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Keach Hagey、Berber Jin、Dana Mattioli、Josh Dawsey
唐纳德·特朗第二次就任美国总统的第一天,埃隆·马斯克在白宫里得知,自己的死对头即将与总统举行新闻发布会。他打开电视,看到 OpenAI 首席执行官萨姆·阿尔特曼 (Sam Altman) 和笑容满面的特朗普宣传一项名为「星际之门」(Stargate) 的 5,000 亿美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资计划。
据知情人士透露,尽管此前几个月里,马斯克几乎寸步不离特朗普左右,但这一消息令他措手不及。
听闻白宫计划后的马斯克向助手和盟友表达了愤怒,称星际之门的支持者没有准备好所需资金。最令马斯克恼火的是,阿尔特曼通过最近在棕榈滩举行的一系列精心安排的会议以及与白宫的电话沟通,成功地周旋于特朗普的世界,并让作为总统“第一兄弟”的自己对该计划一无所知。
阿尔特曼和马斯克于 2015 年共同创立了 OpenAI,但 2018 年,马斯克在一场权力斗争后离开 OpenAI,两人由此交恶。马斯克在 ChatGPT 发布后推出了自己的初创公司 xAI 与之竞争,使得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
上周,这场争斗达到白热化,马斯克在星际之门计划公布后,抛出了自己的重磅炸弹:对控制 OpenAI 的非营利组织的资产提出 974 亿美元的敌意收购。在十年前联手后,他们现在正争夺曾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公司的控制权,这也是近年来商业史上最引人注目、最具个人恩怨色彩的斗争之一。其结果可能影响到方方面面,从一项改变世界技术的未来,到谁将帮助新总统制定国家技术议程都不例外。
本文基于对十多位了解阿尔特曼和马斯克多年关系,以及知晓 OpenAI 和马斯克商业和政治决定的人士的采访。
在很多方面,39 岁的阿尔特曼和 53 岁的马斯克截然不同。
马斯克小时候曾遭受过殴打和辱骂,而阿尔特曼则是老师的宠儿,他的父母经常告诉他,他可以成为任何想成为的人。马斯克通常很难相处,而阿尔特曼倾向于说人们想听的话。马斯克是一名工程师,沉浸在火箭和电池设计的细节中,而阿尔特曼是一位痴迷于技术的知识分子,他广泛阅读哲学、科学和文学书籍,并撰写关于社会应该如何组织起来的论文。
但两人对权力的渴望惊人的相似。
此前多年,千禧一代的阿尔特曼一直将 X 世代的马斯克视为英雄,认为他是现实生活中的托尼·斯塔克 (Tony Stark),为阿尔特曼在担任创业加速器 Y Combinator 总裁时所抨击的美国技术停滞提供了一个反例。在此几年前,阿尔特曼通过 Y Combinator 合伙人杰夫·拉尔森 (Geoff Ralson) 的介绍认识了马斯克,拉尔森还帮助安排阿尔特曼参观了马斯克的 SpaceX 火箭工厂。
从 2014 年到 2019 年,阿尔特曼领导 Y Combinator 的这段时间让他成为了硅谷的中心人物。他以拥有无与伦比的人脉而闻名,有能力为其投资的初创公司提供帮助,或者惩罚与其作对的投资者。阿尔特曼的特殊才能是筹集资金,他会穿着标志性的牛仔裤和运动鞋,盘腿坐在会议室的椅子上,然后滔滔不绝地讲述一个宏伟、令人心动且真诚的愿景,让投资者似乎无力抗拒为他的项目提供资金。
马斯克(左)与阿尔特曼在 2015 年《名利场》新锐峰会 (Vanity Fair New Establishment Summit) 上罕见同框。
2015 年初,马斯克和阿尔特曼开始每周三在旧金山湾区共进晚餐。两人的谈话往往带有末日论色彩:世界将如何终结,他们将如何为此做好准备,以及他们可能不得不逃往何处。他们一致认为,一个可能的原因是 AI 变得比人类更聪明,而且或许无法控制。
