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软件和拓展业务的成本因 AI 大幅降低,那么初创企业的护城河在哪?
撰文:Qiao Wang,Alliance DAO 创始人
编译:Luffy,Foresight News
三年前 ChatGPT 刚刚问世时,我编写了一个辅助程序,来帮自己给电子邮件和信息设置优先级。我的编程技能生疏了,所以我把 ChatGPT 当作了编程助手。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它的神奇之处。我完成这个项目大概只用了半天时间,要是在没有人工智能的时代,这个过程通常得花上好几天。
在随后的几年里,我们 Alliance 合作的技术型创始人开始采用各种人工智能编程工具,比如 Cursor。我问他们工作效率提高了多少,平均下来大约是 1.5 倍,甚至有几位创始人表示效率提升了 2 倍。
本周早些时候,我向 Alliance 最新一批成员问了同样的问题,他们给出的答案在 2 倍到 4 倍之间。我很震惊,不仅是因为提升幅度大,还因为提升速度快。短短三年间,工作效率就足足提升了 4 倍,而且丝毫没有放缓的迹象。
当我第一次把 ChatGPT 当作助手使用时,我就预感人工智能将永远改变初创企业的格局。现在,我更是对此深信不疑。
编写软件的成本正趋向于零。但这还不是全部,营销、销售、客户服务、运营以及其他商业职能的成本也将大幅降低。这在大公司里已经初见端倪。在找到产品市场契合点(PMF)之前的初创企业受影响较小,因为创始人必须亲自负责用户获取和支持工作,以便接近客户。但找到产品市场契合点之后的初创企业,已经开始借助人工智能实现更快的规模化发展。
由此带来的推论不言而喻。初创企业不再需要大量资金和众多人员,也能做大做强。我预计会出现更多仅由几位联合创始人凭借 50 万美元资金创立的独角兽企业。在过去几年里,我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初创企业,在从我们和一些天使投资人那里获得一小笔种子轮前融资后,年营收就能达到 7 位数、8 位数,甚至 9 位数。如今,这些企业的员工有的还不到 10 人,而且以后再也无需融资。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既然现在编写软件和拓展业务的成本低了这么多,那么护城河在哪?
对于尚未找到产品市场契合点的初创企业而言,首要任务是找到契合点,但提前思考找到契合点之后的防御策略,或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