定币驱动下的 Payfi 稳固基建。Morph 实际上正在以最为日常化生活化的消费场景为抓手,通过全球头部交易所 Bitget+新加坡一级发卡机构 DCS 的强有力背书,以消费用户体验为核心竞争力吸引传统储蓄资金上链现实世界,真正打通“银证币”一体化,从而改造出可能颠覆 SWIFT 的世界金融体系,实现 Crypto Mass Adoption。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