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绕地球一圈都需要 130ms,凭什么 MegaETH 的区块确认只要 10ms?
2025-03-12 08:47
故事
2025-03-12 08:47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最近在研究 MegaETH 时看到一条评论,觉得很有意思,“光绕地球一圈都需要 130ms,凭什么 MegaETH 的区块确认只要 10ms?”。MegaETH 的研报普遍涉及大量的研究性内容,希望我这篇文章能用通俗的语言讲清楚 MegaETH。

     MegaETH 是这轮高性能公链的代表,目标是每秒超过 10 万笔交易,区块确认时间加速至 1-10ms。而这个评论中的 130ms 可以有两种解读:一是网络延迟,二是 P2P 共识时间。

     网络延迟。用户通过钱包或开发工具,经 RPC 节点将交易提交至内存池,这个过程中的数据传输效率主要受网络延迟影响。这部分网络延迟与 RPC 节点的性能密切相关,但受限于光速的传播速度,无法无限缩短。

     P2P 共识时间。以以太坊为例,当验证者确认下一个区块时,会将交易打包并提议上链。验证者提议的区块经网络广播并由其他节点验证后,交易执行结果同步至全网。以太坊在 PoS 机制下,区块生成间隔固定为 12 秒,这属于 P2P 共识时间。这 12s 的时间间隔,保证了网络中的参与者都可以同步到最新的区块信息并验证有效性。若节点全球化分布,这一全球范围内的节点共识过程,同样受限于光速的传播速度。

     那么,MegaETH 宣称的 10ms 区块确认时间如何实现呢?理论上,若节点全球化分布,共识延迟很难低于光速限制。那只有一个答案,放弃共识时间。如果所有区块的产生都由一个专有节点负责,其他节点只负责被动接受,那突破共识延迟的限制就成为了可能。

MegaETH 的网络结构

     每个区块链本质上都是一个状态机,包含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共识和执行。所有用户交易的先后顺序构成了共识,而执行则是按照共识顺序执行交易来更新区块链状态。如果完全放弃共识,由链方自行决定交易顺序并执行,那 MegaETH 不是就变成单机链了吗?所有交易执行都由项目方说了算,用户的资产如何得到保证?

     这就是 MegaETH 将自己构建成 Layer2 的原因。MegaETH 专注于性能优化,而以太坊负责安全性和最终性。虽然这轮周期的以太坊广受诟病,但毫无疑问,以太坊还是有着最广泛的共识和去中心化程度。既然再造共识是困难且低效的,那不如将共识委托给以太坊。

I’ve got your back!

     MegaETH 将所有数据上传至 EigenDA ,并提交 DA 收据和区块状态根到以太坊主网以确保最终性。这样,即使 MegaETH 的定序器发生作恶,用户始终可以利用公开的交易数据,提交欺诈证明,通过以太坊的退出机制提取资产。在这一机制下,MegaETH 的去中心化程度由 EigenDA 和 Ethereum 共同保障,降低了单一定序器的中心化风险。

     这一机制也就是 Vitalik 在 2021 年 EndGame 文章中所设想的那样,即使区块生产是中心化的,只要区块验证是无需信任且高度去中心化的,用户资产也能受到乐观 Rollup 保障。

具体实现

     这个想法乍一听很棒,但要真想把区块生成时间降到 10ms,可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在上一章节中,我们移除了共识的时间瓶颈,似乎 10ms 的出块速度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在这 10ms 的时间窗口内,MegaETH 的定序器需要将交易打包在区块中,执行交易,并将结果同步给 DA 层和其他的全节点。在这中间的各个环节,细节狂魔 MegaETH 都做了专属优化,以实现实时区块链的目标。

交易打包和执行

     以太坊的链上交易涉及与智能合约的交互,本质相当于以用户现有数据作为输入,运行一段代码,并基于代码输出更改用户数据。为了提高这段代码的运行效率,也就是智能合约的执行效率,MegaETH 利用即时 (JIT) 编译来消除 EVM 智能合约运行时的解释开销,即使最密集的 Dapp 也能有接近裸机的性能。

     在以太坊的区块架构中,每个用户的账户数据以账本的形式保存在区块链上,这些账本以树状结构保存,构成一棵 Merkle Patricia Trie (MPT) 树。每次交易执行前后,都需要在树中读写用户状态数据。为减少状态访问延迟,MegaETH 将所有用户的账户状态存储在 RAM 中,让数据读写不再受硬件限制。

     单笔交易快还不够,区块内所有交易都快才是真的快。为了进一步提高区块打包速度,MegaETH 将区块生成和验证的算法逻辑分离,保障定序器可以使用任何并发控制协议。

状态同步

     当定序器确认交易顺序后,需要将状态同步给网络中的其他全节点,这一过程的瓶颈在于数据传输速度,即带宽。例如,若每秒执行 10 万次 Uniswap 交易,在传统的以太坊技术架构下,带宽消耗达到约 476.1Mbps,这相当于 5G 网络在良好条件下的下载速度。考虑到要为新加入网络的全节点预留同步历史数据的带宽,在高吞吐量场景下,传统数据结构可能需要超过 1Gbps 的带宽支持。

状态同步效率是迈向 10 万 TPS 的核心阻力

     为了优化这部分点对点网络开销,MegaETH 开发了一种自定义的点对点网络协议,将已有网络带宽的使用率推到极限。结合新颖的数据压缩技术,即使是带宽有限的低成本节点也可以加入网络并快速赶上最新状态。