那年 5 月,阿尔特曼建议他们创建一个「曼哈顿计划」(Manhattan Project),来开发在大多数任务上都与人类一样聪明的通用人工智能 (AGI)。他们希望确保这项技术对人类的意义不会最终由在开发这项技术方面遥遥领先的谷歌 (Google) 来决定。
那年年底,马斯克和阿尔特曼联手创建了一个新的非营利 AI 实验室,名为 OpenAI。该实验室获得了高达 10 亿美元的资金支持,马斯克承诺提供其中最大的一部分资金。马斯克和阿尔特曼将担任联席董事长。
在 OpenAI 宣布成立的几个月前,阿尔特曼和马斯克一起出现在《名利场》(Vanity Fair) 大会的舞台上,两人都穿着不合身的西装外套,阿尔特曼的运动鞋一如既往地吸睛,他们在各种话题上达成了一致,包括「核爆火星」(目的是加热火星并创造大气层)。
2017 年,在 OpenAI 的研究人员意识到,他们需要比非营利组织所能筹集到的多得多的资金来开发先进的 AI 后,阿尔特曼和马斯克的关系开始破裂。根据提交给法庭的文件中的内部电子邮件,管理团队同意探索某种向营利性公司的转型方式。但他们无法就如何构建它达成一致。其中一封电子邮件显示,马斯克要求获得多数控制权并担任首席执行官。
阿尔特曼成功地阻止了自己的导师马斯克,这标志着两人关系破裂的开始。阿尔特曼说服了另一位联合创始人格雷格·布罗克曼 (Greg Brockman) 支持他,而不是马斯克。在布罗克曼的拉拢下,OpenAI 的首席科学家伊利亚·萨茨科弗 (Ilya Sutskever) 也支持阿尔特曼。
布罗克曼和萨茨科弗在给马斯克的一封电子邮件中写道,由于 OpenAI 的成立是为了「避免 AGI 独裁」,因此「创建一个如果你愿意就可以成为独裁者的结构似乎是一个坏主意」。几个小时后,马斯克回信说,「这是最后一根稻草」。2018 年初,马斯克离开了 OpenAI,阿尔特曼接管了领导权。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OpenAI 继续默默地专注于研究。然后在 2022 年 11 月 30 日,该公司发布了一款名为 ChatGPT 的新产品。阿尔特曼在 X 上写道:「这是一个早期演示,展示了可能性(仍然有很多限制——它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研究版本)。」
事实证明,这款研究版本成为了本世纪最成功、最具变革性的消费科技产品之一,与 iPhone、Facebook 和 TikTok 齐名。和世界上其他人一样,马斯克对 AI 已经成为主流感到震惊,并对自己没有参与其中感到不满,他开始公开批评 OpenAI 行动太快,没有认真对待安全问题。他签署了一封公开信,呼吁暂停 AI 开发六个月。
没等几个月,马斯克就推出了自己的营利性开源 AI 公司 xAI,但其技术和市场影响力远远落后于 OpenAI。马斯克希望自己能成为阿尔特曼的劲敌,然而,事实上甚至连一个麻烦都算不上。
2024 年,马斯克通过一个新渠道对阿尔特曼发起攻击:法庭。在当年 2 月起诉 OpenAI 及其首席执行官后,马斯克于 6 月撤回了诉讼,8 月再次提起诉讼,随后于 11 月份进行了修改。他的主要指控是,阿尔特曼据称违反了他们最初的协议,即 OpenAI 将把公共利益置于利润之上。
马斯克的律师宣称:「这种背信弃义和欺骗行为堪比莎士比亚戏剧。」阿尔特曼表示,马斯克之所以感到痛苦,是因为他在公司取得成功之前就离开了。
随着马斯克法律攻击的升级,阿尔特曼愈发警惕地发现,马斯克与唐纳德·特朗普 (Donald Trump) 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马斯克站在特朗普身边为他助选,并花费了数以亿计美元的资金提供支持。
这位 OpenAI 首席执行官是一位终身民主党人,他曾表示,对于美国来说,特朗普的原则代表着「不可接受的威胁」。阿尔特曼的公司与特朗普及其顾问圈子几乎没有交集,该公司开始尝试建立起某种联系。
