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erDAO 突发紧急治理提案:借贷限额与抵押率齐飞,究竟是防御还是权力争夺?
2025-02-20 17:22
PANews
2025-02-20 17:22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该「通过调整 LSE-MKR-A 风险参数与缩短 GSM Pause Delay 来加强协议安全与应变速度」的提案不仅大幅提高了 MKR 代币的借贷上限,还显著降低了抵押要求。


撰文:Three Sigma & PaperImperium

编译:Shenzhen, PANews


MakerDAO 近期出现了一项突如其来的「紧急治理提案」,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提案迅速进入投票流程,并已通过(但尚处于时间锁定阶段)。这项提案不仅大幅提高了 MKR 代币的借贷上限,还显著降低了抵押要求,引发了社区对治理透明度与公平性的广泛质疑。


提案要点:从债务上限到抵押率的全面调整


根据论坛公布的 LSE-MKR-A 风险参数变更,该提案的核心内容包括:


最大债务上限 (line)


从 2500 万 USDS 提升至 4500 万 USDS


目标可用债务 (gap)


从 500 万 USDS 一次性提高到 4500 万 USDS


债务上限增加冷却时间 (ttl)


从 36 小时缩短为 20 小时


稳定费率 (Stability Fee)


从 12% 上调至 20%


清算比率 (Liquidation Ratio)


从 200% 大幅降低至 125%


清算罚金 (Liquidation Penalty)


从 5% 下调至 0%


此外,提案还将 GSM Pause Delay(暂停延迟)从原先的 30 小时减少到 18 小时,意味着未来在治理层面,针对合约执行的反应时间将进一步缩短。


这些参数调整,实质上是让 MKR 代币作为抵押物时,可以获得更高的借贷额度(超过此前的 2 倍),并允许更高的杠杆(抵押率从 200% 降至 125%)。同时,清算罚金也被降至 0%,显著降低了被清算的成本。


官方说法:防范治理攻击,真的存在吗?


防御型理由 VS. 模糊的攻击向量


无论是提案发起方还是部分官方渠道,都将此提案的紧迫性归结于「为了防范潜在的治理攻击」。然而,包括 PaperImperium 在内的多位社区成员指出,并未发现任何已知的、正在发生的具体攻击行为。对此次提案能否真正抵御所谓的「治理攻击」,以及是否存在更深层次的动机,社区仍存在诸多疑虑。


质疑者遭到封禁


最具争议的是,投票期间,多位持反对或质疑立场的用户和机构(如 GFX Labs)在 Discord、论坛等官方渠道的账号相继被禁言或封禁。PaperImperium 表示,其个人 Discord 账户以及 GFX Labs 的论坛账号也在此期间遭遇了禁言处理,质疑声音一度难以在官方渠道继续发酵。


多方视角:谁在受益,谁在质疑?


短期受益者:高杠杆与高流动性


大户或机构


借助此次提案,大额持有 MKR 的用户可更轻松地从 Maker 协议中借出更多 USDS,同时抵押率的降低也让他们能以更少的资本获得更高的杠杆。


高风险投机者


对于愿意承担更高风险的交易者而言,较低的清算罚金和更高的杠杆空间无疑提供了更多操作余地。


长期风险:治理与金融安全的潜在冲击


治理集中度与透明度


在缺乏明确攻击证据的前提下,绕过常规流程并且快速通过提案,难免让人质疑少数利益群体是否在行使超额权力。


系统性风险上升


大幅降低清算比率并提高债务上限,意味着系统在市场波动时更容易出现高杠杆下的连锁反应。


社区信任动摇


质疑者被禁言、缺乏对紧急措施的充分论证,这些都将对 MakerDAO 的去中心化治理声誉造成潜在打击。


紧急提案背后的多重动机


PaperImperium 指出,一些 MKR 持有者近期对 MakerDAO 的发展方向、利润来源以及社区治理方式不满,呼吁进行改革。此次提案能否与这些内部诉求产生关联,仍是值得探讨的重点。


内部改革诉求


在「成长乏力、利润下滑」的背景下,部分 MKR 持有者希望推动协议变革,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治理派系之争


不同利益团体在治理层面有不同诉求,利用紧急提案迅速推进某些改动,可能是争夺协议走向的一种手段。


外部防御或内部操作


「治理攻击」的说法在 DeFi 圈并不罕见,但实际落地常常需要明显的链上证据;而本次缺乏确凿证据,也引发对「内部操纵」可能性的警惕。


未来展望:MakerDAO 何去何从?


MakerDAO 此次紧急治理提案所带来的影响绝不局限于参数调整本身,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对去中心化治理模式的拷问。当前,社区对于以下问题格外关注:


1. 治理流程的完善


如何确保后续的重大提案遵循更透明、更民主的流程,而非以「紧急」之名绕过社区共识?


2. 信息披露与监督


对「潜在攻击」具体细节的披露、对被禁言用户的解释和处理,能否给出合理的说法,以维持社区对治理的信任?


3. 去中心化与效率的平衡


去中心化治理往往效率较低,但过于集中的决策模式又可能导致滥用权力。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将成为 MakerDAO 的核心挑战。


结语:警惕治理黑箱,回归社区共识


「紧急治理提案」宛如一面照妖镜,让我们看到了 DeFi 生态中最需要被关注的一面:当外在或内在的压力出现时,治理机制是否能够真正经受考验?MakerDAO 作为 DeFi 领域的先行者,此次风波所带来的思考,对于整个行业都具有警示意义。


或许正如社区批评者所言,若没有清晰透明的治理流程、公开可验证的攻击证据,任何「紧急」都可能沦为少数人的权力工具。只有确保社区对话渠道畅通、建立完善的治理机制,才能让 MakerDAO 真正走向健康、持续的发展之路。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PANews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