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预言]2025:这些职业或将要消失!
2025-03-10 17:01
米塔之家
2025-03-10 17:01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3 月 9 日,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人民网发表署名文章《紧抓 AI 智能体爆发元年机遇 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首次公开提出“2025 年或成 AI 智能体爆发元年”,并详细解读了技术突破、产业应用与未来挑战。作为中国 AI 领域的领军人物,他的观点不仅为行业指明方向,更揭示了普通人生活即将迎来的变革。


撰文 / 智沅 像素
审核 / 智枢

| 技术突破:AI 智能体从“概念”走向“落地”  

图片来源网络

李彦宏指出,当前大模型技术正以“周”甚至“天”的速度迭代。例如,RAG 技术(检索增强的生成)通过实时检索外部知识库,将生成内容的事实性错误率降低至 0.3%,基本消除了大模型的“幻觉”问题,使 AI 在医疗诊断、法律咨询等场景中更可靠。而原生多模态大模型的突破更令人瞩目——通过统一架构融合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模态数据,让 AI 拥有了对复杂世界更全面、更统一的理解。打个比方,之前的 AI 像是只能从单一视角看世界的人,而现在它能像拥有 “全景视野” 一样,对世界有更完整的认知,这无疑是迈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关键一大步。
算力基建也在为 AI 智能体的爆发全力冲刺。百度自研的 P800 万卡算力集群已成功点亮,未来还将扩展至 3 万卡规模,这就如同为智能驾驶、大模型训练等 AI 相关应用打造了一个超级 “动力心脏”。不仅如此,训练成本较国际竞品降低 90%,昆仑芯片自量产以来累计出货超 2 万片,第二代产品性能提升 3 倍,从成本控制到硬件性能提升,全方位为 AI 智能体的规模化应用提供坚实保障。

|产业变革:从“工具”到“伙伴”的跨越  

李彦宏认为,AI 智能体的爆发将重构多个行业:  

制造业:华为盘古 3.0 工业版已落地,宁德时代电池缺陷检测效率提升 90%;百度与宁德时代合作探索动力电池与无人驾驶的融合,推动新能源产业数智化。  

医疗:医疗领域也在因 AI 智能体发生深刻变革。百度医疗 AI 团队凭借大模型对影像和病理数据的深入分析,使得试点医院误诊率下降 23%。不难想象,在不久的将来,AI 医生或许会成为家庭健康管理的 “标配”,时刻守护着人们的健康。  

交通:无人驾驶汽车若实现全域覆盖,将催生万亿级新市场。百度自研的 P800 万卡算力集群已点亮,为智能驾驶提供底层支持。百度为小米 SU7 Ultra 定制的智能座舱系统,覆盖国内 70% 新能源车型。萝卜快跑自动驾驶安全测试里程超 1.3 亿公里,事故率仅为人类司机的 1/14。

智能终端革命同步推进:AI 手机、电脑、机器人将重构人机交互方式。例如,云南 60 万旱地稻农可通过“农民院士 AI 智能体”实时获取种植指导;贵州山区果农借助 AI 数字人直播带货,销量反超真人主播大模型 API 调用量以一年数十倍的速度增长,教育、电商、文旅等行业率先受益。  

|如何拥抱智能社会?  

尽管前景光明,李彦宏也提醒需直面两大问题:  

伦理与安全:智能体自主决策可能引发算法偏见或数据隐私风险,需建立更严格的监管框架。例如,武汉拟出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规范 AI 内容产权。  

就业转型:AI 将创造提示词工程师、智能驾驶系统工程师等新职业,北大国发院报告显示相关岗位招聘增速超 40%。  

AI 存在的价值是教人学习、让人成长,而非替代人。”李彦宏呼吁,政府、企业需共同承担社会责任,培养懂大模型的复合型人才。 

 

|每个人都将拥有“超级助手”  

从田间到工厂,从医院到街头,AI 智能体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渗透生活。正如李彦宏在文章中所说:“未来,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拥有超人类智力水平的 AI 律师、AI 老师、AI 医生。”未来可能会有新职业,比如教 AI 写代码的工程师,或者帮人管理 AI 助手的“AI 管家” 但别担心被 AI 取代,就像有了导航仪,司机更安全了,但开车的人还是少不了。2025 年,或许就是这场智能革命的起点。


免责声明: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米塔之家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或其他任何异议,欢迎联系。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米塔之家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