去年秋天,马斯克在特朗普总统竞选集会上讲话。
事实证明,马斯克是一个很大的障碍。他对这位前门徒的仇恨在海湖庄园 (Mar-a-Lago) 可谓众所周知,以至于特朗普身边的人对于传递阿尔特曼的请求都比较审慎。
因此,阿尔特曼试图绕过马斯克。去年 12 月,他批准了 OpenAI 与国防初创公司 Anduril 之间的技术合作,后者的联合创始人 Palmer Luckey 是科技行业最著名的特朗普支持者之一。马斯克向一些同事表达了对这笔交易的不满。
最近,阿尔特曼试图将 OpenAI 与特朗普家族的一名成员联系起来。他游说与共和党关系密切的风险投资公司 1789 Capital 进行投资,但没能成功,1789 Capital 由金融家奥米德·马利克 (Omeed Malik) 掌管,小特朗普 (Donald Trump Jr.) 于去年 11 月加入了该公司。1789 Capital 的一位发言人不予置评。
阿尔特曼的顾问告诉他,为了避免在海湖庄园与马斯克发生不愉快的接触,他应该在棕榈滩的其他地方安排与特朗普盟友会面。
其中一次会面是与总统过渡委员会联席主席霍华德·卢特尼克 (Howard Lutnick) 进行的。阿尔特曼告诉他,OpenAI 致力于向美国数据中心投资数以十亿美元计的资金。
阿尔特曼将此描述为特朗普可能采取的一项标志性举措。该项目在 OpenAI 内部被称为星际之门,已经筹备多年。
阿尔特曼在 2023 年首次向 OpenAI 董事会提及了星际之门项目,认为这是一种大幅提升该公司可用于开发和运营 AI 的计算能力的方式。
他最初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微软 (Microsoft),要求该公司投资 1,000 多亿美元。但是,在 2023 年阿尔特曼被赶下 CEO 之位五天后,这家科技巨头犹豫了。
阿尔特曼很快就找到了合作伙伴。其中一个是日本企业集团软银 (SoftBank),其直言不讳的首席执行官孙正义 (Masayoshi Son) 以向魅力型企业家投以重注而闻名。阿尔特曼与孙正义的交情从他经营初创企业孵化器 Y Combinator 时就开始了。
第二位是甲骨文公司 (Oracle) 董事长拉里·埃里森 (Larry Ellison),他是马斯克的老朋友了,当 xAI 退出甲骨文正在进行的一个得克萨斯州数据中心项目时,埃里森被晾在了一边。阿尔特曼同意由 OpenAI 接手这个项目。该项目逐渐发展成了星际之门的根基。
特朗普就职典礼第二天,阿尔特曼与软银 CEO 孙正义和甲骨文首席技术官埃里森一同宣布了星际之门计划。
除了雄厚的财力和技术能力之外,孙正义和埃里森还给阿尔特曼带来了另一个优势:两人都与特朗普有多年的交情。
去年 12 月,孙正义与这位当时的候任总统在海湖庄园打高尔夫球,并与特朗普和卢特尼克一同宣布他打算向美国基础设施项目投资 1,000 亿美元。他们的新闻发布会实际上是对星际之门的预告,但没有公开任何细节——这确保了一点:对于 OpenAI 的参与,马斯克仍被蒙在鼓里。
孙正义还在他位于附近的庄园里与埃里森见了面。
在就职典礼四天前,埃里森帮助促成了阿尔特曼和特朗普之间的通话,以讨论这项计划。当阿尔特曼勾勒出他在美国投资 AI 基础设施的宏大计划时,特朗普就相关建造过程向他抛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借鉴了他多年来修建酒店、赌场和高尔夫球场的经验。
阿尔特曼出席了就职典礼,但他没有和马斯克等一众科技公司 CEO 坐在一起。他告诉别人,他想避免与马斯克的任何公开碰面。
第二天,阿尔特曼及其合伙人来到白宫,向特朗普更全面地解释了他们的星际之门计划。特朗普告诉他们,他想宣布这一消息。特朗普很高兴他们计划在他的任期内投资 5,000 亿美元,这个数字肯定会登上头条。