网络结构

     MegaETH 在几乎各个环节都做了针对性的优化,将性能推向极致,传统的网络架构无法支持满足 MegaETH 的需求。上文提到, MegaETH 做了大量定序器的针对性技术优化,保障实时区块链的性能。这样一个节点的硬件配置需求很高,难以让所有网络参与者都配置一个,实时同步区块信息。为此,MegaETH 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副本节点(Replica Node),只保存用户状态副本,而非完整的交易记录。这样,每当区块更新时,副本节点只需要接收状态差异,并在本地的状态树上进行修改即可,无需再重复运行区块中的交易。

     那问题又来了,副本节点如果不重新计算一遍,如何确保收到的状态变更信息是该区块交易运行后的真实结果呢?MegaETH 额外引入了专有节点网络来验证交易结果的真实性,并将验证后的结果提供给副本节点。同样为了加速运行效率,单个区块内的交易验证任务被分配给了节点网络中的不同证明者节点( Prover )。证明者节点独立执行这些交易的验证任务,向副本节点报告有效性证明。副本节点汇总这些结果后,即可确认状态修改的真实性。

节点专业化

     通过节点专有化,MegaETH 让网络中所有副本节点都能在较低的配置下跟上定序器的性能,保障了网络的去中心化和安全性。对比之下可以看到,尽管 MegaETH 的定序器参数比 Solana 的全节点还要高一个数量级,但 MegaETH 的副本节点在硬件配置上只是略高于以太坊。

MegaETH 各类节点硬件需求对比

计算限制

     这里还可以从一个更深层次的维度进行思考。如果共识时间不再是瓶颈,而计算性能可以通过分布式计算得以突破,那么即使是再复杂的计算也能在链上实现。MegaETH 将以太坊“世界计算机”的愿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为全球带来了更安全、高效、富裕的链上计算资源。

为什么我们需要 MegaETH?

     又是 10ms 区块生成时间,又是每秒 10 万笔交易…… Crypto 需要这么大的区块空间和这么快的性能吗?看起来 MegaETH 就像一个参数狂魔,在各个参数上相比友商都做到了最好。但聊了那么多 MegaETH 对于性能的极致追求,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高性能链?

     这轮周期被诟病最多的就是多如牛毛的资产和冗余的区块空间。发资产不需要资金了,几每刀就可以在 Pumpfun 上发行一个代币;发链不需要技术了,几千刀就能 Rollup 一键发链。大部分区块链同质化严重,上面的应用在哪里建都可以,要搞 DeFi 生态,每条链一个 DEX、Lending、LSD 三件套,交易来交易去也不过是 BTC、ETH 这两种底层资产;要拉散户,每条链先做个 Pump。这些同质化的区块空间和应用自然是廉价的。

     在牛市的热潮中,能够帮助散户翻身的应用就是“好应用”。然而,行业的长期进步依赖的不是这些廉价的复制品,更需要技术和用户体验的持续创新作为底层支撑——具体而言,是更高效、低成本的区块空间以及体验更优的 C 端应用创新。

     回顾上一轮市场周期,以太坊的高 Gas 费用限制了 ERC20 资产的流动性和交易量。由于交易成本过高,散户难以频繁交易更长尾的 ERC20 代币,导致市场活动主要集中在 NFT 交易上。而在本轮周期中,Base 和 Solana 通过提供更低的 Gas 费用,极大提升了资产的发行和交易效率。这一技术进步不仅解锁了资产流动性的潜力,也正式开启了一个资产富裕的年代。新技术也孕育着创新应用,例如 Base 上的 FriendTech 和 Solana 上 的 Pumpfun ,带来了资产发行侧全新的体验,这些高频应用都是在以太坊上无法构建的。

     新叙事的诞生离不开底层技术和应用创新的双重驱动。当一波大热叙事退潮时,是时候开始反思基建到底发展到哪一步了:

  • DEX 交易体验到头了吗?CEX 用户上链是因为 DEX 交易体验更好,还只是因为链上赚钱机会更多。滑点、MEV、优先费、1% 服务费 …… 散户们捏着鼻子忍受着这么多中间商费用,还愿意孜孜不倦的 pvp。当链上财富效应消失时,大家是否还愿意用链上 DEX ?

  • Lending 呢?对于高波动的加密资产,如果抵押品清算时间始终按秒级计算,那链上借贷将始终停留在高抵押率、低资产类型的原始时代,无法服务长尾资产。

  • InfoFi 或注意力经济呢?作为更符合 PvP 世代的资产类别,如果链上交易速度无法和信息传播速度对等,那信息价值将大打折扣,大家到最后拼的还是谁能花钱贿赂矿工。

     这些问题都是 Mega Mafia (由 MegaETH 官方孵化加速)项目希望解决的,而且只有像 MegaETH 这样的更高性能的公链才能解决。大家不是不需要新链,大家需要的是更具差异化的体验、更好用的产品;是能在公链底层技术创新下,诞生叙事奇迹的链。

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我们拿出自己的产品,他们就发现,这是我要的东西。 ——乔布斯

     高性能公链到底有没有用,或许只有当 Mega Mafia 的应用产品一一亮相,才能给我们最终的答案。尽管如此,资本市场已对 MegaETH 及其生态系统表现出显著的信心,MegaETH 生态项目的总融资金额已超过 MegaETH 本身,展示出生态创新的巨大潜力。

     毫无疑问,在未来高性能公链之争中,以太巨星 MegaETH 一定有他的一席之地。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故事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