特朗普总统就职礼上的阿尔特曼(中)、拳击明星 Jake Paul(左)和摔跤手 Logan Paul。
宣布这个数字是有风险的。星际之门需要外部资金,而关键投资者尚未敲定他们的具体承诺金额。但阿尔特曼实现了让马斯克措手不及的目标。
这位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的负责人很生气,他向助手们抱怨这些合伙人并没有真正为项目准备好资金。他在 X 上称该项目是「假的」,特朗普的一些盟友对马斯克公开与总统闹掰感到震惊。
马斯克已经在策划反击行动,自 1 月初以来一直在考虑提议收购控制 OpenAI 的非营利组织。1 月中旬,他的团队已开始与潜在的共同投资者接触,准备收购提议。
马斯克表示,此举部分原因是 OpenAI 当时正处于转型为营利性公司的过程中,他认为阿尔特曼计划低估这家非营利组织的资产,而该组织将成为一家独立的慈善机构,持有这家营利性公司的股份。
但马斯克向投资者传达了一个更根本性的信息:与阿尔特曼开战。
《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 报道马斯克 970 亿美元收购提议的消息时,阿尔特曼正在参加巴黎 AI 峰会。他匆忙做出回应,在 Slack 消息中告诉员工,这是马斯克又一次试图破坏 OpenAI 的策略。
上周,阿尔特曼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出席了在巴黎举行的 AI 峰会。
他在 X 上发推文@马斯克:「不了,谢谢,但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拿 97.4 亿美元收购 Twitter。」这个数字远远低于马斯克在 2022 年收购 Twitter 所花费的 440 亿美元。
马斯克在当周晚些时候表示,如果阿尔特曼保持 OpenAI 的非营利性质,他将放弃收购。
OpenAI 在上周五致马斯克律师的一封信中表示,该公司和董事会拒绝了 974 亿美元的收购提议。
「OpenAI 不出售,董事会一致拒绝马斯克最近试图扰乱其竞争对手的行为,」OpenAI 董事会主席布雷特·泰勒 (Bret Taylor) 表示。「OpenAI 的任何潜在重组都将强化我们的非营利性,以及 OpenAI 确保 AGI 造福全人类的使命。」
马斯克的律师马克·托贝罗夫 (Marc Toberoff) 表示,OpenAI 的拒绝「并不令人意外」。
马斯克曾表示,他想把该公司从他的联合创始人引领的危险方向悬崖勒马。「现在是时候让 OpenAI 重新成为那个开源、以安全为重的正面力量了,」他说。「我们将确保这样进展。」
阿尔特曼以他标志性的好人式刻薄回应道:「可能他的一生都处于不安全感之中,」他在彭博电视 (Bloomberg TV) 上说。「我同情他。我认为他不是一个快乐的人。我确实同情他。」
兄弟变仇敌
2015 年 12 月
阿尔特曼与马斯克还是 OpenAI 的联合创始人,OpenAI 则是一家致力于开发 AI 造福人类的非营利组织。
2018 年 2 月
在就公司发展方向发生矛盾斗争后,马斯克离开了 OpenAI。
2022 年 11 月
OpenAI 推出 ChatGPT,这款热门产品让 AI 进入了大众市场。
2023 年 7 月
马斯克宣布成立初创公司 xAI,与 OpenAI 打擂台。
2024 年 2 月
马斯克起诉 OpenAI 与阿尔特曼,指控其背叛了公司的最初使命。
2025 年 1 至 2 月
阿尔特曼在白宫宣布「星际之门」数据中心计划之后,马斯克意外提出要收购 OpenAI 的资产。
亲爱的读者们,请星标《碳链价值》,不然会收不到最新推送。我们精心创作和精选的每一篇内容希望都能为读者们带来理性思考与启发。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